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是企业经过计算判断应收账款和资产发生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时使用的会计科目,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损失只有实际发生的才允许税前扣除,也就是根据判断确认的减值损失不可以税前扣除。
什么是信用减值损失
营业利润的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其他收益。所以信用减值损失计算营业利润时是要扣除的。
信用减值损失就等于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经过对资产的测试,判断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所确认的相应损失。企业所有的资产在发生减值时,原则上都应当对所发生的减值损失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因此,资产减值包括所有资产的减值。
补充资料:
根据金融工具准则,信用减值损失对应的科目有:贷款损失准备、债权投资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合同资产减值准备、租赁应收款减值准备、预计负债(部分贷款承诺和财务担保合同)、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其他债权投资)等。
损失确定:
1、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2、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
3、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记入当期损益。
以上就是关于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不可以税前扣除是真的吗全部的内容,包括: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不可以税前扣除是真的吗、信用减值损失计算营业利润时要扣除吗、什么是信用减值损失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