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满三年!科创板解禁潮后望迎来牛市

核心提示一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今年7月份它们上市将满三年,股份实现全流通,这意味着科创板个股将迎来重大冲击,同时,这也意味着压制科创板最大的利空即将落地。这种情况曾在中小板与创业板上均有所体现。创业板于2009年10月30日开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今年7月份它们上市将满三年,股份实现全流通,这意味着

科创板个股将迎来重大冲击,同时,这也意味着压制科创板最大的利空即将落地。这种情况曾在中小板与创业板上均有所体现。

创业板于2009年10月30日开板,首批28家企业挂牌上市。创业板指显示,

创业板成立后指数总体震荡下跌,并在2012年11月解禁潮来临时加速下跌,创下历史低点585点;次月,创业板指开启了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

特锐德月线

首批上市的企业里,大部分在2012年11月出现历史性低点、少部分在2012年11月出现阶段低点,然后它们一起出现了大涨行情,并带动绝大部分创业板个股集体走牛,一直持续到2015年6月牛市结束。

中小板于2004年6月25日开板,首批8家企业挂牌上市,但中小板指直到2006年才出现。为了更好的观察中小板开板时的行情,我把中小板首批上市的8家上市公司编制了一个指数。该指数显示,

首批企业上市后集体下跌,跌到2005年6月见到历史大底,并于2007年6月大解禁时出现巨震行情,在2007年7月后出现加速上涨行情。

中小板的历史大底为何出现在2005年6月,而不是上市三年后的2007年6月?原因在于:A股在2005年6月6日见到历史低点998点后出现了大牛市,带动了中小板个股走牛;此时此刻,唱主角的是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的上证50,中小板个股在2007年6月解禁潮后才开始加速上涨,比较有代表的个股是新和成,它在2007年6月解禁后才出现流畅的上涨。如下图:

为什么科创板解禁后才会有大行情?原因有三:

①机构害怕成为“大小非”的接盘侠。虽然游资们经常兴风作浪,但在A股里主导中长线走势的,还是机构资金。各种机构资金持仓总体比较长,它们既害怕流动性较差的股票,也害怕成为了“大小非”们的接盘侠。科创板股票恰好占了这两条,

第一,科创板个股的盘子本身就很小,加上还有很多未解禁的“大小非”股份,这导致流通盘更小,机构们不敢大举介入;

第二,“大小非”主要是产业资本、上市公司大股东、上市公司高管、风险资本等,它们对行业景气度、公司运营情况有天然的洞察力,解禁时它们的去留将是上市公司发展的风向标。在风向标没有明确方向前,二级市场上的机构资金不会去冒险,否则推高了股价,就为“大小非”们的减持做了嫁衣,自己做了冤大头。因此,

一般在新股没有彻底解禁前,机构资金一般对其不感兴趣。

②上市公司融资后,3年左右才能见成效。企业在上市融资后会有大量的项目投产,这些项目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它们的运营情况一般在三年后出现结果,是把事做成了?还是搞黄了?如果把事做成了,这会反映到业绩里,进而反应在股价上;如果项目失败了,或者当初的融资压根就是圈钱,那么三年后也就现形了,三年后的财报没有起色,说明这家公司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

三年也是科创板个股的一个分水岭,正经做事的企业、且能够把事做成的企业,自然会遭到二级市场机构们的追捧;把事搞砸了、或者压根就是圈钱的企业、一解禁就大手笔套现的企业会遭到市场的唾弃。

③股份解禁后,大股东才有动力释放利好推高股价。人性是复杂的,资本市场上充满了博弈。有实力、且想在资本市场上获取财富的大股东们,会把“利好”花在刀刃上。有些上市公司的业绩明明很好、新项目也运行的很好,但股价就是不涨,这是为何?因为大股东的股份还带着“紧箍咒”。在股份还没解禁前就释放利好,推高了股价不仅自己无法受益,而且还会让提前解禁的“小非”们溜之大吉,让股价走势极为难看,影响后续的拉升。

大股东最好的操作是:在自己的股份未彻底解禁前,把公司利好都压着不发,把提前解禁的资金都熬出去,把不明真相的散户也熬出去,且自己在低位择机增持;在自己股份全解禁后,开始慢慢释放利好,让股价攀升,当股价出现火热迹象时就开始减持。东方财富就把这一招玩得很溜。

