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适应房地产税收的新变化

核心提示从理顺协作机制、整合内部征管资源入手,有重点地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一)理顺征管机构。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结构多元,形式多样,关系复杂,我们在税收管理上多年来一直采取的是按单一行业管理或按地段区域管理,征收管理上存在着条块分割,信息不通,环节断

从理顺协作机制、整合内部征管资源入手,有重点地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

(一)理顺征管机构。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结构多元,形式多样,关系复杂,我们在税收管理上多年来一直采取的是按单一行业管理或按地段区域管理,征收管理上存在着条块分割,信息不通,环节断链,职责不清等弊端,管理混乱现象比较突出。“两税”接管后,我们首先从理顺征管机构入手,重点解决税务机关内部征管资源配置问题。按照税收管理的流程和环节,统一设置机构,将房地产行业税收比较集中的城区分局过去分散管理的征管机构统一到一个机构管理,设立了专门的建筑安装业税收管理科(股)实行集中心设立了专门的征管窗口,与在行政服务中心大厅联合办公的国土、房管等部门实现了网络联结,按照“先税后证”的要求,只有在地税税收征收窗口办理完税款征收并点击办理完毕后,国土、房管等部门的工作窗口办理相关权属证书的工作才能进行,否则,在网络联结上不能进行到土地、房管等部门的工作窗口,有效地实现了联合控管。四是与相关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由政府分管财税工作的副秘书长牵头,定期召开行政服务中心、国土、房管、财政、司法、地税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通报情况,反馈信息,研究对策,实现了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的社会化协作。

(三)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环节相互衔接,相互联系,流程管理、链条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七月以来,国家税务总局提出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的要求后,给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一体化管理的思路也更清晰,我们结合在曾都区一分局进行的试点工作,认真分析试点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召开了全市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经验总结推广现场会,制定了《××市地方税务局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和《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流程图》,修订完善了《房地产税收管理办法》和《建安业税收管理办法》,规范了房地产税收管理的方法和内容,为全市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管理基础。

二、细化管理职责,落实一体化管理的既定目标 我们以信息共享、数据比对为依托,以优化服务、方便征纳为宗旨,综合利用信息,加强跟踪管理,简化办税程序,优化纳税服务,促进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诸环节的有机衔接,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的管理模式初步建立。

随州市办公交卡在哪办

办理地点:青年路市公交公司一楼公交卡办理中心(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青年路100号)

办理时间:工作日期间,09:00-18:30

办理费用:办卡押金10元,最低充值10元即可办理

扩展资料:

目前,随州、咸宁、黄石、潜江、荆门、鄂州、宜昌、襄阳、黄冈、十堰等10个城市实现了一卡通互联互通。全省已累计发卡近69000张。

只要公交卡面印有“交通联合”标志的公交卡,即表明已经加入交通运输部互联互通网络,可在全国225城刷卡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初步实现一卡在手,走遍神州。

交通联合公交卡号由19位数字构成,31开头,类似于银行卡62开头的银联卡,各地市自行发行带有“交通联合”标志的全国一卡通。随国正式发行的全国一卡通如下:

“一卡通”可在各地公交IC卡客户服务中心进行办理,工本费10元。目前,“一卡通”仅限办卡地充值。

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的《交通一卡通运营服务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该卡采用非实名制,不记名,不挂失。

“一卡通”在推广使用后,学生卡、老年卡和普通公交卡可继续使用,当地针对普通公交卡开展的乘车优惠活动,“一卡通”可同等享有,但充值优惠除外。

随州网—随州市全面开通全国交通一卡通的发卡和刷卡

洪山镇的经济概况

办理地点:青年路市公交公司一楼公交卡办理中心(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青年路100号)

办理时间:工作日期间,09:00-18:30

办理费用:办卡押金10元,最低充值10元即可办理

扩展资料:

目前,随州、咸宁、黄石、潜江、荆门、鄂州、宜昌、襄阳、黄冈、十堰等10个城市实现了一卡通互联互通。全省已累计发卡近69000张。

只要公交卡面印有“交通联合”标志的公交卡,即表明已经加入交通运输部互联互通网络,可在全国225城刷卡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初步实现一卡在手,走遍神州。

