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没有高铁的情况下,春运时常出现车站中挤满了几万人的情况。自从2004年,我们开始真正发展高铁技术,先引进、再提升创新,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又延长了动车组的使用时间。
如今,智能高铁可以自动开车、自动运行,在未来,甚至可能实现高温超导磁浮技术…出品:格致论道讲坛以下内容为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副馆长周伟演讲实录:大家好,我是周伟,来自中国铁道博物馆。
中国铁道博物馆主要包括三大馆。上方是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这个展馆主要介绍中国铁路的历史。中间是东郊展馆,有100多台大型机车,非常壮观漂亮。
下面是八达岭的詹天佑纪念馆,主要介绍詹天佑的平生。
▲左:韶山1型电力机车右:司机室我之前是一个火车司机,驾驶的就是图片中的韶山1型电力机车。这是很早的一种机车,和高铁相比是比较落后的。但是,就是这个机车,开启了中国电力机车运输的新时代。
这是我驾驶的国外的8K机车,这比韶山1型电力机车先进很多。实际上,这个机车来到中国以后给我们很大的震撼。
相比我们当时驾驶的机车来说,这个车特别先进,外观也特别时尚,所以当时我们就感觉这个车是真不错。
有一次我们和法国技术工人交流,我说中国铁路和法国铁路差多少年?法国人伸出了8个手指头,80年。我们当时还不太认可,觉得不可能差那么多。实际上,欧洲几百年的工业革命造就了有一定厚度的工业发展。
相比之下我们的铁路是差了一点,这是正常的。但是,追上差距并且使中国铁路成为世界领先的行业,这就是中国铁路的使命。中国高铁的发展之路已完成:10% //////////在没有高铁的情况下乘火车是什么样的,可能我们或者我们的爸爸妈妈们都赶上过。当时到春运的时候,车站里挤满了人。
有的地方挤了几万人、几十万人,大家都等着回家,这种场景特别多。春运的车上面也全都是人,本来一辆车能坐100多人的,却要坐上300多人。凡是能站的地方都是人,有的时候为了解决没地站的问题,可能在座底下躺着人、在行李架上坐着人。那么怎么解决这种春运这样的难题?所以到2004年,我们就从国外引进高铁,开始真正发展高铁技术。
在这个时期之前,中国铁路也干了好多事。特别是大量地从国外引进一些技术,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1998年,在建的最长隧道——秦岭隧道贯通像这里,我为什么要展示这个秦岭隧道呢?这是我们头一次建一个长隧道,这个隧道有18公里长,当时很难建。最早的隧道是由钢钎、锤子凿出来的,就像左侧这张黑白照片,所有的隧道都是这么挖出来的。
那么秦岭隧道是如何挖的?当时是从国外引进了盾构机,用它来挖隧道。我们感觉这个东西特别好使,它的掘进速度很快,而且质量、效果也特别好。但是,这个盾构机还是有问题。
我们花了7亿从国外买了2台盾构机,它们不是新的设备,而是二手的。所以发生问题时只能请德国的专家维护,如何维护、时间进度、维护价格都由国外专家来定。国外专家在维修时,拿警戒线圈起来,所有中国人不得入内,谁也不能学这个技术。
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开启了技术研发。上图中就是通过盾构机修好后的十分平整的隧道。2008年我们研发出第一台盾构机,开启了中国盾构机时代。从此无论是大隧道还是小隧道我们国家都能做。
从此出现了“基建狂魔”这个名字,这代表了中国在铁路建设、桥梁建设发挥出来的能力,也表明中国的铁路建设发生了质的飞跃。▲左上:和谐号动车组CRH1右上:和谐号动车组CRH2左中:和谐号动车组CRH5右中:和谐号动车组CRH3下:和谐号动车组CRH380A到2004年,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然后消化、吸收、再创新,由此“和谐号”的动车组出现了。图片中这几种车型是我们从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几个国家引进的技术。
但是,我们引进技术并不是将它买进来,而是买进来几个原装车,所有的车在中国散装组装,开始自己生产。在2017年,我们推出了“复兴号”。所以,中国的动车组一个是“和谐号”,一个是“复兴号”。动车和高铁有什么区别?已完成:30% //////////最早有一个概念“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
以前的火车都是火车头,也叫机车或者电力机车。所有动力都在火车头上,车箱、车辆、车底都不带动力。那什么是动车组?假如一列车有8个车厢,它有4个车厢是带有动力的。
动车组是大家拉着手一起向前跑,一有力量,二跑得快。动车组里带动力的是动车,不带动力的是拖车,图上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