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受权转载自“北京大学出版社”,id:pku-press
一部聚焦书籍与爱书人的高口碑纪录片终于回归了。
截至目前,《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还在更新当中,在B站上已经收获1572.3万次播放量,豆瓣上也取得了9.5的高分。在碎片化阅读盛行,文字的生存和表达空间已经被图像和视频无限挤占的当下,这可以说是书籍的又一次破圈与突围。
相信你每次看到弹幕上大家分享阅读书目,每次看到还有几十、几百人“正在看”,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读书人群体越来越以“小众者”自居,而每一盏夜晚案头温暖的灯火,好像在这一刻都聚集起来,成为照亮读者精神世界的明亮烛光。
▲《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 B站截图
纪录片是这样自我介绍的:
致力于记录那些可爱可敬、对书籍怀抱热忱的编舟者、创作者、爱书人,展现他们丰饶有趣的精神世界,定格这个时代烂漫动人的阅读风景,希望让第一季那枚点燃人们读书兴趣的小火花,继续燃烧下去。
你可以在其中看到一本书是怎么做出来的,看到在出版这样的“夕阳行业”中还有一群始终坚持理想的匠人,看到二手书的奇幻漂流……
你可以看到作家如何默默地观察和记录世界,看到马尔克斯和《哈利波特》的译者如何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学世界之间建筑桥梁;看到独具个性的漫画家,看到深藏不露的图书管理员们……
看到那些纯粹的、热烈的情感,如何燃烧自我,为这个世界保留一块温暖的栖息地。
片名《但是还有书籍》源于波兰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的一首同名诗。
米沃什生活在动荡的二十世纪,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在这个千疮百孔又离乱脆弱的世间,他庆幸,人类,还有书可读。
▲ 切斯瓦夫·米沃什
而如今,科技进步,生活便捷,世界似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人类恍然不可控的境况,好像又没有改善多少。
而随着越来越丰富的知识获取途径代替书籍,越来越有趣的娱乐活动填满了时间,“多读书”逐渐成了人人都会喊的口号,但是口号之外,书籍又能在我们生活中充当什么角色呢?
是一种慰藉、一种愉悦、或是真正能够改善人生的钥匙?
《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第一集中,藏族僧人久美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启发。
地处偏远的四川甘孜藏区,久美为了给孩子打开一扇看向更广阔世界的窗口,他在塔公草原上建了一座乡村图书馆。
久美意识到,要想真正脱离贫困,除了经济上的发展,教育才能够实现心灵和人生的真正提升。
于是他在朋友的帮助下,想方设法建了一所图书馆,并邀请各行各业的人为当地的孩子们讲课。
片中还采访了一位受益于图书馆的小女孩,19岁的拉姆,她热爱看书、写作,并说以后要回家乡塔公,成为一名藏汉翻译。
接受采访时,她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在这个故事当中,书籍和阅读其实是“读写与知识”的载体。
二战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赋予读写新的人文内涵,认为读写不只是识文断字,更是让人明事理、辨真伪、知善恶、断是非。
唯有如此,读写才能体现更充分的人性,以更正确的价值观来自我实现和自我成长——而这其实也是阅读的使命,更是我们坚持阅读的原因。
但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是“学问贬值”的时代,如果说对于偏远地区的“拉姆们”来说,书籍是承载着学识的大船;那对于我们这些每天接触互联网,在海量知识中冲浪的人来说,书籍所承载的知识和自我提升功能,是不是就微不足道了呢?
不妨来听听徐贲老师在《人文的互联网》一书中的看法。
01
人的聪明和思想,正在迅速贬值吗?
澎湃网2017年就有一篇名为《互联网时代,学问变得越来越便宜》的报道,是两位资深教授对话讨论在互联网时代做“学问”的问题。
编辑的导言说,“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人们获得知识越来越容易,包括传统文化和经典作品,绝大多数也能在网上找到为数众多的电子本和研究材料。与此同时,读者甚至是学者,习惯了碎片化地获取知识,却也很难有之前埋头钻研的心态了”。
两位对话者都是资深教授,对做学问,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做学问都有亲身体会,他们涉及的话题和内容——互联网对获得研究材料、查阅资料、阅读方式、学术思维等方面的影响——当然要比编辑的这个简单结论来得丰富。
人们一般理解的“学问”不只是指局部专业知识的学术造诣,更是指完整人品修养所包含的聪明才智和思想见识。
互联网对这样的聪明才智和思想见识带来了冲击和变化吗?受尊崇的学问真的贬值了吗?
