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好玩的地方有云石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余杭山沟沟风景区、安顶山云雾小镇、天目山风景区、红叶指南旅游景区等地。
1、云石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
云石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位于萧山区戴村镇,是杭州市区六大生态带之一的西南部生态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浙江省旅游示范区。
2、余杭山沟沟风景区
来翠绿的山沟沟风景区感受夏日的闲适与悠长,行走在夏日的古村中,重重绿荫,轻轻鸟鸣!
3、安顶山云雾小镇
安顶山云雾小镇位于富阳东部,紧邻杭黄高铁、杭千高速,森林覆盖率达73%,最高峰安顶山海拔790余米,常年云雾缭绕,风光宜人,年度平均气温15℃,夏天最高气温30℃左右。
4、天目山风景区
天目山常年温度保持在28℃以下,古木葱茏,素有“大树王国”“清凉世界”盛名。漫步林间、溪水淙淙,到处都是数人才能怀抱的巨木,高耸入云,让人深感自然之雄奇神妙。
5、红叶指南旅游景区
指南村是个位于海拔600多米的高山村落,夏季日最高温度33℃,平均温度28℃,早晚较凉爽。村域内有大片的森林,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在95%以上。其中在村庄中心的300余棵千年古树绕池而生,闲雅幽静。
濮阳县景点
第二。濮阳市六大中学排名依次为濮阳市油田第一中学、濮阳市油田第六中学、濮阳第一中学、濮阳市开德中学、濮阳县第二中学、濮阳市第七中学。濮阳市高中学校排名主要依据是:中考录取分数线,高考成绩,升学走向,并通过比较学校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办学规模面积,建校历史,社会声誉,重本率,软件设施,人才培养,获得上级荣誉等重点学校指标综合整理而成。
濮阳初中学校排名分数线2022
瑕丘古迹、回銮碑、八都坊、中华第一龙、张挥墓等。1、瑕丘古迹:瑕丘,一说负夏,“舜就时于负夏”“曾子吊于负夏”即此。门口左右两碑,皆清嘉庆九年知州李符清所立。2、回銮碑:亦作“契丹出境碑”,位于濮阳城内御井街西侧。此碑原为青石,高26米,宽13米,碑文为宋真宗所赋《契丹出境》诗。
瑕丘古迹、回銮碑、八都坊、中华第一龙、张挥墓等。
1、瑕丘古迹:瑕丘,一作负夏,位于县城东南18里固堆西,“舜就时于负夏”“曾子吊于负夏”即此。门口左右两碑,一曰“瑕丘古迹”,一曰“瑕丘记”,皆清嘉庆九年知州李符清所立。
2、回銮碑:亦作“契丹出境碑”,位于濮阳城内御井街西侧。此碑原为青石,高26米,宽13米,碑文为宋真宗所赋《契丹出境》诗。
3、八都坊:又叫“澶渊名阀坊”,坐落于濮阳城内北大街。坊为青石结构,由石条、石柱叠砌嵌合。八都坊为明朝万历年间所建,由明代濮阳籍御史纪着、侯英等八家共立。
4、中华第一龙:1987年在位于河南省濮阳县城西水坡仰韶文化址发现“中华第一龙”。在一个墓室中部的壮年男性骨架的左右两侧,有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虎图案,龙图案身长178米,高067米,昂首、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腾飞。虎图案身长139米,高063米。虎头微低,圜目圆睁,张口露齿,虎尾下摆,四肢交替,如行走状,形下山之猛虎。墓主人的两侧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虎图案,被考古学者验定为“中华第一龙”。
5、张挥墓:张挥,张姓始祖。因弓箭的诞生对当时社会贡献很大,所以帝颛顼封挥为弓正,职掌弓矢制造。也称弓长(掌管弓箭的官职)。后又取弓长之意,赐挥姓张。挥公仙逝葬于帝丘(今河南濮阳)。颛顼建都帝丘,挥公在帝丘长年辅佐颛顼,死后葬于帝丘,未回青阳。挥是黄帝的孙子(一说是黄帝的儿子),青阳氏封地尹城国的青阳,亦即清阳,清阳在清河(隋并入京杭大运河,现已不存在)以南而得名。
河南濮阳怎么样
2022分数线暂未公布
濮阳初中学校排名如下:
1濮阳外国语学校
2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3濮阳市油田第一中学
4华龙区高级中学
5濮阳市油田第二高级中学
6濮阳县第一中学
7清丰县第一高级中学
8南乐县第一高级中学
9濮阳市油田第三高级中学
10濮阳市第七中学
濮阳外国语学校之所以会排第一是因为其前身为濮阳第二师范学校,2000年按照河南省普及城区高中的要求改制为全日制高中,是濮阳市唯一一所公办外国语特色全日制高中,省示范性高中,省文明学校,省文明单位,全国外国语学校理事会会员学校,濮阳教育对外开放的窗口。
濮阳县的介绍?
