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健行业位于亚马逊重塑体验清单的首位。7月21日,全球互联网巨头亚马逊宣布收购拥有188家线下诊所的One Medical。在经历了零售医药、健康保险、医务室的投资布局后,亚马逊最终通过资本手段进入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实体医疗服务行业。39亿美元的投资可能是互联网巨头重塑医疗服务行业的开始。
来源:诊断和锁业
作者:星翼
亚马逊又有大动作了。上一次引起广泛关注是在kindle退出中国市场的时候。
7月21日,互联网电商和云计算巨头亚马逊宣布,将以每股18美元的价格,全现金收购基础医疗连锁诊所One Medical,交易总额39亿美元。据悉,One Medical的母公司1Life Healthcare在7月20日的收盘价仅为7.84美元/股,亚马逊的收购溢价达到130%。
这是亚马逊进入医疗领域以来最大的一笔医疗收购,也是其通过医疗电商切入医疗行业失败后的又一次尝试。MA之后,互联网电商巨头将如何与医疗服务机构同频共振?
亚马逊和One Medical都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达了他们“改善医疗保健体验”的目标。
“我们认为,医疗保健是最需要彻底改造的体验。”亚马逊健康服务高级副总裁林赛(Lindsay)表示,现有的糟糕医疗服务体验让他们“看到了很多机会”——成为能够显著改善医疗护理体验、帮助人们在合理的时间和方式获得更好护理的公司之一。
One Medical的首席执行官鲁宾也表示,“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可以让患者更容易获得、负担得起甚至愉快的医疗保健体验。”
01 |为什么是一医?
这次被亚马逊收购的One Medical成立于2007年。它是一个基于会员制的初级医疗平台,既有线下诊所,也有线上数字平台。拥有超过76万会员,188家线下诊所,与超过8000家企业达成合作,为员工提供健康福利。
如果你支付每人每年199美元的会员费,你就可以获得7×24小时的远程医疗服务,你可以随时预约你的医生,甚至当天预约,与你的医生进行长时间的交流。
一家医疗诊所的医生每天接待大约16名患者,低于25名的行业标准。One Medical创始人李是一名医生。他认为“医疗应该是医生和患者长期合作的过程,而不是诊所里几分钟的对话”。
就给患者优质咨询体验的理念而言,与亚马逊不谋而合。2001年,亚马逊的定位调整为“最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转型为提供优质客户体验的服务型企业。
亚马逊收购One Medical与2017年收购全食超市有些类似。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实现零售的线上线下融合,同时为prime会员提供更高效的配送服务,提高客户的留存率和转化率。
花旗集团分析师格罗斯莱特认为,亚马逊收购One Medical战略的核心是实现在线虚拟和面对面护理的整合。
无论是One Medical众多且分布广泛的实体店,还是1Life Healthcare这个数字化平台所掌握的庞大健康数据,都是亚马逊目前所缺乏的。
另外,One Medical的接连亏损让这次收购喜出望外。
虽然一医的运营理念和模式得到了众多投资人的认可,但直到现在,一医也没有实现盈利,净利润连年下滑,每年亏损数千万元。受疫情影响,2021年的损失甚至达到2.55亿美元。
亚马逊此时以巨资收购,可谓是将一医从泥潭中拯救出来,而且显得恰到好处。未来在亚马逊的帮助下,One Medical或许能更快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
00 |从医药到医药,亚马逊走过了一段坎坷的路。
亚马逊作为典型的互联网平台,拥有无可比拟的C端优势,但美国医疗市场更倾向于B端。亚马逊虽然在医疗行业摸爬滚打多年,但一直不是很顺利,尤其是在药品零售领域。
早在2000年,亚马逊就试图通过投资美国最大的个人食品、药品和保健品在线销售网站Drugstore,将电子商务业务拓展到药品零售领域。但由于中间商、监管机构等原因,该计划戛然而止。