交通联合公交卡号由19位数字构成,31开头,类似于银行卡62开头的银联卡,各地市自行发行带有“交通联合”标志的全国一卡通。随国正式发行的全国一卡通如下:

“一卡通”可在各地公交IC卡客户服务中心进行办理,工本费10元。目前,“一卡通”仅限办卡地充值。

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的《交通一卡通运营服务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该卡采用非实名制,不记名,不挂失。

“一卡通”在推广使用后,学生卡、老年卡和普通公交卡可继续使用,当地针对普通公交卡开展的乘车优惠活动,“一卡通”可同等享有,但充值优惠除外。

随州网—随州市全面开通全国交通一卡通的发卡和刷卡

2006年,洪山镇招商引资任务2000万元人民币,实际到位资金3900万元,占年度任务180%。近四年来,全镇招商引资总额达173亿元,累计引进29个项目,项目资金到位率60%。引进的主要项目有:大洪山火山地质公园建设,百家福超市、顺泰仓储、洪山购物广场建设,大众花园、龙泉两住宅小区开发建设,大洪山温泉公园开发建设,大洪山生态园建设,宝珠峰食品有限公司干香茹加工建设,随南商贸城建设。通过招商建镇,引资活镇,推动洪山各项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改革开放以来,洪山镇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改善投资环境,全镇经济呈现强劲发展势头,2011年1至12月,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56亿元,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4500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50万元),出口创汇4510万美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7亿元目前,全镇已建成茶叶、香菇、板栗、葛粉、三黄鸡、富锌富硒米面、用材林、松脂、蔬菜、水产等十大农特产品基地,茶叶、罐头、三黄鸡、建材、化工已形成连带性发展的产业链。茶叶市场、香菇市场、水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服装市场、小工业品市场、摩托车市场、随南大市场、新世纪农贸市场构成了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辐射面广的市场网络,成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使洪山成为随西南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基地型农业、资源性工业、专业化市场三点一线的系列化产业是洪山经济的一大特色。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洪山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功能日趋完善,常住人口达到21万人。自来水全面普及,日供水量可达5000吨。广播电视、邮电通信事业发达,万门程控电话与全国并网,无线寻呼、移动电话把洪山与海内外紧紧相连。洪山医院(二级乙等)辐射五县市20多个乡镇,年门诊15万人次,住院9万人次。镇区内有县级高中1所,市级金丽电脑职校职业中专学校1所、3所初中、10所小学,办学条件完善,师资力量雄厚。托儿所、幼儿园、**院、文化馆、图书室、体育场、游乐园、福利院、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其中洪山福利院被省民政厅评为“全省百家福利院”。

洪山镇曾获得全国小城镇建设先进乡镇、全国绿化先进乡镇、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省农业百强乡镇、楚天明星乡镇、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随州市(曾都区)综合实力十强乡镇等荣誉称号。1996年被省政府列为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乡镇,1997年被省政府列为户籍改革试点镇,1998年列为全国费改税试点镇,2001年被省建设厅列为小城镇建设中心镇。洪山镇委、镇政府同全镇人民一道,举全镇之力,建楚天名镇,一个文明富裕、生机盎然的新洪山正一步步展现在世人面前。经省委、省政府同意,2012年4月,随县洪山镇被列入全省31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之一。 2013年元月,随州市委三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2013-2015三年发展计划纲要提出,洪山镇将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镇试点,赋予县级管理,计划将其建成发展领先、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县域小城市。 2014年被选为全国重点镇

