在高校内进行品牌营销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

核心提示1.最常见的推广方法,通过贴海报,发宣传单,扫楼的方法去宣传。也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去宣传比如免费注册会员,扫码送小礼物的方式去做品牌宣传推广,这样效果更好。2.借助校园资源,在校园内制作一些定制海报、日历、友情提示的小心机广告,当然这种的话

1.最常见的推广方法,通过贴海报,发宣传单,扫楼的方法去宣传。也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去宣传比如免费注册会员,扫码送小礼物的方式去做品牌宣传推广,这样效果更好。

2.借助校园资源,在校园内制作一些定制海报、日历、友情提示的小心机广告,当然这种的话要经过校方同意以后再行动哦~

3.定制策划活动方案,比如说快放假的时候免费包车送学生到火车站的活动就是一个很到的例子哦~好的策划活动只要策划的好一样也是非常成功有效果的。?

4.冠名与校方合作,通过赞助学校的方式去策划举办一些校园唱歌比赛等活动来达到一定的知名度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哦。?

5.利用网络平台,现在网络十分的发达,对于校园品牌推广来说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方法,就拿比较火的掌上大学这个平台来说,它引入的掌上大学会员机制,更好地进行各项业务资源的统筹与利用,尽善尽美的服务企业。最近推出的校园大使计划,品牌联动计划升级了服务项目,旨在更好的回馈掌上大学会员客户以及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5G新基建加速,车路协同如何铺展落地?专家大咖这样说!

新农业:功能农业带动精准扶贫

郝卫芳将自己的创新创业经历带到了本届“双创周”上,她曾背着一口锅和家乡山西晋中的黑小米走遍中国三分之二的城市。作为返乡创业大学生,她的辛劳没有白费。如今,郝卫芳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后团队等打造的晋中万亩富硒杂粮基地,带动家乡200户贫困户精准脱贫。

郝卫芳是生态高值功能农业领域的深耕者。所谓“生态高值功能农业”,是用现代生物技术,以生态为基础、高值为目标、功能农业为抓手,推动农业迈向更高阶段的新农业。我国著名土壤学家、农学家赵其国院士曾预计,中国功能农业前景广阔,到2025年,其规模将达2000万亩,产值将突破2000亿元;到2035年,全球规模将超过3亿亩,产值突破3万亿元,其中,中国将占三分之二。

如此大的市场,中国功能农业的发展不仅会大大增进本国和世界民众的 健康 福祉,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样的“新农业”领域也值得深耕。

新教育:人工智能催发智能教育市场

教4至7岁幼儿编程,是李天驰参加“双创周”的项目。他的团队自主研发了零文字移动端幼儿编程学习平台——小火箭幼儿编程。这个幼儿编程工具,可帮助幼儿学习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创新和自主学习兴趣。目前,李天驰不仅自己创业成功,还带来了很多就业岗位——他的企业拥有3000余名员工,研发团队人数超过400人。

今年的疫情让3亿学生触网,也助推更多像小火箭幼儿编程这样的智能教育走进千万家。在这样的“新教育”领域,结合5G、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优质教育资源可以深度覆盖更多中小城市与偏远地区。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位居全球首位,人工智能发展基础坚实,而且我国拥有庞大的适龄教育群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人工智能教育将有近3000亿元的庞大市场,称得上“前程似锦”。

新航天:卫星“变现”迈入蓝海市场

云遥宇航 科技 有限公司在“双创周”上带来了商业空间气象探测项目。这个创新型企业通过完成80颗气象小卫星组网工作,填补了相关领域的探测空白。他们未来的目标是服务全球的地震短临预报及气象预报,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实时性优于20分钟的地震短临预报信息及气象预报信息。

今年4月,我国将卫星互联网首次列入新基建范围,此后随着北斗组网、“天问”升空等一系列重大航天事件,目前的商业航天市场炙手可热。不过,商业航天技术门槛高,设计制造卫星和发射火箭耗资巨大。因此,尽管前景非常广阔,这一领域对创业者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资本运营能力仍有较高要求。