2003年,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在斯坦福大学发表演讲时说,“终结版本的搜索引擎就是像人一样聪明的东西——甚至比人还要聪明”。
互联网不仅改变我们的“聪明”观念,还在改变我们与记忆相关的“思想”观念。
自从有了文字,人类就开始把并非来自本身,而是通过外在符号获得的内容称为思想。
“随着活字印刷术的不断传播以及由此带来的出版物和文学作品的日渐增多,人们对个人记忆的依赖进一步减弱。图书馆里和个人家中的图书报刊成了大脑生物学仓库的有效补充。人们不必再事无巨细地记住所有内容,他们可以查资料”。
互联网正在使人的聪明和思想贬值,倘若连有学问的人都不能幸免,那么一般人呢?
02
什么是真正的“学问”
讨论“学问便宜”的两位教授是从互联网的便利和干扰来着眼的。一位教授说,“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互联网让学生和教授能够方便地获得他们需要的读物。
从教授和学者的角度,他尤其体会到互联网的资料之便,他举的是《四库全书》的例子。
这套大型丛书是古典文学研究的必备资料,以前能看到《四库全书》,对学者就是一个学术优势,“著名文献学家余嘉锡能写《四库提要辩证》,首先是学问好, 第二,他是故宫博物院的,能看《四库全书》,别人有那个学问也没那个条件做他那个东西”。
另一位教授也承认互联网带来资料的便利,但他认为,从深度阅读的角度来看,“互联网这个东西很坏”。他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抱着手机刷屏已经成了年轻人主要的阅读方式,碎片化阅读取代严肃阅读成为主流。”
互联网带来的主要是电子阅读——“如今手机阅读超过 60%,数字化阅读接近 70%,而纸面阅读只剩下 40%”。这样的阅读可能有量无质,大多是消遣娱乐性的“悦读”,而不是做学问需要的深层思考“阅读”。
比起人们现在阅读什么,这位教授更关心的是他们不再阅读什么。
不再阅读的例子是美国记者尼古拉斯·卡尔在《浅薄》一书中所举的《追忆似水年华》或《战争与和平》。
他言下之意的“学问”是与严肃阅读联系在一起的。确实,自古以来,什么是“学问”,怎么才算是“做学问”,都是与阅读和写作分不开的——阅读什么?怎么阅读?如何呈现阅读的成果?一个学人对这些问题有什么样的回答,他实际上也就有什么样的“学问”观念。
因此,从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学问”等待着学者们去追求和完成。
今天的学问包含个人学术造诣和公共人格两个部分,不仅要在学术上优秀出众,而且要对现实问题有敏锐的感知和关切。
因此,讨论什么是学问,经常实实在在地包含对“知识分子”的认知和理解。就学术造诣而言,学问是一种高境界的知识,一种深刻、独到、有创见、与众不同的知识。学问更是对知识的目标有成熟、深刻的理解,能自成一家之说或体系。
简言之,学问是特别有价值或者有特别价值的知识。
03
我们离学问有多远?
求学问和做学问是一个过程,唐君毅将这个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学问的第一阶段是相信他人的话:父母、师长、学问大家,“或是所佩服的今人古人,或是公认的圣贤,依他的话去思想”。
学问的第二阶段是疑惑或怀疑。“人因愿信,欲求有所信,而听人之话或读古今人之书。然我们对持论相反之各种话与各种书,不能皆信。而人之话与书中之思想,亦可与自己之经验及思想相与或相矛盾,而不能不疑。”
学问的第三阶段是开悟,也就是自己有所领悟。人通过独立的思考和判断,领悟一点一点积累,达到相当程度便能进入第四阶段,“一点一滴的心得,连系成线,成蛛网,成面,成体”。
学问之第五阶段是“知言”。也就是不再局限于具体的学术问题,而是能对人的认识、道德、政治、 社会、历史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把个人学术转化为公共言说。
这也就是杜威所说的,反思不仅是个人思考,而且是把思考的结果公之于众。学问的社会作用与启蒙意义皆在于此, 学问乃培养超出个人利弊因素的“思索之心”,意义也在于此。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编辑:妍书
观点资料参考:《人文的互联网:数码时代的读写与知识》,徐贲 著
配图来源:《但是还有书籍》纪录片截图
编辑:华
▲关注“广东共青团”B站、抖音、微博
【来源:广东共青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