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无论是错综复杂的老街细巷,还是道路泥泞的偏远山区,都可以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扛着小竹梯,拿着煤油灯、笔记本和圆珠笔,挨家挨户上门收取电费,风雨兼程,雷打不动,这是上个世纪抄表员的日常。
时过境迁,如今,抄表员这个名字已经很少有人提起。来到21世纪的数字时代,一些变化正在发生。
坐在电脑前,叶卫国轻点几下鼠标,打开电力营销系统内网,相应居民家庭的用电信息立刻弹出屏幕。“现在通过智能手机就能轻松搞定用电缴费,一切尽在‘股掌’之间。”
叶卫国是国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丽水市莲都区供电局的职工,曾任抄表班班长,从1978年到电力系统工作,他就一直与电表打交道,后辈们都尊称他叶师傅。
叶卫国从血气方刚的青年到即将退休,从一盏煤油灯到缆线飞架千山,从最初的手工抄表到智能电表低压集抄,亲历了时代变迁,也见证了电力发展。
站在这个层面来看,缴费方式的变迁史,已然成为国网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更是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
如今,碳中和政策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加速推进能源清洁转型的强烈信号,以及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并网、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接入等多重挑战。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数字化发展,构建智慧能源系统成为能源企业刚需。
毋庸置疑,能源行业如何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进行产业升级,已经成为当下能源企业亟须思考的问题。
据国网2021年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29711亿元,2020年同期营业收入26707亿元,收入同比增长11.1%。实现利润总额691亿元,净利润503亿元,2020年同期为利润总额626亿元,净利润458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9.8%。这样的增长,其实在能源领域,成绩实属不凡。
而在增长背后,少不了数字化的赋能与助力。在产业家看来,国网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之下,或许可以窥见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思路。
#01
新业态下的“成本”悖论
发展“规则”正在悄悄改变。
国网自成立之日起,便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上个世纪90年代,电力工业管理体制开始改革,并成立了国家电力公司。二十世纪初,中国电力系统迎来发展的拐点。
2002年,国家电力公司按“厂网分开”原则组建了两大电网公司,即国网、南方电网;五大发电集团,即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国电集团、中电投集团、大唐集团。为的就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推进全国联网,构建政府监督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
但中国式的改革,向来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充满了未知与不确定性。在历经自动化与信息化之后,国网的困局逐渐浮现。
作为国有企业,国网需要满足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的经营考核要求。而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加,中美贸易摩擦不确定性的增加,以及政策性、监管性的要求在,电价面临多重降价压力。
一边要实现增长,一边要降低电价,使得国网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其次,在电力行业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售电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增长空间,不断从电网企业挖走大批客户,使得国网客户流失率逐渐提高。
加之,碳中和政策的落地,可循环利用的新能源成为“宠儿”,而新能源企业主要通过“自发自用”的方式,这使得电网企业电量流失。长期来看,无论是终端客户流失,亦或是电量的流失,对电网公司来说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
另外,国网需要保障供电可靠性,一直以来将大量投资用于此,以满足未来大规模间歇性电源并网的要求。
然而,一个变化是,大量的分布式能源技术,使得电网企业面临“去中心化”的压力。比如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储能+微电网+可调度的灵活性负荷,客观上不需要电网企业再提供如此高的供电可靠性。可见,能源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越发明显。
最后,无论是电力市场化交易服务,还是大量分布式电力资源的并网等新需求,本质上都促使电网企业向新的数字化战略转型。这种数字化并非电网企业原有的信息化、智能化,而是在新竞争阶段的新业务、新商业模式的转型。
最重要的是,在过去,能源行业进入门槛较大,国网以在主要业务上一家独大。但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不断渗透,源行业的竞争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中,互联网巨头、物联网厂商、以及传统软件厂商等玩家以“能源互联网新业态”为目标,不断进入能源行业,试图以自身数字化技术分一杯羹。
而电网企业传统的“高投资、重资产、快增长、严管控”的发展模式,根本无法适应“未来数字化新业态下的网状灵活性组织生态”的需求,那么又何谈在高成本、降电价的困局之下,打造新的增长曲线呢?