新文旅:打造沉浸式高品质文旅业态

今年4月26日,利用互动新媒体、光影秀、增强现实、大数据等新技术,姑苏老城成为沉浸式网红 美食 集市和文化潮流集市。在“双创周”,该项目的打造者中关村中恒文化 科技 创新服务联盟展示了相关成效——开街以来,人流量突破1800万人次,通过电子围栏和聚合支付为商家提供大数据服务,观前街大型商城的销售额累计超10亿元,充分显示了文化、 科技 、金融集成创新的突出作用。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节, 旅游 业成绩喜人,据中国 旅游 研究院测算,8天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15省份 旅游 收入超百亿元。

疫情后的 旅游 市场呈现出低密度、高品质、微度假的发展趋势,非标化、个性化、智慧化、自助出游等特征凸显。面对如此大的文旅市场, 探索 由大众 旅游 向高品质 旅游 升级,推动文旅产业从传统 旅游 观光向文化体验消费的转型才是创新创业该看准的“风向标”。

新艺术:融合 科技 拉动就业

事实上,疫情的催化和 科技 的变革,使得在线音乐快速成为国内服务领域的创新点。线上演唱会、线上音乐会等“云演艺”模式,显示出音乐在线行业的巨大市场与创新活力。

9月份,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还正式发布5G数字音乐超高清音质团体标准,这被认为将促进数字音乐千亿产业创新发展。 科技 与艺术相融合,相信也会带动更多的“新艺术”创新创业形态出现。

5G背景下,车联网技术与产业的新风向在哪里?如何创新智能交通,助力车路协同?车联网先导区应用场景如何打造?12月3日,在重庆召开的第五届i-VISTA智能网联汽车国际研讨会上,来自信通院、清华大学、中国电信、大唐移动、中汽院等专家,围绕“5G新基建及车路协同”,带来高能的观点碰撞与技术分享。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主任葛雨明分享道,5G已经进入到规模化发展的一个阶段,仅三家运营商现已开通的5G基站就已超过60万个,每周新增建设量逾1.5万个。2025年我国5G总投资将达1.5万亿。车联网则是5G、AI等新一代技术在传统行业的赋能,5G通信技术给车辆的应用场景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比如LTE—V2X技术的成熟,可以支持实现一些低时延、高可靠的安全预警应用。例如,交叉路口碰撞预警、前后车刹车预警等;智能座舱的概念;部分自动驾驶功能的实现等等。

在他看来,面对当下车联网规模化商用面临的重重挑战,不仅在于技术,更要构建新融合的产业生态。到了未来,面向协同阶段,基于5G要构建起一个人、车、路、云能够高度耦合的互联环境,实现车路协同控制、车车协同编队、远程操作等高级/完全自动驾驶业务,最终支撑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华录易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新勇表示,车联网的发展为智能交通带来新机遇。未来的车路系统中的智能交通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城市交通,二是智慧公路。未来智能交通如何发展?赵新勇以“一城一路、有芯有魂、云网云服务、一通一价”简短概括。具体而言,首先,就是要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交通数据的实时感知,数据的共享。其次,智能交通产品的改进,芯片化和云化将是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要构建针对城市交通和公路管理的软件架构。此外,云网云服务主要是要联合大企业建立监测库、查询库,还有预案库,提供服务。一通一价则主要为了降低成本,实行全国的标准统一,加强区域协同的协同管控,从而让我们的城市更畅通。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姚丹亚说,车路协同起源于“三个驱动”,即中国交通的问题驱动、智能驾驶需求驱动、综合交通的需求驱动。车和路,其核心的特点是感知和交互。以驾驶安全为例,很多事故都是由于感知能力不够造成的。要实现感知和交互,车路协同需要定位、检测、通信等核心技术的支撑,才能掌握每一辆车的状态,通过摄像头、雷达、微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感知,通过V2X、LTE-V(PC5)、5G-PC5(NR)在内的低延时、高可靠的通信技术,进行交互。最终,车辆协同技术开展大规模推广,将大幅度改变和提升现有的车辆安全和交通拥堵状态,支持无人驾驶的真正上路运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