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7月9日,小米在港交所上市,它从一家面对亿万消费者的公司变成一家既面对消费者又面对投资者的公司。
毋庸讳言,这一年来,“如何看待小米”成为资本圈、创业圈、商业圈的核心话题之一。从小米股价的表现而衍生出的小米“属性”之争从未停歇,“属性”背后对应的是其估值体系,是苹果还是腾讯?亦或是手机制造业的格力?
无论如何争论,你都必须承认,小米是一家现象级的公司。在手机、移动互联、物联网三个时代,小米都是极致的新物种。
今天,《财富》世界500强名单发布,小米上榜,排名468,用时仅9年。在这份代表全球最顶尖商业的榜单上,小米最年轻。若以类别而论,小米是全球互联网公司中进入榜单的第7家,另外6家是亚马逊、谷歌、京东、阿里、Facebook、腾讯。
当外界还在争论小米到底是什么时?也许人类浩荡的商业史和世界500强名单的浮浮沉沉已经给出了答案。将时间轴拉长,你会发现,在这份顶级榜单上,顺应产业变革方向的企业会进入,落后者则跌出。
无论是对于投资者还是观察者,现在,小米这样的新物种已经闯入了世界500强,它立在那里,而你必须要去重新审视小米。
世界500强的新物种:互联网+新零售
在商业史的浩瀚进程中,从工业革命到电气化革命再到互联网革命,无数的公司从渺小到伟大再到死去,从新生到发展再到伟大……来来往往,共同构成了商业文明的画卷。
如果说观察这幅画卷需要一个入口,世界500强榜单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角度。这份榜单并不仅仅关乎财富和营收,其背后更反映了整个人类产业进化的方向和结构。
24年前的1995年,世界500强榜单上,仅有3家中国的央企。一直到2008年,民营企业联想才首次进入榜单。
之后,中国的互联网和零售企业阿里、腾讯、京东开始进入榜单,在全球范围内,代表互联网新经济的则有亚马逊、谷歌、Facebook等,寥若星辰。
小米在世界500强榜单中的行业分类是互联网新零售,成为比肩上述互联网新经济巨头型企业的一员,说明了世界主流商业界对小米属性的认定是互联网和新零售。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米入围之前,世界500强 “互联网服务与零售”类别中,中国与美国各有3家企业入围,小米今年的进入,使得这一比例变成4:3,在互联网这个创新高地上中国也是首次超过美国。
互联网和新零售正是雷军在小米早期提出的“铁人三项”硬件+互联网+新零售中的两环。
对于外界争论的小米究竟是不是互联网公司,一位小米投资人给出了这样的判断标准:一是看小米的业务是不是互联网的打法;二是看互联网业务贡献了多少业绩。
顺着这个判断逻辑,9年前,小米在已是红海的手机领域切入,能够迅速进入手机销量前四,正是依靠互联网的打法。
小米通过互联网+的思想来做手机,其核心是给用户极致的体验和效率,用户几乎参与了小米手机生产的全流程,互联网能让小米第一时间倾听用户的声音,快速反应。事后看来,通过互联网打法积累的庞大的“米粉”用户正式小米做手机的护城河。
有了用户,自然有了销量的保证,这让小米在手机生产的供应链各个环节保持充足的现金流。
有了互联网打法的方法论,互联网带给小米的利润贡献自然也是《财富》世界500强将小米放入此类公司的原因。
下面这张图,来自于2018年小米的年报,可以看出,互联网业务收入带来的利润在小米体系中举足轻重,2018年实现的业务毛利润达102亿元。而2018年度小米集团整体毛利222亿元,互联网业务的毛利几乎占整体毛利的一半。
来源:方正证券《财富》世界500强给小米的另一个属性关键词“新零售”同样也实至名归。在2016年,雷军提出新零售的概念,其进一步阐释新零售的概念为通过线上线下互动融合的运营方式,将电商的经验和优势发挥到实体零售中,改善购物体验,提升流通效率,将质高价优、货真价实的产品卖到消费者手里,以此实现消费升级的创新零售模式。
通过小米之家,小米模式体现了新零售本质的高效率。在线下零售领域,坪效指标最能说明效率,据统计,小米之家的坪效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苹果。
小米2018年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大陆一、二、三线城市已有586个小米之家。同时,为了进一步渗透中国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区,小米还加速拓展了授权店网络,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共设立了1378家授权店。
雷军如何打造“小米现象”?