一个重要信号是,原来的模式已经不适用了,国网需要战略转型。在这个背景下,数字化成为要素。
#02
要素改革下的“三融三化”
寻找破局的“方法论”,成为当务之急。
正如上文所言,电网企业过度追求可靠性,造成了巨大的财务负担。究其原因,很大部分是因为电网企业总是不自觉地把自身放到政府的角色。而就国网本身而言,电网可靠性只需要满足能源局的监管要求即可,更重要地是追求经济利益。
其次,国网增长背后的逻辑不再依赖原有的“高投资、重资产”的“第一发展曲线”,而是一种“第二曲线”的增长。即如何在输配电价下降、客户流失的背景下,实现新业务的增长,这是国网转型战略的核心。
总体而言,在新的历史阶段、新的主要矛盾、新的竞争业态下,亟须在发展模式上实现“节流”,在战略转型上奔向“开源”。
“基础设施数字化、业务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化保障能力是国网数字化重打的方面。”国网董事长辛保安反复在公众场合强调。
一个数据是,2020年,国网在数字新基建领域投入247亿元,主要用来部署电网数字化平台、电力物联网、能源IDC建设等十项重点任务。
诚然,要想从跟本上实现“开源节流”,离不开网络、平台等软硬件基础设施的支撑。
基于此,国网针对电力数据采集规模大、专业覆盖广、数据类型多等,实现“一次录入、共享应用”;通过接入各类边缘设备、感知设备及5亿只智能电表,构建分布广泛、快速反应的电力物联网;通过强化“两级部署、多级应用”,国网建成北京、上海、陕西三地集中式数据中心,加快27家省公司数据中心升级改造;通过数据、业务、技术中台建设,实现跨业务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应用,通过核心业务共性内容的沉淀整合。
总体而言,国网通过狠抓数据管理、构建智慧物联体系、建设数据中心、打造企业中台四个方面,一次来夯实数字化发展基础。
地盘稳固之后,便是对上层建筑的重塑。
国网继而强化电网规划、建设、调度、运行、检修等全环节数字化管控;通过打造融合线上线下服务的“网上国网”平台,全面推行线上办电、交费、查询等125项业务功能。以此推进其业务数字化转型。
除此之外,电力大数据是一座“富矿”,有巨大的价值挖掘潜力。国网积极发展平台业务、数据产品业务,努力为客户提供多元服务。例如开展能源电商业务;积极开展智慧车联网业务;积极开展信贷反欺诈、授信辅助、贷后预警等方面的数据分析与应用;开发智慧环保电力大数据产品,在线监测污染源企业排污情况等。
至此,国网的数字化转型战略逐渐清晰。即以“三融三化”三条主线推进数字化转型。
三融即融入生产一线、融入电网业务、融入产业生态;三化即架构中台化、数据价值化、业务智能化,其中架构中台化是构建企业级共享平台,重塑业务、数据和技术供给方式,数据价值化是构建数据驱动的创新发展模式,用数据驱动企业运营,业务智能化是构建电网和公司智慧运营体系,提升作业、管理和服务智能化水平。
在“三融三化”数字化战略下,国网这只“大象”开始缓慢转身。
#03
数字化下,国家电网的“第二增长曲线”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一个数据是,国网打造的能源电商平台,在2021年1-9月累计交易10441亿元、同比增长57.3%。每年投标成本降低70%,累计降低库存储备约80亿元。另外,“网上国网”平台累计注册用户数突破1.26亿,线上缴费9.8亿笔,金额1400亿元。
这是国网在基础设施数字化完善下,业务全面奔向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
除此之外,国网搭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智慧车联网平台,累计接入充电桩103万个,为经营区域480万辆电动汽车绿色出行提供便捷智能的充换电服务,实现“车-桩-网”高效协同的能源互动,助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国网在数字产业化的潜力也在不断迸发。
在四川成都已将6078家环保重点受控企业用电信息接入环保监测平台,帮助生态环保局1小时内完成所有企业线上巡查。
今年7月4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与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签订基于电力大数据的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合同,这意味着国网基于电力大数据在双碳监测领域的对外增值服务正式落地,也标志着公司研发的电碳模型进入实用化阶段。
另外公司首创“企业复工电力指数”,精准对各个企业进行“画像”,动态监测、直观反映当前企业复工复产情况。
一个例子是,在疫情期间,国网浙江电力每日向政府提供复工复产电力大数据,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余杭区的生物医药行业的复工率和复产率仅为21.05%和9.59%。
基于此,国网浙江电力开始对上游产业进行电力数据监测,发现医药行业中的口罩、防护品企业产能受制于上游纺织业影响较大,纺织业的复工复产率仅为43.27%、27.57%。随后,针对这个问题,余杭区委区政府立即分12批要求余杭区44家涉及生物医药的上游企业加大复工程度,动态掌握、解决企业复工存在难处,及时调用口罩、消毒产品的原材料促进其复工复产。通过上游产业的整体复工,余杭区生物医药行业的复工率和复产率分别达到了86.84%和85.27%。
在这案例中,国网将自身的数据价值充分发挥,并实现了业务转型,从而打造了第二条增长曲线。
毋庸置疑,在数字化的赋能下,国网提升传统业务、促进产业升级,逐渐开拓能源数字经济这一巨大蓝海市场,已然成为国网走出发展困境、培育新动能、开辟新空间的一个模版。
国网改革二十年,跨越了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基础设施数字化,到产业结构转型,向下扎根,向上成长,走出了一条能源行业特殊的数字化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