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美国知名电子商务公司
AMAZON的老板杰夫·贝索斯,在华盛顿湖附近的自家别墅中,召开了一次普通的管理会议。
当时,他们讨论的是“黑色星期五”的流量压力问题。
“黑色星期五”,是美国一年一度的促销日,会带来极大的线上流量压力。如果采购大量的服务器进行应对,会产生极高的成本。促销日结束后,这些资源也会闲置。
经过会议讨论,
AMAZON的管理层一致决定,开发一个公共基础设施平台,将已有的闲置服务器整合成一个弹性的资源池,为自己的电商业务提供支撑,甚至还可以对外提供计算服务。
等他们的设想真正实现,已经是三年后了。
2006年,
AMAZON终于推出了两款重磅产品,分别是S3和EC2。
他们推出的S3和EC2服务,被认为是全球最早的云计算商用服务,开启了人类的云计算时代。
█ 企业上云,为什么这么热门?
正如大家后来知道的那样,云计算的诞生,彻底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的运作模式。
尤其对于企业用户来说,云计算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近年来,数字化转型浪潮愈演愈烈,企业需要大量的算力资源,部署自己的数字业务和系统。
云计算恰好提供了一种灵活便捷的算力资源使用方式,它让用户不再需要购买昂贵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不再需要建设和维护独立的机房,可以动态进行资源增减,从而节约了大量的资金成本。
而且,借助云计算,企业还可以大幅缩短业务部署周期,实现业务快速上线,抢占市场先机。
正因为云计算是如此“物美价廉”,众多企业纷纷将自己的业务系统迁移上云,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上云热潮”。
根据知名咨询机构Gartner的预测,到2025年,将有90%的企业关闭传统数据中心,“云战略将成为企业数字化业务创新的重要基石,有经济活动的地方都有云服务基础设施存在”。
█ 出海浪潮,提出无边界云挑战
最近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进军海外市场,拓展海外业务。
企业出海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取决于多方面因素。正如前面所说,在如今我们所处的互联网云时代,强大的云服务能力,是一个基本前提。
企业需要通过云平台支撑自身的运营管理、部署业务服务,与上下游供应链建立紧密联系。而且,企业出海也需要通过云服务,贴近当地用户,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很显然,国内的一般云服务,是无法满足这些需求的。
企业出海,需要一张能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强大算力支撑的云,一张网络互联互通能力更出色的云,一张算力部署更灵活、管理更高效的云。
换言之,我们需要一张
“无边界云”。
说到这里,我们又要提到
亚马逊云科技了。
亚马逊云科技,是云计算领域公认的开拓者和引领者,是行业鼻祖级的企业。
十多年来,他们一直在云计算行业默默耕耘,不仅建设了遍布全球的庞大基础设施,还主导了大量的行业技术创新,连续11年被知名咨询机构Gartner评为“全球云计算领导者”。
█ 亚马逊云科技的无边界云,到底强在哪里?
亚马逊云科技的无边界云,究竟具备哪些优势,又是如何赋能企业出海的呢?
我们不妨从云服务的几个关键能力维度,进行详细了解。
网络能力
首先我们看看网络能力。
作为全球云计算巨头,亚马逊云科技拥有世界最大规模、最具可扩展性的全球骨干网络,现有27个区域,87个可用区,17个Local Zone,28个Wavelength Zone,超过400个边缘站点,以及115个Direct Connect 站点,服务于245个国家和区域。
如此雄厚的“家底”,为亚马逊云科技的强悍网络连接能力奠定了基础,也为用户享受极致网络体验提供了保证。
在他们看来,网络是客户业务最基础的支撑之一。为了确保客户不需要担心任何网络问题,他们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上砸了很多资源,包括提前几年规划、扩容网络,投资建设Jupiter,Hawaiki和Marea 海底光缆等等。
亚马逊云科技的低延迟、高吞吐量和高冗余的网络,将他们的可用区紧密连接,形成了坚实的云业务底座。
2021年12月,他们发布了一款重磅服务——
Amazon Cloud WAN。
Amazon Cloud WAN是一个广域网连接管理工具。
现在很多企业,尤其是出海企业,往往会拥有总部机构、分支机构、公有云/私有云和本地数据中心等多种环境。用户需要打通和管理这些环境之间的连接。
而Amazon Cloud WAN诞生的目的,就是简化这些网络的连接和管理过程。
在使用Amazon Cloud WAN之前,用户首先需要通过网络服务提供商,将现有的广域网基础设施与亚马逊云科技的网络打通。
然后,在亚马逊云科技网站的控制台,找到Amazon Cloud WAN的配置项。其实,就是一个集中控制面板。
用户只需点击几下,就可以在全球网络拓扑中,添加或删除分支机构、数据中心或VPC,然后将它们进行连接,构建覆盖全球的企业级广域网。
用户还可以使用网络策略,自动执行日常网络管理任务,例如添加站点、隔离网络或流量、启用安全服务等。
Amazon Cloud WAN提供的全网络视图,可以帮助用户看到部署在全球的不同网络资源,以及这些资源的安全、健康状况、性能等。
为了帮助用户更高效地使用Amazon Cloud WAN,AWS 还同一时间推出了
Amazon Direct Connect Sitelink 服务。
这个服务可以极大地简化互联不同站点的工作。客户不需要再通过 Internet、物理专线,或者绕到Amazon Region来实现不同站点之间的互联,而只要将本地站点连接到就近的Direct Connect PoP点即可。Amazon Cloud WAN会自动选择最优的路径,来连接这些站点。
Amazon Cloud WAN和Direct Connect Sitelink相结合,能够适用于不同场景的需要,打通云上和云下资源,打造用户专属的全球企业网络,助力全球范围内业务的发展。
一致性云服务
除了网络能力之外,亚马逊云科技还具备在不同的地域,提供一致性云服务的能力。
所谓“无边界云”,就意味着无处不在的云服务。
算力的发展,除了算力能力的不断提升之外,也呈现了地理位置泛在化的特点。也就是说,云服务不再仅限于与IDC云计算数据中心,还会出现在用户本地数据中心,5G基站,终端设备等多个节点。在云网融合的大趋势下,边缘计算技术崛起,让算力进一步下沉。
无边界云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算力和网络更紧密结合,通过强大的连接力,让用户可以与算力资源相连。或者可以说,借助网络,实现算力泛在化,云计算服务泛在化。
举个例子,就是亚马逊云科技推出的
Amazon Private 5G服务。
这是一项新服务,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是建立私有5G网络。
5G是传统移动通信服务商的业务范畴,本来不属于云服务提供商的领域。但是,为了让用户可以更好地获得算力,云与网的边界正在被打破。
举个行业应用场景的例子。如果用户在海外建立了一个高度智能化的工厂。智能工厂内有上万个传感器、工作制造、物流运输、移动办公等设备需要通过无线进行连接,从而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
我们该怎么办?
