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数据是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随着AI与其他新潮技术的结合,它经常出现在各种互联网厂商的营销文案中。在it的帮助下,科技企业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世界,技术改变世界,每个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无微不至的满足。
然而,科学技术的历史告诉我们,技术通常具有两面性。在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可能在某些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大数据或者AI都摆脱不了这个规律。此外,它们的负面影响已经在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向棋牌游戏玩家推送借贷广告
实际上,写这篇文章的机会源于肖磊最近的游戏经历。众所周知,桌游一直拥有众多粉丝。而且这类游戏开发难度大,性能要求低,自然有大量的潜在用户。当时肖磊打了几个斗地主,经过几轮刺激的双抢斗地主,平台赠送的金币很快见底。
对于想要获得更多金币的玩家,平台贴心的提供了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氪,买金币,适合财大气粗或者红眼的玩家。另一种也是大家熟悉的互联网模式——看金币广告,当然也无可厚非。然而,在仔细阅读了几轮广告后,肖磊惊讶地发现,大多数广告都是贷款类型的。广告里有很多情况,但主旨都是一样的:借钱很容易,借钱有很多好处。来找我借钱。
说实话,如果肖磊平时看到贷款广告,他不会感到很惊讶。但如果借贷等广告总是在某个场景精准推送,很遗憾,这还是一个桌游平台,很容易让人怀疑是大数据的力量。
说白了,我对棋牌游戏有芥蒂,是因为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非法赌博活动的温床。其实在互联网时代,市面上很多不知名的棋牌游戏,本质上都是网络赌博的载体。事实上,伪装成金币的筹码形成了对真实货币的参考,并且可以相互转换。
对于正规的桌游平台来说,没必要把它等同于赌博。但当它与精准的贷款广告联系在一起时,“概率叠加”的现象难免让人思考。平台和广告主至少有一方认为棋牌游戏玩家和贷款用户高度重合。
大数据不作恶?有点困难
上面这个大数据力量的案例还是比较隐蔽的,可能没有那么有说服力。但我们也可以发现更多用户被大数据入侵的痕迹,比如大数据杀熟、算法成瘾、推荐信息茧房等。
大数据杀戮
大数据的杀伤,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此前,有关部门出台法律法规明确禁止互联网平台的杀熟,各大互联网巨头也承诺不使用大数据进行杀熟。但遗憾的是,在今天,大数据杀熟或许已经消失,但隐形杀熟依然很普遍。
根据肖磊的个人经验,目前消灭熟食的主要方式是优惠券。一般来说,不同用户看到的商品价格是一样的,但是能不能领券,能领多少券等等。,不同人的情况可能差别很大,最后为商品付出的价格也不一样。很明显,这也是大数据的一种扼杀方式。
比如外卖平台,肖磊身边很多朋友都在同时使用几个外卖账号,哪个号的优惠券最贵,哪个号的会员续签最便宜。
消磨时间的人
移动互联网带来了爆炸式的信息增长,互联网公司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让用户留在平台上。互联网内容公司需要用各种手段让用户留在内容上。
现在很多短视频平台,短视频没有进度条功能,稍微长一点的视频进度条颜色比较浅。一些短视频平台甚至取消了滑动调节音量和亮度的快速手势操作,这在长视频app中很常见。直接上下滑动就变成了切换到下一个视频。简而言之,这么多骚操作,不过是为了让用户在视频平台上多花点时间。
信息茧房
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人会觉得算法推荐的内容越来越符合自己的喜好。但从长远来看,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本质上是利用大数据识别目标人群,再根据年龄、性格、价值观等多重因素进行更细致的分类,从而推送高匹配内容。久而久之,用户很难获得全面的信息,以至于被困在信息茧房而不知情。
在互联网产生和发展之初,很多人对其赞不绝口,认为互联网消除了物理空之间的壁垒,成倍提高了信息流动的速度,进一步消除了信息鸿沟,从而消除了信息茧。但现在,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互联网技术也可以朝着加厚信息茧房的方向发展。
隐私披露
大数据的基础是海量数据采集。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收集大量的个人用户信息。但是,如果这些数据没有被正确存储或利用,后果将是灾难性的。近年来,用户信息泄露事件层出不穷。例如,剑桥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 Company)通过脸书窃取了8700万用户的隐私信息,Google+平台的漏洞导致近5000万用户信息暴露。国内某大型酒店集团5亿条个人信息被放到暗网上出售...
“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是古代互联网时代的一句名言。但是说这句话的人,估计在未来的互联网时代,没有人的信息数据是安全的。
对于抵制大数据邪恶,用户能做的并不多。
大数据本质上只是一种技术。至于能不能发挥正面作用还是负面作用,还是要看怎么用。大多数情况下,大数据作恶时,商业利益压倒了对用户权益的保护。理论上,用户有选择商家和服务商的权利。
然而现实中,随着互联网服务的聚合甚至垄断,我们日常生活与互联网的连接掌握在少数互联网巨头手中。用户的选择权是不存在的,所以没有办法用脚投票。
中学时的经济常识告诉我们,当市场调节失效时,就需要宏观干预。对付贪婪巨头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监管,让作恶的成本超过作恶的收益。脸书剑桥事件以脸书被罚50亿美元告终。为Google+相关诉讼支付数千万,因不当使用cookie被罚款1亿欧元。
事实上,国内监管部门的相应手段也在不断加强。去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今年年初,《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与管理规定》公布,明确禁止杀熟和算法歧视现象。从去年到现在,国内多个部门已经进入多家企业进行安全检查,调查其中涉及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
当达摩克利斯之剑继续悬在头顶的时候,我相信大数据的罪恶会得到有效的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