2018年6月,亚马逊斥资近10亿美元收购网上药店Pillpack。其主要商业模式是为用户提供分装药品。Pillpack的主要收入来源于药品福利管理公司的采购服务,门槛低。于是,2020年11月,亚马逊推出了自己的在线和移动处方药订购平台——亚马逊药房,药剂师24小时在线回答药物相关问题,类似于美团的国内买药服务。
但是,美国的药品零售市场与中国不同。美国70%的处方药零售市场已经被PBM三大巨头垄断,大PBM与保险公司合作或合并,掌握着支付的主动权。亚马逊很难在药品零售领域分得一杯羹。
在布局药品零售的同时,亚马逊也试图从支付端进行突破。2018年,亚马逊联合创办了企业自保公司Haven,声称要对美国医疗体系进行颠覆性创新。海文为员工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包括远程会诊和药物福利,但受制于员工的高度去中心化。短短三年,Haven关闭,亚马逊又输了。
疫情推动了美国在线医疗的快速发展。当然,亚马逊也看到了机会。今年年初,美国推出了远程医疗服务平台Amazon Care。该平台于2019年向西雅图的员工开放。亚马逊支持线上和线下的护理方式,包括在线预约医生、远程医疗咨询、预约护士上门体检、送药等服务。
显然,亚马逊希望通过远程医疗和在线咨询服务,推动到处受阻的处方药零售业务的发展。然而,在远程会诊的道路上,亚马逊也有一个无法回避的拦路虎对手Teladoc,这是美国第一个也是最大的远程医疗护理平台。2020年咨询量突破1000万,主要收入来源为会员费。
据Latitude Health分析,在线医疗市场具有很强的企业福利性质,类似于处方药的零售。渠道掌握在PBM、保险公司等B端,而竞争对手Teladoc非常强大。此外,随着疫情控制,大量患者回归线下,线上医疗市场逐渐退潮。这些因素叠加,制约了亚马逊通过在线医疗零售处方药的发展可能性。
处处碰壁,亚马逊可选择的路径并不多。线下服务是亚马逊的强项,也是目前可行的突破口。收购一家医疗是必然的。
00 |互联网平台开诊所,开着比买着好吗?
国内在互联网平台开诊所的案例也不少:拥有国内最大的移动医患沟通app之一的春雨医生,2015年在5个一线城市开了25家春雨诊所;覆盖全国近80%医生和2000万C端用户的丁香园,2016年开设首家线下诊所;同年,杏仁医生第一家服务线上有44万医生的诊所开业;微医聚集了全国1900家重点医院,于2016年开设了第一家全科中心,并于2020年开设了中医诊所。......
在开诊所这件事上,国内的互联网医疗大佬都差点丢了命。
就在揭牌一年后,计划开300家诊所的春雨医生停止了诊所项目。5年多后,丁香诊所被上海佳惠医疗整合收购;2018年,杏仁门诊和企鹅医生宣布合并。两年后升级为未来医生,后被医学会收购,关闭了部分诊所;承诺开100家全科中心的微医,2018年只开了3家,中医诊所开了一年就要求转让。
然而,即便如此,互联网平台办诊所的热情依然不减。2021年,字节跳动开了一家松果诊所。
互联网走了又走,都一致认为“互联网诊所击中了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不完整的痛点”,运营线下诊所成为实现医疗行业闭环的关键点。
亚马逊也需要线下医疗服务诊所,但它没有自己开,而是选择了更直接的方式购买!一医有15年的临床运营经验,远比刚刚起步的互联网平台知识渊博。
与成熟的线下诊所结合,可能是亚马逊渗透并颠覆医疗行业的真正可行的方式。然而,拥有完善的诊所体系并不意味着亚马逊的未来一帆风顺,它仍然面临着线上线下融合的诸多挑战。“亚马逊的挑战,也是所有互联网医疗公司都会面临的困境。”
亚马逊每次介入医疗行业,都被认为是将颠覆美国医疗的信号。无论是亚马逊还是国内的互联网公司,都在一次次冲击医疗行业已经固化的壁垒,带来新的可能。
《医疗的颠覆》一书描绘了即将迎来“创造性破坏”的医疗行业的未来图景。数字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云计算、3D打印、基因测序、无线传感器、超级计算机等东西将整合在一起,颠覆整个医疗行业,建立新的生产体系。
也许这就是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
/ END /
//本文来源:诊断与锁界
//作者:星翼
//图片来源网络
注意: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