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天空,总有相似的星光交相辉映。60年前,固体发动机研究所带着新中国的希冀踏上固体动力事业发展的征途;60年后,中国航天科工六院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领跑我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迈向世界一流新征程。
2022年是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奠基者和领跑者——中国航天科工六院创建60周年,也是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创建60周年。60年来,从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到自主创新、高速发展,再到追求卓越、超越领跑的蹒跚、跋涉、腾飞、超越之路,六院创造了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的10余项“第一”,实现了全应用领域各种战略、战术、宇航用固体动力产品型谱和体系并举,实现了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重大跨越,助推一枚枚倚天长剑横空出世、仰天长啸,谱写了一曲自力更生、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爱国奉献的历史壮歌。
筚路蓝缕 坎坷奋进
研制固体导弹,最重要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便是固体火箭发动机。
国防部五院成立之初,时任院长钱学森在组建液体导弹研制队伍的同时,也组织科技人员探索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的复合固体推进剂。五院10室的年轻人在李乃暨的带领下,于1958年年初打响了复合固体推进剂的攻坚战。一根铅笔大小的灰色固体药条在那年7月问世,这第一根由中国航天人自主研制的固体药条就此点亮了中国发展航天固体动力事业的光辉大道。
1962年7月,在代号为502的推进剂研究小组的基础上,国防部五院在泸州成立固体发动机研究所。当时,国防部五院一分院6室和二机部西安3所约300人的队伍成为该所的主体力量。因为国家需要,这两个原本不属同一系统的研制单位打破藩篱,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合力开始研制工作。
研究基地建在泸州是依据当时国家在大西南建设尖端武器研制生产基地的设想,然而人们很快便发现,泸州潮湿的气候并不适合固体推进剂的研究。第二年,一场定性为“战略转移”的北迁命令正式下达。
放下对天府之国的眷恋,克服对塞外荒漠的畏难,唱着《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仅用了50天的时间,全部人员和设备转移至内蒙古呼和浩特。
冬季的内蒙古朔风狂吹、沙尘滚滚。塞外的生产生活条件虽然十分艰苦,但并没有吓到航天固体事业的创业者,乐观的航天人写下小诗:“神火腾空竟天红,瀚海阑干百战勇;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中国航天人的豪迈与义无反顾,跃然纸上。
“先生产后生活”。随着基建工程的日渐推进,借住在老乡家仓房里的职工陆续搬进了自己动手盖起来的“干打垒”。一条正规的装药生产线和一座50吨试车台终于建成,这些固体发动机研制生产必不可少且无可替代的设施就这样诞生在了这片“不毛之地”。大青山脚下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新基地,逐渐绽放出中国固体火箭事业的光辉。
正在固体事业如火如荼进行之际,国家下达了新的三线建设任务。之后数年中,内蒙古基地先后为湖北、江西、上海等三线基地和企业,输送和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技术干部、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六院被誉为“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的摇篮”。
强军兴军 矢志不渝
1965年年底,搬迁期结束,内蒙古基地科研生产随之全面展开。也是在这一年,直径300毫米试验发动机研制成功,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固体火箭发动机。
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第三级发动机,是六院接受的第一项国家工程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任务。
这是周恩来总理亲自下达的任务,让迫切要为国家作出实际贡献的研制队伍无比振奋。六院航天人在技术上先后突破了壳体材料、推进剂、喷管以及发动机自旋和高空点火等难关,向国家献上了第一份厚礼——第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最后的有力一推,成功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对固体动力领域的科研生产力量进行了转移,将大部分技术骨干人员、重要设备和重点任务转移到西安,其余人员则留在了内蒙古基地。
核心人员走了,任务大幅度减少,没有预研项目,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六院航天人从未放弃,再次从头开始,自强不息,埋头创业,数度绝处逢生,在国家固体动力发展史上创造了以巨浪一号为代表的10余项第一,获得我国唯一一块优质固体火箭发动机金牌,助推一枚枚倚天长剑横空出世、仰天长啸,谱写了一曲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爱国奉献的历史壮歌——
1975年11月26日,六院研制的返回式制动火箭发动机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回收舱精准送回地面预定区域;
1982年10月12日,我国第一枚潜射战略导弹巨浪一号由水下发射成功,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专程发电,盛赞“这是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又一次胜利,它标志着中国固体运载火箭技术又有了新发展”;
1995年11月28日和12月28日,EPKM近地点固体发动机与“长二捆”火箭两度联袂,将亚洲二号卫星和艾科斯达一号卫星送入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开辟了中国固体火箭跻身国际发射舞台的新纪元……
现如今,六院多个重大专项进入新领域并实现技术跨代,多个重大预研项目获批立项,多个技术攻关项目取得里程碑式进展,在以固体发动机为动力的各类装备中,六院研制生产的型号占了相当大比例。
新时代,六院持续拓展重要装备领域,构建了“好用、实用、管用”、实战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固体发动机技术体系,协同设计及联合仿真、高性能推进剂、轻质复合材料、虚拟试验技术、发动机贮存延寿等技术国内领先。固体新型号不断装备用户,从单一用途固体发动机到逐步形成了覆盖战略、战术、防空以及宇航等全应用领域、多尺寸、宽射程、系列化的固体动力产品体系,有力支撑和推动了我国完备的固体动力装备体系的形成和航天事业的跨越发展,牢牢构筑起我国陆、海、空、天全方位多层次的“钢铁长城”。
创新引领 融合发展
从第一根手搓复合推进剂“药条”到第一代300毫米固体发动机,从送“东方红一号”入轨到参与第一次商业发射取得成功,从单一用途固体发动机到全应用领域各种战略、战术、宇航用固体动力产品型谱和体系……
