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Unslpash
“巨头在吸收社会资源并迅速壮大后,在通讯、消费、金融、信息、出行等方面成为人们生活的关键点。他们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自己在监管下扩张的后果负责。”
2021年,互联网巨头们面临着更深层次的凝视——变革正在开始,新秩序正在重构。移动互联网开启了新时代,几年的人口和流量红利孕育了互联网巨头,曾经是先进、高效、免费、创新的代名词。巨头们的创始人积累的财富是过去传统行业的两倍,他们中的幸运儿甚至能在三五年内步入财务自由的行列。
钱的流向和速度也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知名互联网创业者的言行都是追捧的。哪怕拥有一个互联网大公司的徽章,也是一件光鲜亮丽,令人羡慕的事情。
但随后,无序扩张的副作用逐渐显现。在追求增长和回报的过程中,巨头们开始不同程度的垄断,结果扼杀了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同时,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数据安全也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显然,大众和社会对互联网巨头的要求更多了。巨头在吸收社会资源并迅速壮大后,在通讯、消费、金融、信息、出行等方面成为人们生活的关键点。他们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自己在监管下扩张的后果负责。
2021年,阿里、美团收到巨额罚单,腾讯主导的斗鱼、虎牙合并被叫停。低调上市的滴滴,半年内经历了退市和下架——这些大事件从来没有这么密集地发生过。
深刻的变革已经开始,红利时代已经结束,互联网巨头需要寻找新的生存智慧。
在锤子下
2021年对互联网开出几十张罚单的“反垄断”是最激烈的领域。
第一个从2020年底开始。2020年12月14日,阿里巴巴因收购银泰、阅文收购新丽传媒、蜂巢盒子收购中邮智地等三起案件,共收到150万元的反垄断罚款。这是《反垄断法》生效以来首次在互联网领域破冰。
虽然市场监管总局表示,虽然处罚金额较低,但其作用是释放加强互联网领域反垄断监管的信号,并产生相应的威慑作用,但仍有不少言论认为“过轻”。
很快,类似的声音戛然而止。今年4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另类一号”垄断行为作出182亿元的行政处罚,占其2019年中国国内销售额的4%;10月8日,在正式调查半年后,市场监管总局责令美团全额退还12.89亿元独家合作保证金,并处以其2020年中国国内销售额3%的34亿元罚款。
除了两起“二合一”的大额罚款,互联网领域的反垄断监管贯穿全年。
7月7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22起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件的行政处罚决定,11月20日公布了43起未依法申报的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件的处罚决定。腾讯、阿里、美团、JD.COM、58集团等10家互联网公司均被处以最高50万元的罚款。
据统计,截至目前,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共发布反垄断处罚案件118起,其中涉及互联网企业89起,占比75.42%。
在数据监管领域,互联网也处于同样紧张的氛围中。7月,滴滴赴美上市引发的国家数据安全风险问题进入公众视野,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宣布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11月,《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明确禁止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扼杀大数据;12月,豆瓣、唱吧、爱回收等106款app因非法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被下架。
多个领域释放出更多监管信号:今年,直播行业虎牙与斗鱼合并终止;专注QQ音乐的腾讯音乐集团被勒令取消独家音乐版权;社区团购因“挤压小摊主就业空”被点名;网游公司只能在周五和法定节假日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年底,主播Viya因偷税漏税被罚款13.41亿元,并被全网禁入——至此,这家新业态中最年轻的直播电商也未能幸免。
事实上,对于所谓的“转折年”,之前并没有释放任何信号。
2020年11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平台经济反垄断指南》,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不正当价格行为、限制交易、扼杀大数据、不合理搭售等行为进行了明确界定。
之后的一个月内,中央层面两次提到“反垄断”。一是11月30日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进行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提到“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公平竞争审查等工作。”,然后在12月11日的2021年经济工作会议上,要求加强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互联网巨头强监管时代来临——这一解读在业内空之前已经达成共识。
商业环境正走向临界点。
“人的行动的结果而不是人的设计”——用英国经济学家哈耶克的名言,概括了互联网行业迎来多事之秋的动因。回过头来看,11年前腾讯和360的“3Q大战”的本质就是“二选一”。但在当时法律的相关市场界定中,腾讯在诉讼中未能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这场旷日持久的互联网反垄断第一案的审判结果,最终还是没能落到360头上。当时的市场环境很少有人把类似行为与“垄断”强烈联系在一起,互联网领域对竞争还是友好包容的。
2015年前后,这种竞争越来越充分,直到“垄断”格局初现:O2O百团大战告一段落,滴滴和快的合并,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腾讯和阿里相继通过投资入股建立各自派系。
“二选一”在这种氛围中愈演愈烈。2015年11月,京东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