科创50指数月线显示,该指数自2020年1月上市以来,每年7月都会出现阶段高点。原因就在于2020年7月是科创板首批企业上市满12个月的时间点,2021年7月是科创板首批企业上市满24个月的时间点。这两个时间点都有“中小非”解禁,这些“中小非”里如果有风险资本的话,它们会提前推高股价,在7月份解禁后高位跑路。

所以,7月前科创指数连涨数月,7月后则连跌数月。今年7月份解禁的是“大非”,即: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股份解禁,科创板受到的冲击会更大;但是,这个冲击不是世界末日,反而是科创板浴火重生之时。届时,想减持的人减持了,浮筹被清理掉,更有利于后续机构们配置、留守的大股东们释放利好推高股价。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机会,而且这个机会在资本市场上表现的格外明显。首先,1990年中国股市成立,主板股票当之无愧的唱独角戏,2007年牛市是这出戏的高潮。中小板出生于2004年,2007年“满三岁”时跟着大盘翩翩起舞;2009年后,羽翼丰满的中小板登上舞台,成为新主角,主板股票靠边站。

股市数据显示:中小板虽然在2007年全流通后被“五朵金花”掩盖了光芒,但在2009年小牛里就光彩夺目。起始于2008年10月28日的小牛,大盘仅上涨9个月就熄火了,而中小板指却持续上涨到2010年11月,其走牛的时间与空间均远超大盘。

2009年为了解决新兴创业公司融资难的问题,创业板应运而生,专为暂时无法满足在主板上市的创业型企业提供融资。

2012年实现全流通后,创业板成为了2015年牛市的主角,主板继续靠边站,中小板也黯然失色。在那轮牛市里,大盘从1849点涨到5178点,走牛24个月,最大涨幅180%;中小板指从3557点涨到12084点,走牛31个月,最大涨幅239%;创业板指从585点涨到4037点,走牛31个月,最大涨幅590%。

科创板是在中美博弈的空隙里诞生的。2018年中美关系出现重大挑战,特朗普对中国发起了贸易战、货币战,并在芯片等硬核科技领域卡中国的脖子,中国被迫自力更生,大举推行国产替代。科创板的建立,有三个重大亮点:

①率先实行注册制,②上市时对企业盈利没有具体要求,③大BOSS亲自宣布成立科创板。这三个亮点里,前两个亮点对A股制度具有革命性影响,科创板之于A股,相当于当年的深圳之于中国,是改革的排头兵。第三个亮点表明,科创板的成败已经不仅仅事关股市改革,更是与国运息息相关。

此外,还有两个政策需要重视。

第一,2021年7月30日,政治局召开会议,强化科技创新和供应链韧性,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11年,工信部首次提出将“专精特新”作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十年后的2021年,其登上政治局会议,意味着规模效应已经出现,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第二,2022年5月19日,国家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这意味着,国家的重心已经由打造“超级巨头”转变为孵化“专精特新”小巨人。由此可见,央企巨无霸、互联网巨头的成长性将会降下来,“专精特新”小巨人们的成长性会飞升。科创板是小巨人集中营,此外还有北交所。

综上所述,国家已经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们的成长铺好了路,它们将会成为中国国产替代、弯道超车的关键棋子,势必会吸引资金追捧。科创板开板即将满三年,大股东解禁后,代表着中国最先进的生产力的科创板个股,势必将集资本市场的“万千宠爱于一身”,展开波澜壮阔的上涨行情,成为股市里最靓的仔。7月份解禁时望出现大跌,8月、9月是低位捡筹码的好时机。如果科创板开户门槛降低,则科创板个股会出现超预期的上涨。

需要注意的是,实行了注册制的科创板,其上市门槛很低,企业没有盈利也可以上市,这里面虽然会涌现出一批十倍股、百倍股,但一定也会出现大量的退市股。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而言,建议参与时选择科创板相关的ETF基金,比如科创50、科创ETF。资金量比较大、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可以私信本号,获取我调研的一家科创板公司。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