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招聘季,不少职场人观望起跨城迁徙的可能性。有人想从北上广深回到小城,在慢节奏的生活中疗愈自我,有人想跳出低线城市按部就班的人生路线,去大城市闯一闯。
不过,想要奔赴“别处的生活”,未必有做出取舍、重新开始的勇气。在工作前景、生活方式、生活成本等因素的综合考量中,很多人理不清头绪,难以权衡。他们想知道,那些已经迈出脚步的职场人现在究竟怎么样了?他们过上了理想生活吗?
在职场社区脉脉上,有职场人分享了自己的换城工作经历,从他们的故事里或可见一斑。
“买一张单程票,找个地方扎根”
韩野|36岁 北京换杭州
2021年11月,韩野带着妻子和孩子离开了北京,前往杭州。其实在北京生活了12年,韩野内心里早已将北京当成了第二故乡。可惜的是,扎不了根。
年轻时,韩野对北京户口一直没有太多执念,他想,先把事业发展起来,落户还不是当下该考虑的事情。谁知道,人生进度条仿佛加了速,转眼间孩子已经2岁。生活推着他不得不做出选择。
和妻子商量了一番,韩野除了落户难度之外还综合考虑了职业发展、城市舒适度。对于城市舒适度,韩野予以了更多的优先级。“我想买一张单程票,在那里扎根,而不是短暂停留,所以下一个城市必须得宜居、有生活气息。”
经过层层筛选,城市“候选名单”中剩下了杭州。于是,韩野跟公司申请,平移调往杭州分部。
如今,韩野一家已在杭州生活了5个月,在这期间,韩野不自觉地对照着北京生活体验,一点一点去检验换城选择的正确性。幸运的是,韩野对生活的各方面都比较满意。
租房方面,北京的60平老破小两居室换成了杭州90平交房两年的三居室,而租房支出不变。在新家里,韩野有了一间自己的书房,他将多年以前好友送的茶具套装拿了出来,摆放在房间的实木桌上。在北京的时候,他总觉得这些与有年代感的房间格格不入,也就一直压箱底。
城市生活方面,在北京生活了十多年,韩野把该玩的地方都体验了个遍,不免有些腻了。来了杭州后,韩野则重新找到了新鲜感。他发现可能是城市面积相比北京更小,公园、体育馆、电影院等娱乐设施更紧凑些,显得消遣的去处更多。西湖、钱塘江、西溪湿地、千岛湖暂且不提,周末随随便便就能在小区周围找到篮球场、羽毛球场。
工作方面,韩野十多年来一直从事互联网行业,未来也不打算摘掉“互联网人”的标签。而杭州的互联网公司数量虽然比不上北京,但可供选择的也不少,韩野觉得此次换城对他职业发展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来到杭州后,韩野曾后悔过没有早点切换城市生活。最后他也释然了,毕竟正是有了过去的铺垫,才会更加沉醉于当下的新鲜。
对于韩野来说,换个城市工作没有牺牲太多过去的积累:工作内容不变、职业发展接轨、薪资延续。而对于周恒,换一个城市等于抛下一切换一种人生。
“放弃年薪60万回家当老师,不后悔”
周恒|30岁 深圳换郑州
临近博士毕业,周恒斩获了多家互联网大厂offer,最终选择了就职深圳腾讯,年薪60万。然而一年后,他却不顾一切地离开了,回到老家郑州,找了一份大学老师的工作,月薪1万。
薪资断崖式下跌,工作内容毫不相关,周恒的换城跳槽让亲朋好友难以理解。其中一位朋友坦言:“如果换做我,大概很难割舍腾讯的高薪,以及深圳这样充满机会的城市。”而周恒说放弃就放弃,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996的生活,乏味、枯燥,并不是我想要的。”与其日复一日机械化地工作,做公司生产线上的一颗螺丝钉,周恒更愿意回到校园,教书育人,研究课题。闲暇时,看一看日出日落,闻一闻山野花香。
退出大厂,离开深圳,周恒获得了归属感,也丢掉了惶恐。“深圳再好,没有一片瓦是自己的。腾讯再好,每天都有被优化的危险。”在郑州,周恒没有买房的负担,工资完全够花,体制内的工作也更加稳定,他踏实地享受生活本身,从未闪过后悔的念头。
每个人对向往的城市生活都有自己的定义,周恒则更在乎生活的安定和精神世界的富足,而家乡就是他的理想国。不过,同样是返乡工作,程一潇却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决定。
“回家不是乌托邦,兜兜转转仍在寻找归属地”
程一潇|25岁 北京换长沙
22岁毕业后,程一潇在北京电商公司找了一份工作。当时正值电商的野蛮生长时期,免不了夜以继日地工作,疫情期间更是像“打仗”一般。“实在熬不住了。”一年多后,程一潇决定回到家乡长沙缓一缓。