1、濮阳,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平原,北与河北省邯郸市交界,东与山东省泰安市、济宁市、聊城市、菏泽市接壤,西与安阳汤阴县、滑县接壤,西南与新乡长垣县毗邻,鹤濮高速将鹤壁与濮阳两座城市紧密连接在一起;
2、濮阳是中原油田所在地,石油、天然气、盐、煤等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石油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3、濮阳先后荣获中华龙乡、国家卫生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全国无烟草广告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国际花园城市金奖、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
濮阳县地处华北平原,黄河下游北岸,位于河南东北部。地理坐标在东经114°52′—115°25′,北纬35°20′—35°50′之间,是濮阳市的南大门。南部及东南部以黄河为界,与山东省的东明、菏泽、甄城隔河相望;东和东北部与范县及山东省莘县毗邻;西和西南部与内黄、滑县、长垣三县接壤。全县土地面积14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156万亩。辖22个乡镇(15个乡,7个镇),1026个行政村,总人口10827万人。濮阳县是中原油田开发建设腹地,原油产量占中原油田总产量的70%以上,天然气产量占95%以上。
历史文化渊源流长。濮阳县是一个拥有5000年古老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礼记》中就有“桑间濮上”的记载,上古五帝中的颛顼,舜帝及其部族在这里繁衍生息,素有“颛顼遗都”、“帝舜故里”之称,中华张姓也源于此地。战国时期因城址在位于濮水之阳,始称濮阳。隋朝后先后称澶州、开州,民国时复称濮阳。
濮阳县自然景观宜人,名胜古迹繁多,有象征濮阳县历史地位的中心阁(四牌楼);古代重型建筑杰作——濮阳八都坊;宋真宗“澶渊之盟”回銮碑;有高阳城(颛顼城)、戚城、碱城、鹿城、德胜城、帝舜故里等古城址;瑕丘、仲子墓、团罡等文化遗址。有华北野战军司令部遗址等。特别是1987年在濮阳县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发掘的“蚌砌龙”,把中国龙的图腾向前推进了千余年,被誉为“中华第一龙”。濮阳县也因而被誉为“龙乡”。
濮阳县居中原要冲,扼河朔重塞,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和著名的古战场之一,商灭夏的“昆吾之战”、春秋晋楚的“城濮之战”、晋郑的“铁丘之战”、秦末的“项羽章邯之战”、五代晋梁的“德胜之战”、汉末曹操吕布的“濮阳之战”、宋辽的“澶渊之战”,均在濮阳境内。在近代史上这里又是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和中心,朱德、陈毅等一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战斗,陈毅将军留下了“我行未已过濮阳,驻马凭吊古战场,能掷孤注寇莱好,退避三舍晋文强”的光辉诗篇。
气候
濮阳县地处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134℃,1月均温22℃,7月均温275℃,年均降水量626毫米,无霜期20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