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殖列传|专访赛领资本杨平:中国AI有望弯道超车

核心提示【编者按】《史记·货殖列传》是最早专门记叙从事“货殖”活动的杰出人物的史书著作,司马迁阐释的经世济民的经济思想和商业智慧,被誉为“历史思想及于经济,是书盖为创举”。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世界经济结构、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在这场大变

【编者按】《史记·货殖列传》是最早专门记叙从事“货殖”活动的杰出人物的史书著作,司马迁阐释的经世济民的经济思想和商业智慧,被誉为“历史思想及于经济,是书盖为创举”。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世界经济结构、重构全球创新版图。

在这场大变局中,所有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企业家、创业者、打工人的故事,都值得被铭记。

即日起,我们推出《澎湃财经人物周刊·货殖列传》,讲述全球化时代大潮中的商界人物故事。他们为时代立传,我们为他们立传。疫情之下,跨境投资如何帮助中国企业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突围?在全球范围内搜集“优质项目”引进中国,分几步走?我国半导体、芯片等高科技行业如何破解“卡脖子”难题?目前国内外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前景如何?“碳中和”背景下,企业如何将绿色概念落地、引领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澎湃新闻记者日前专访了赛领资本管理有限公司CEO兼总裁杨平先生。

赛领资本是赛领国际投资基金的管理人,赛领国际投资基金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指导意见,在上海市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12年发起设立的境内首支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其设立和运作得到了央行的特殊政策支持,旨在为国内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并购提供商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投融资综合服务,以实现境外优质资源收购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家战略。

继2011年给予赛领“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的定位后,2017年8月央行进一步提升赛领的定位,将赛领基金纳入国务院总体方案批准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的单位,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规划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我们要引进企业和技术到中国来落地,投后管理的能力非常重要。这个能力体现在市场资源整合、品牌提升以及资本运作等各方面。

杨平表示,在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下,跨境投资既要协助海外优质项目在中国落地,又要帮助中国企业出海。

杨平介绍,赛领资本主要关注四大行业:第一是人工智能为重点的新技术;第二是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大健康领域,包括医疗设备,医药,生物科技等;第三是以半导体为核心的先进制造;第四是新消费。

企业是否具备“颠覆性的硬科技”、是否符合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逻辑,是赛领资本进行企业价值判断的重要维度。“我们严格按照价值投资的要求,关注企业的成长性,分析企业是否真正是‘有质量的成长’,是否是‘内生增长型’的企业。时间是一把最好的标尺,我们必须保证能够穿越完整经济周期的考验。

对于疫情带来的影响,杨平表示,看到严峻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疫情带来的机遇,比如消费领域,疫情加速了物联网、电子商务爆发式增长,特别是海外市场的电商化程度显著提升。另外,受制于目前疫情影响,很多行业比如旅游服务业都还处于低谷期。杨平说,这恰恰是投资布局较好的时机,因为现在一些企业的估值相对来讲比较低。

赛领资本管理有限公司CEO兼总裁杨平先生以下为专访实录:【“双循环”格局下的跨境投资】澎湃新闻:在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的大背景之下,赛领资本如何定义“优质项目”?杨平:“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是在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背景下诞生的。从2011年到2021年的十年,赛领资本配合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以人民币方式出境投资到海外项目中。在双循环的大背景下,我们要继续发扬 “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的品牌特色,发挥“跨境投资”优势。跨境投资有两层含义,“引进来、走出去”:要把投在海外的项目更好地落地到中国来,比如一些新技术、新制造、新消费;而投资境内企业是为了帮助这些企业走出去,与海外新的技术、品牌相结合。

这就是“双循环”的概念在跨境投资领域的体现。从行业的配置上讲,赛领关注四大行业:新技术、新消费、先进制造、大健康领域。赛领资本定义的优质项目有四个特点。第一,有很高的“护城河”,我们希望投一些比较有颠覆性的硬科技;第二,我们希望这些行业、企业能够在中国长期的宏观经济趋势中受益,比如说共享经济、消费升级、先进制造;第三,我们希望投资的目标企业在它所处的行业里是领先的,是第一梯队的领军企业;最后,因为我们是跨境投资,这决定了我们绝大多数的钱是要配置到海外的,但我们投到海外是为了更好地把企业引进中国,所以我们强调“全球机会,中国创造”,发挥我们基金LP以及股东的优势和能力,帮助所投企业在中国发展壮大。

澎湃新闻:“跨境投资”一直是赛领的特色和优势,赛领资本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挖掘值得投资的优质项目?杨平:通过10余年的积淀,我们在一些行业里积累起了优势、人脉、品牌,和各个股东、LP、被投企业建立了密切、长期的联系,通过将各方的优质资源进行嫁接与组合,从产业上下游去寻找投资标的,也有很多优质项目主动联系我们,希望能获得我们的投资。另外,这和我们基金的投资人结构有关。我们基金的投资人绝大多数是大型国有企业和央企。

实际上,他们也面临着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布局的问题。所以我们和LP之间能形成一种互动,共同打造投资生态圈,产生“1+1>2”的战略上的协同效应。最后,我认为时间是一把最好的标尺,赛领二期基金的存续期是“5+3+1+1”,我们必须保证能够穿越完整经济周期的考验。

所以,我们严格按照价值投资的要求,关注企业的成长性,分析企业是否真正是“有质量的成长”,是否是“内生增长型”的企业。对于一些长期缺乏净现金、或密集地依赖于外部融资、或是概念推高、估值非市场决定的企业,我们是持保留态度的。澎湃新闻:您提到了“协同效应”,一些国企、央企与赛领资本的海外布局能够形成良好互动,产生“1+1>2”的协同效应。能否分享一个您印象最深的成功案例?杨平:我们2013年投资了以色列自动驾驶公司Mobileye,这个项目是汽车智能驾驶领域的头部企业。

从财务投资人的角度看,这个投资是很成功的:第一,赛道正确,有前沿性、前瞻性。8年前,大家还觉得自动驾驶是科幻小说里的场景,赛领就投资了自动驾驶项目;第二,投资回报丰厚,赛领投资Mobileye之后不到12个月,公司就申请在美国上市,上市当天股价上涨超过50%,是赛领当初投资时估值的4倍;第三,这家企业发展潜力巨大,技术水平和商业化不断快速发展。从公司2014年上市到2017年被英特尔收购,估值又继续上涨了近3倍。

从基金角度来讲这是二级市场联动的典范。从LP的角度讲,他们的眼光会更长远。比如我们的LP之一上汽集团,他们考虑的是把现有的资源往新能源汽车转型。在智能驾驶领域,上汽的视野是不一样的,更多是从产业的角度去考虑。

在投资Mobileye时,上汽就非常积极地参与了项目尽调,派技术专家和我们一起前往以色列学习技术,完成技术尽调。在我们投了Mobileye以后,Mobileye与上汽进行了具体项目层面上的合作。上汽集团是国内首家与Mobileye合作的车企,自2016年以来就已经推出了多款Mobileye芯片的整车产品。

2020年年初,上汽集团进一步与Mobileye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拓展并深化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的合。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