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德国下萨克森州“养猪热”引环保争议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当人们开车经过德国下萨克森州摇下车窗时,总能闻到臭味。”这里其实是一个价值60亿欧元的猪肉产业的中心地带,该地区每年向全球输送数千吨德国猪肉。据英国《卫报》26日报道,下萨克森州在猪肉产业欣欣向荣的同时,当地环境却遭遇危机。

  报道称,二战后,被视作“德国贫民窟”的下萨克森州,依靠当地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该地区的生猪数量和农场规模在2004年至2012年间迅速增加,德国的猪肉出口量也翻了一番多。如今,德国近 60% 的生猪分布在下萨克森州和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下萨克森州一些地区的猪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然而这也给环境造成影响,当地农场氨气排放量及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在环保人士制作的地图中,这些被称为“猪带”的区域被标注为红色。有环保人士指出,当地政府只在意畜牧业的发展,却对环境危机视而不见。

资料图资料图

  德国农业智库Agora Agriculture的负责人克里斯蒂娜·开姆尼茨表示,猪的密度是下萨克森州环境问题的核心,猪产生的粪便虽是农业肥料,大量使用却会导致过量硝酸盐渗入地下水,从而破坏河流、湖泊和海洋。环境活动家贝伦斯认为,德国人在购买猪肉时仍没有充分认识到该行业对环境的影响。“大多数消费者并不知道我们在太小的土地上养了太多的动物,动物福利问题被很多人关注,但他们却没有思考过度施肥、饮用水质量下降、植物减少等问题。”贝伦斯说道。

  德媒报道称,下萨克森州的“养猪热”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在德国引起争议。德国人对肉的需求已连续三年下降。为此,许多环保人士要求缩减养猪规模。调查显示,50%的养猪户计划在未来10年内退出。不过,养猪利益集团不满一些政客以及环保人士的提议,认为养猪业的转型应向关注动物福利方向发展,政府应该提供更多资金。(青木)

责任编辑:祝加贝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