60年来,面对一切困难、一切挑战,六院干部职工始终坚持:创新是发展第一动力,创新是核心竞争力,创新赢得未来。
2011年底,中国航天科工固体动力资源重组整合。进入“十三五”以来,六院以“先进固体动力技术、应用化学、西北物联网、安全技术研究”等集团公司创新中心为牵引,形成“4+12+N”创新组织架构,凝聚合力在固体动力、新一代化工与材料、智能智慧、安全技术研究等领域进行系统创新,引领各分中心专业技术多维度创新。
六院深化科研生产组织模式和体系创新,实施纵横维度的科研生产要素、科研生产关系统筹管理。全面开展数字化科研生产体系建设,深化成本工程、价值工程。深入推进全员“零缺陷”质量管理,密织质量责任制之网。六院连续6年圆满完成以型号为代表的集团公司责任令任务,生产交付数量屡创历史新高,显著提高动力系统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服务水平。获评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省部级创新中心、15个集团公司级创新中心,成为国务院国资委原创技术策源地,进入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创新能力成为行业领跑者。
在民用产业领域,六院积极融入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围绕“组团队、抓战略、重市场、构平台、培业务、建产业”主线,深入推动民用产业创新发展。
近年来,六院先后获批各级创新平台20个,授权专利188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2项,民用产业收入相比十年前翻了三番还多。以“新一代材料与化工、智慧智能、先进制造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等为代表的四大产业并驾齐驱,形成了商业航天动力配套产品、F-12纤维及制品、柔性复合材料、稀土产品、橡塑产品、特种涂料、环保胶粘剂、原料药乳酸等特色产品,打造了智能仓储、MES、智能产线、智能车间、离散制造行业工厂系统解决方案,生活垃圾处理设备、储氢装备、复合材料人防装备、碳碳预制体及热场材料研发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切实解决了许多长期制约民品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推动了民用产业的转型升级。
当前,六院加速推进“六院科技创新中心、宜昌商业航天动力产业园、西安铜川产业园、西安航天丝路物联网产业园”四大产业园建设,形成了地跨内蒙古、湖北、陕西三地协同高效发展的新格局,建成了集基础研究、仿真分析计算、设计研发制造、试验、售后服务保障于一体的现代化科研生产及产业化发展基地,全面提升了我国的固体动力专业技术水准和核心竞争力。
奋进有道 争创一流
“十三五”以来,六院营业收入、利润、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型号发动机始终保持国内前列,民用产业发展格局不断优化……六院发展取得的系列成绩,得益于党的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得到加强。
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自诞生之日起,一代又一代六院干部职工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坚持党的领导、听从党的召唤、服从党的指挥。进入新时代,六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扛起“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神圣使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始终秉承“三抓”促“三强”,抓党委班子建设、让党的领导强起来,抓党支部建设、让战斗堡垒强起来,抓党员队伍建设、让作用发挥强起来。
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方面,六院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注重系统思维、问题导向和精神赓续。借鉴航天事业中的系统工程思维,六院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上级要求和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把院本部和下属单位的党建工作作为一个大系统,设计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式方法,推动全系统的党建工作同频共振,步调一致向前进。秉承问题导向,六院在走上行政领导岗位、需要履行“一岗双责”的年轻干部中,加强督导,教会方法,解决问题。赓续精神传承,六院干部职工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爱国和奉献注入灵魂、融入血脉,自始至终注重红色精神传承,注重用航天人的奉献精神、奋斗精神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六院艰苦创业、爱国奉献故事被中宣部拍摄成为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之《诗》献礼全国观众。
高质量发展成功与否,人才是关键要素。如今的六院,“引不来、留不住、接不上”的辛酸尴尬局面已一去不复返。党的十八大以来,六院把人才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采取切实措施为人才引进开辟绿色通道,为人才施展才能搭建广阔的舞台。其间,六院引进高校毕业生中研究生占比由“十二五”的49.1%提高到100%。到“十三五”末,六院共吸纳近百名国内外固体发动机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进行技术交流和培训。除此之外,六院还为技能人才开辟晋升通道,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形成全覆盖、分层次、有重点的教育培训体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聚焦事业需求和岗位需要,迈出专业化领导干部与专业职务管理改革新步伐。目前,六院已建成近20个国家级、省部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平台,成为工艺技能人才创新创效的主阵地。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接续奋斗、再创辉煌。
新时代新征程,六院领导班子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六院将按照“一个目标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砥砺初心、担当使命,带领全院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务实、开放、进取,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力打造提质增效降本的动力产业;大力推动民用产业优化升级,造福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狠抓基础能力提升,建成数字化智能化企业,向早日建成世界一流航天防务动力公司奋勇前进!
文/记者 李庆勤 通讯员 王玉祥
图片/中国航天科工六院
编辑/苗珊珊
审核/杨成
监制/黄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