明星乡镇

城镇建设整体升级按照湖北省重点镇建设标准,他们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完善功能”的原则,抓住省“楚天杯”、市“神农杯”、县“烈山杯”三杯同创的契机,大力加强小城镇建设,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先后完成南门岗食品工业小区、小康城开发、新农贸市场建设、垃圾处理工程、日供水3000吨的自来水厂改造等10余项市政工程建设和排水管网改造、环卫设施配置、路灯照明、河道清淤、街道绿化、立面包装等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引资5亿元建设了随南小康城、惠丰财富广场、洪景花园、中房都市花园、福景苑等近40万平方米的商居小区,提高了城镇品味。镇区现有县级重点高中一所、二级甲等医院一所,常住人口达到52万人。城镇规划控制区面积为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扩展到5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一环两轴三线”的城镇建设总体框架格局。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建成了南门岗工业小区和东山头工业园区,宝珠峰食品有限公司、二月风葛文化风情园、随州市楚香隆食品有限公司、弘运液压油缸有限责任公司、永盛钢构等五家企业相继入驻并投产。后续投资2亿多元,占地数百亩的汽车配件工业园也正在筹建之中。目前,全镇规模企业达9家,2011年产值达77亿元,其中拥有外贸出口资质企业4家,2011年1至12月出口创汇4510万美元。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旅游产业建设,大力培育休闲养生游、绿色生态游、红色胜地游三大旅游品牌,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培育出大洪山地质公园、大洪山玉龙温泉公园、大洪山林泉生态园、大洪山随峰茶园、双河江汉公学革命旧址等“五朵旅游金花”。实现沐温泉养生——探火山地貌——赏林泉生态——瞻江汉公学——品云峰山茶“五位一体”的休闲度假游。同时也加大了对日益兴起的“农家乐”的引导、监管力度,发展“农家乐”20余家,开创了洪山旅游配套服务产业新局面,提升了洪山旅游环境的软实力。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突出旅游兴镇、城建美镇、商贸活镇、产业强镇、生态立镇、依法治镇和党的建设,全镇经济社会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11年1至12月,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56亿元,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4500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50万元),出口创汇4510万美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7亿元。曾先后荣获全国重点镇、全国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全国文明村镇等国家级荣誉称号;全省农村党的建设乡镇党委“十面红旗”、全省“百镇千村”建设示范镇、全省生育文明建设先进镇、省级文明乡镇(2008—2010年度)、五届全省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奖(1999年、2001年、2005年、2008年、2011年)等省级荣誉称号;随州市“十强乡镇”、随州市模范公务员集体、随州市平安乡镇等市级荣誉称号;随县2009、2010、2011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目标考核优胜单位等县级荣誉称号;2012年被评为湖北省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试点镇。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及主要措施未来五年,洪山镇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80亿元,年均增长36%,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业稳镇。洪山镇素有随州粮仓的美称,他们利用洪山的气候、土壤等优势,继续发展农业生产,利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栽培模式等方式大力发展粮棉油种植,确保粮食生产逐年递增。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菇耳、茶叶、葛根、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油茶等产业,重点抓好“洪山鸡”养殖、茶叶、葛根等项目的推广及外销力度,打造洪山农业的支柱产业链。五年后,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年均增长9%。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工业强镇。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服务环境,完善政策激励机制,积极打造招商平台,让洪山成为项目引得来,企业稳得住的投资之地。重点围绕农副产品加工、汽车配件、电子产品配件等产业,建成分别占地400亩和500亩的东山头和南门岗工业小区,搭建招商平台。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坚持内外并举的方针,充分发挥企业招商引资的主体作用。五年后,园区内规模工业企业达到6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45亿元,年均增长38%。三、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发展商贸、物流、餐饮服务业洪山镇地处鄂西北与随州(曾都)、随县、钟祥、京山、宜城、枣阳七县(市)区域中心均在70公里范围内,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未来五年将在现有的几家规模购物批发广场的基础上,积极打造洪山商贸物流园,引进大型商贸物流企业。同时加大对各大小餐饮进行整合,优化餐饮服务质量,打响洪山餐饮品牌。未来五年,全镇在商贸物流、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将投入10亿元,建成规模以上商贸企业12家,建成四星级宾馆1家,三星级宾馆3家,农家乐200家。五年后,全镇商贸、物流、餐饮服务业实现收入8亿元,年均增长15%。四、发展壮大旅游产业,打造湖北旅游名镇洪山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已打造出休闲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三大旅游品牌,培育出玉龙温泉、琵琶湖地质公园、林泉生态园、江汉公学、云峰山茶场五大旅游精品。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加大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争创湖北旅游名镇。立足招商引资,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投资5亿元的玉龙温泉石林及东区开发项目;投资15亿元的琵琶湖应天寺、会议接待中心、旅游路拓宽;投资2150万元的林泉生态园绿色食品种植项目正在建设之中。新引进投资25亿元的十八洼旅游项目正在办理之中。五年后,全镇旅游产业总投资达到20亿元,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实现旅游产业总收入达到12亿元,年均增长28%。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