如果采用连接至5G公网环境,一方面会带来巨大的成本,另一方面,会造成网络资源紧张。
采用Amazon Private 5G,可以有效解决这些痛点。
基于这项技术,用户在短短几天时间,设计和部署自己的专用5G移动网络。
这个网络可以为智能工厂提供全方位无线连接服务,并满足可预测的吞吐量水平和超低延迟,可以实现室内和室外的远距离覆盖以及细粒度的访问控制。
除了提供5G高质量连接之外,Amazon Private 5G还可实现业务数据传输、智能管控等AIoT云网协同,赋予用户云端业务能力。
另一个服务于无边界云的例子,是
Amazon Outposts Servers。
亚马逊云科技早在2018年就发布了Amazon Outposts,将云服务送至用户的本地机房数据中心,也就是离用户最近的“边缘”位置。
这种小尺寸的设备,可以为用户的任何本地或边缘站点提供亚马逊云科技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够在本地运行云计算基础架构,以获得真正一致的混合云体验。
从全球网络、中心城市、5G基站、用户数据中心、智能设备再到边缘端,亚马逊云科技构建起了真正的无边界云,让算力与网络连接无处不在。
算力能力
云计算是新型的算力服务提供形式。而云计算背后的数据中心,是算力的主要载体。
作为无边界云,既要有覆盖全球的泛在算力提供能力,本身的算力水平也必须足够强大。也就是说,既要横向能力强,也要横向能力强。
为了提升无边界云的算力能力,亚马逊云科技一直坚持对算力硬件这样的底层技术进行自研创新,投入了大量资源,确保算力性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亚马逊云科技宣布新一代基于Arm的自研CPU处理器Amazon Graviton3。这是他们自研设计的第三颗CPU处理器。
由Amazon Graviton3处理器支持的C7g实例,与由Graviton2处理器支持的C6g实例相比,可将计算密集型工作负载性能提高多达25%,为科学计算、机器学习和媒体编码工作负载提供高达2倍的浮点运算性能,为加密工作负载速度提升高达2倍,为机器学习工作负载提供高达3倍的性能。
C7g实例是云中第一个采用最新DDR5内存的实例,与基于Amazon Graviton2的实例相比,它提高了50%的内存带宽,从而提高了科学计算等内存密集型应用的性能。
与基于Amazon Graviton2的实例相比,C7g实例的网络带宽也高出20%。C7g实例支持Elastic Fabric Adapter,允许应用程序直接与网络接口卡通信,提供更低且更一致的延迟,提高需要大规模并行处理的应用程序的性能。
亚马逊云科技还发布了采用全新Amazon Nitro SSD固态硬盘的Im4gn/Is4gen/I4i实例,可为I/O密集型工作负载提供超高存储性能。与上一代I3实例相比,I/O延迟降低了60%,延迟可变性降低了75%。
上面所介绍的这些算力硬件,为亚马逊云科技的无边界云构建了坚实的算力基础。
█ 哪些用户在使用亚马逊无边界云?
亚马逊云科技服务着全球数百万客户,既包括初创公司及中小企业,也包括大量的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
在助力企业出海方面,亚马逊云科技服务的客户既包括TCL、美的、洛阳钼业这样的制造型工业型企业,也包括安克这样的跨境电商,以及AdTiming、中新软件、索贝、互道信息这样的互联网服务企业。
以TCL为例,作为家电领域巨头,他们的业务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TCL海外业务的核心系统是放在亚马逊云上的,实现了安全合规的全球部署。借助亚马逊云科技的技术,TCL重构了全球大数据平台,让全品类的IoT的设备数据和业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有力支撑了企业的全球化运营和数字化营销。
他们还基于亚马逊云,建立了全球化的物联网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在全球多个区域进行快速部署,并满足不同国家的隐私的保护法规。
█ 结语
2021年,全球IaaS公共云市场规模达到90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1.4%。其中,亚马逊云科技的市场收入为353.80亿美元,占38.9%,稳居第一。
亚马逊云科技的无边界云,提供了性能强劲且安全可靠的云基础设施,高带宽低时延的通信网络能力,对企业出海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基础设施支持。在这些支持的帮助下,企业出海成功的概率将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