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蔚来是国内自主高端电动品牌的先驱及领跑者蔚来意为“蔚蓝天空的到来”,公司成立于 2014 年,专注于高端电动汽车市场,是业内的先驱及领跑者。蔚来汽车的业务涉及高端智能电动汽车的设计、开发、合作制造及销售,在研发创新方面涵盖了自动驾驶、数字技术以及电动力总成及电池方面等领域。
蔚来自 2014 年成立以来实现高速成长,当下已是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翘楚。
2022 年4 月蔚来迎来 20 万台量产车正式下线,成为国内造车新势力中首个下线 20 万台量产车的车企。自 2018 年 5 月,蔚来第一款量产车蔚来 ES8 下线;35 个月后,2021 年 4 月蔚来第10 万台量产车下线;12 个月后,蔚来第二个 10 万台量产车再次下线。随着 2022 年 ET7 和ET5 的投产交付和位于合肥的第二生产基地新桥智能产业园 NeoPark 将在今年三季度投产,后续蔚来的销量和产能将得到进一步增长。
2. 蔚来的股权结构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公司前三大股东分别为李斌、腾讯和 Baillie Gifford,持股比例分别为 10.5%、9.8%和 5.3%。
而投票权方面,蔚来汽车采用 ABC 股的三层股权结构。A 类股票每股可投 1 票,B 类股票每股可投 4 票,C 类股票每股可投 8 票。A、B、C 类三类股票的持有人除表决权和转换权不同外,其他方面享有同等权利。
经换算后,前三大股东李斌、腾讯和 Baillie Gifford 的投票权分别为 44.5%、5.6%和 3.3%。2.1. 合肥战略投资者由于 2020 年初的新冠疫情爆发,再加之蔚来过往仍为经营净亏损状态,经营活动现金一直保持着净流出状态,现金结余已不足以为持续经营提供所需的流动资金,导致公司在当时发生了流动性危机。
彼时公司在各地寻求政府融资,最终敲定了与合肥市政府的战略投资协议。
2020 年 4 月 29 日,蔚来汽车宣布,已与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战略投资者签署了关于投资蔚来中国的最终协议,并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就蔚来中国总部入驻达成协议。 根据协议,合肥战略投资者向蔚来中国共计投资现金 70 亿元人民币。蔚来则向蔚来中国注入在中国的核心业务及资产,包括汽车研发、供应链、销售和服务及 NIO Power 共计177.7 亿元人民币,并向蔚来中国投资现金 42.6 亿元人民币。
交易完成后,蔚来持有蔚来中国 75.9%的控股股份,战略投资者将合计持有 24.1%股份。截至 2021 年年报日期,通过后期的增资和回购,蔚来持有的控股股权比例已经增至 92%。这次战略投资解救了当时流动性吃紧的蔚来,也促使蔚来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中国总部,建立总部管理、研发、销售服务、供应链制造一体化基地,并启动了第二制造基地的建设,助推合肥地区的新兴战略产业的转型发展。3. 汽车行业低增速背景下的超级赛道我们从整个汽车行业出发,自上而下的分析和展望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市场空间。
首先我们从国内整体的汽车销量上看,经历过 2018 和 2019 年整体车市萎靡和 2020 年初的疫情影响之后,凭借汽车下乡为主的政策支持后,国内整体汽车销量在 2020 年有所企稳,剔除 2020 年初疫情最严重的阶段,2020 年 4 月到 12 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 6.7%。 2021 年前期则受益于 2020 年疫情造成的低基数,前三个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近77%。但是之后的同比增长依然难以延续,2021 年 4 月到 12 月的累计销量同比下滑 5%。究其原因,除了受整体经济环境拖累以外,国内汽车市场在过去经历长时间的高增长后,高基数背景下行业支持政策效果的边际减弱也是重要原因。
2022 年上半年,疫情的严重影响导致国内汽车销量再度遭遇滑铁卢,生产端的停滞和消费端的观望导致上半年汽车销量同比下滑近 7%,如果剔除 6 月疫情恢复后的消费反弹,上半年 1 月至 5 月的累计汽车销量跌幅达到 12%。其中疫情顶峰的 4 月份,国内汽车销量的环比/同比萎缩达到 47%/48%。 回顾过去数年的国内汽车销量数据,我们认为在现阶段国内汽车行业总体市场已经进入成熟的低增速阶段,未来局部结构性增长将是主旋律,挖掘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促进汽车出口和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将是推动后续汽车销量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而其中新能源汽车则是其中的黄金赛道。