当看到小米进入世界500榜单时,雷军的内心一定是骄傲和无限感慨的。
骄傲的是,雷军用9年时间将年轻的小米带入世界500强,成为2019年世界500强最年轻的企业,位列商业巅峰之上。
感慨的则是,从金山时期再到小米时期,正处国内创业的风口快速迭代期,慢一步则险象环生,所幸这位擅长抓风口的创业者持续站在风口上,无论是移动互联网3G向4G转换的风口还是当下消费级IoT时代到来的风口。
进入世界500强,对小米来说只是一个开始,如果要对小米的未来做预判,则必须复盘这9年来小米身上发生的重要转折点和雷军赋予小米的战略思想。
梳理商业史上伟大公司的发展历程,你会发现,有三个阶段是决定公司成败的关键,分别是战略构想、战略执行、战略结果,其实就是想法到路径再到结果。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来复盘雷军是如何一步步让小米成为最年轻的世界500强的。
先说战略构想和思维。方正证券的一个研究团队在对阿里、小米、美团、京东做了研究对比后,其对小米给出了如下的概括:
小米的文化体现“生态学”思维模型:小米和生态链公司组成了一个“内部+外部”的创业者联盟。雷军制定了“铁人三项” 战略,并制定了合作机制,确保整个生态可以实现长期共赢。此外,生态的另一个特点是“不稳定、动态平衡” ,正如生态链企业都存在短期波动和风险。小米一个重要的文化是互帮互助,对个体公司短期的业绩波动都较为包容。小米系的公司更加关注如何在激烈的赛道中互帮互助,打赢团战。
“生态学”的战略思维一直贯穿在雷军的战略架构中,也是基于此,雷军在创业之初就制定了物联网战略,打造IoT的平台。小米作为生态链的中心,通过股权投资+供应链赋能的方式布局硬件企业,共同布局物联网战略。同时小米负责在整个生态链运转所需的核心环节投入,包括手机供应链、云计算等核心要素上进行投入,确保整个生态链的稳定性。
有了明确的战略思想,在战略执行上,铁人三项战略以及要投入100亿元的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自然水到渠成、明确清晰。
在这个生态链上的执行环节,雷军自然知道手机和物联网入口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会看到2016年,在小米低谷期,雷军亲自上阵接手手机部,在上市之后,雷军做出组织调整,将在小米电视上拥有丰富成功经验的王川任命为新成立的大家电事业部总裁。
事实上,梳理现在小米的生态体系,你会发现IoT行业的四个核心要素:应用软件、云计算、网络通信、交互设备,雷军通过小米、金山、生态链公司在每个环节都进行了完整的布局。
战略的落地,通过数据可以说明,截止2019年3月31日,小米IoT平台链接设备数超过1.71亿台,持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这一海量数据的重要意义在于,小米IoT平台为AI提供了庞大的用户群、丰富的应用场景,海量的数据和强大的流量,而AI又为IoT业务赋能,进一步提升产品体验。
在生态链的培育落地上,小米投资孵化了200多家智能硬件及生活消费品相关企业,为其提供产品设计、品牌运营、渠道流量、资金等扶持。其中生态链企业石头科技、九号智能等已提交科创板挂牌。这说明了市场和资本对小米生态链企业的认可。
对于小米来说,世界500强的榜单就像一个坐标立在那里,小米过去是什么、未来是什么,已经展现在每一个人的面前。对于雷军来说,相较于那些争论,小米未来能继续为用户和行业带来什么,才是他最为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