在长沙,程一潇找到了一份工作性质相近的岗位,每天晚上七点钟准时下班,待遇也还不错,可以说是旁人眼里的“神仙工作”了。入职一周,程一潇就恢复了规律生活。
然而,随着程一潇对工作内容逐渐熟悉,她慢慢认识到,自己选了一条温水煮青蛙的路。“离开北京前,其实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公司整体运营能力的落后超出了我的预期,平时很难获得成就感。”枯燥重复的工作内容让回到家的程一潇“水土不服”。
事实上,在一线城市工作还是在二线城市工作,往往是关于职业前景和生活舒适感的取舍。脉脉《人才吸引力报告2021》显示,二线城市职场人的“工作生活平衡” 和“整体工作幸福感”略高于一线城市,但在“个人发展”和“业务前景” 方面,一线城市职场人的满意度普遍领先二线城市。
鱼和熊掌怎么选,程一潇没了主意。于是,她在脉脉站内发布了求助帖。一部分脉友告诉程一潇随心而动,重返北京,“无论怎样都会后悔,不如先做出点成绩”;也有脉友劝她不要轻举妄动,可以先把手头的工作优化好,多余的时间用来精进一下个人爱好。
脉友的建议给了程一潇一些方向,同时她也承认,自己的选择难题源于“贪心”和对自我认知的不确定。正如一位脉友所说:“人总是惦念未选择的那条路,你应该抽离出来,客观思考自己内心的真实追求。”面对跨城职业选择,张齐则多了些坚定,少了些迷茫。
“不想过一眼看到头的生活,决定闯一闯”
张齐|31岁 徐州换广州(徐州-苏州-广州)
张齐是一位换城跳槽专业户,工作10年以来,他陆续在三个城市落脚工作。对他来说,职业方向随着工作轨迹的变化而更加清晰。
22岁时,张齐在家乡徐州找到了一份“铁饭碗”工作,进入当地一家知名国企。不过,由于久无起色的工资和一成不变的工作,离开的念头频繁在张齐的脑海中闪现。
坚持了两年后,张齐终于下定决心辞职。而对于下一份工作,他没有太明确的想法,只是希望工资比以前高,不再重复过去的枯燥。“我只知道一眼能看到头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
彼时,正值创业潮,许多机会摆在年轻人的面前,张齐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往省内经济发展比较领先的苏州,面了一些创业公司。然而,曾经的国企工作经验对他来说并没有太大帮助,频繁碰壁也在意料之中。
最终,张齐通过大学同学的引荐,入职了某互联网创业型小公司,薪资比预期低一些。
不过,为了与过去的生活划清界限,也不想辜负了同学的好意,张齐付出了100%的努力:加班赶进度,下班后挤出时间学习,有时早上起来脸也来不及洗,戴着帽子就出门了。
6年后,小公司扩张到100人规模,张齐的工资也一路涨到了3万。不仅如此,这份工作还给他带来更多附加值:获得了行业精英人脉,也摸清了自己的职业方向或许正是互联网行业。有了这些,他想再去闯一闯。
“上一次离开是因为过去,这一次离开是因为未来。”张齐笃定地说。他将目光投向北上广深,寻找一座“配得上自己野心”的城市。
如今,张齐成功跳到了广州阿里云计算,怀着奋斗之心,开启了新的职业阶段。
“跨城跳槽免不了断舍离,别做拍脑门的决定”
脉脉网友的真实经历,呈现了换城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在寻找理想城市生活时的得与失。从中可以发现,跨城跳槽不仅仅是换一份工作,也未必能保证获得高回报。
对此,不少脉友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有脉友明确提醒跨城跳槽“有好也有不好”,“好的是,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不好的是,没有目标地到处乱撞”。没有规划和目标的人,如同无头苍蝇,不过是换个城市继续迷茫。
找准目标的同时也要认清自己,有脉友表示,寻求职业道路中的自洽才能真正享受工作。“成年人要为自己的选择买单,不管当下好不好,努力让自己成长起来,开心快乐最重要。”
出发很简单,进一步却很难,有网友提出职场人需要重视换城工作之后的付出。“跳槽后的结果也来自多方面,如前期跳槽的理性、目的、预期等,后期的努力、兑现、专业等也可能造成不同的结果。”
事实上,跨城跳槽在换工作的同时,也是在和过去的生活告别。断舍离可以十分干脆,但工作和生活都并非“车到山前必有路”。尤其在充满各种不确定性的当下,做出任何可能让自己陷入风险的决定之前,或许需要更加充分的准备和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