3.1. 新能源汽车大势所趋经历过“至暗时刻”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涅槃重生”,行业电动化趋势加速。2019 年下半年至 2020 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经历“至暗时刻”,伴随着行业补贴退坡、燃油车促销、突发疫情等因素影响,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滑铁卢”。2019 年下半年至 2020 年上半年期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遭遇连续 12 个月的同比下滑,2019 年下半年的累计销量同比下跌达到 31%,2020 年上半年叠加了疫情影响,同比跌幅更是扩大到 41%。
2020 年下半年开始,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涅槃重生”,电动化成为大势所趋。2020 年下半年国内市场逐步走出上半年的疫情阴霾,再结合各项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的出台,2020 年 7 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自过去 12 个月以来首次由负转正,同比增长由6 月的-32%跳升至+23%。自此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强势增长便延续至今。
其中 2021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高达 350 万辆,同比增长高达 165%,远超 2021 年年初市场预期的 200-220 万辆。2022 年延续了强势的增长势头,1 月-6 月期间除了 4 月受疫情影响销量同比增速下滑至 45%,其余月份的同比增长率都保持在 100%以上,上半年累计销量达到近 200 万,同比增长 117%。 相比之下,国内整体汽车销量在经历过 2020 年疫情后至 2021 年初的短暂复苏后,依旧保持着整体销量的萎缩。2021 年国内整体销量仅同比增长 5%左右,2022 年 1 月至6 月的累计销量同比萎缩 7%。
此消彼长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渗透率大幅上升。从 2020 年7 月的不足 5%快速上升至当前的近 24%左右。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行业除了经历了去年以来持续的芯片、电池材料等成本上涨压力,还叠加了橡胶、钢铁、铝合金等金属价格不断上涨,再加上物流运输、库存成本等生产成本的增加,造成车企的成本压力巨大,最终传导至下游消费端的车辆价格上,3 月以来形成了业内普遍的涨价潮。
但反应到销售量上,今年 3 月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仍然保持强劲增长。2022 年3 月至 6 月,即使考虑进了受疫情严重影响的 4 月,这 4 个月的累计销量仍然实现了同比100% 左右的高速增长,反而实现了量价齐升。 由此可见,当下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迈过了补贴和政策驱动的阶段,逐步完善的基础设施加上较燃油车更加智能舒适且节能环保的驾乘体验,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和接受度正在进一步提升,行业已然进入了市场驱动的新阶段。3.2. “蔚小理”组成新势力头部格局在行业竞争格局方面,蔚来、小鹏和理想作为国内头部的造车新势力,在产品力、技术能力、品牌影响力等各方面都在业内有着重要地位。
三者之间互为竞争对手,但也存在着差异化竞争,其各自有着不同的市场定位、产品体系、销售服务体系等。在当前行业高速增长的“蓝海”背景下,三者都凭借自身竞争优势在行业内占据着一席之地。4. 蔚来定位高端,产品矩阵逐渐完善蔚来定位 30 万元以上的高端电动汽车品牌,10-30 万区间的主流大众市场后续将交由旗下正在筹备中的第二第三品牌来主打。
当前蔚来已经发布的全系车型主要分为轿车和 SUV。轿车产品线包括:旗舰轿车ET7 和电动轿跑 ET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