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2日,由山东省企业文化学会济宁理事会、曲阜东方儒商文化院主办的儒商大讲堂在山东曲阜市举行。主办方隆重邀请了著名经济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陈湛匀博士生导师出席本次活动。
陈湛匀教授为大家发表了“体系是行为驱动,文化是心智驱动”主题演讲,其观点新颖、很接地气,台上诙谐生趣、台下掌声如雷,陈湛匀教授在会上强调“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文化管心、机制管身、系统管企业”的观点,得到了现场领导、专家、会长、企业家、高管等人员的高度认可。
本次活动的参会者有来自于济南、青岛、烟台、潍坊、日照、枣庄、济宁、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天津等地区的人员,除了主会场数百人参会以外,还有些是通过视频参会。一天下来,陈湛匀教授为大家演讲了丰富的内容,比如如何用十二大系统管企业来提质增效。还有如何设计短期的薪酬机制分钱、中期的员工晋升机制分权、长期的合伙人机制分股,以及PK设计,让员工拼命干等等。
最后,陈湛匀教授还对近期的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并解析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理论即三元悖论。
限于篇幅,本文集中阐述陈湛匀教授对体系与文化的内容思路,主要是如何用客户视角构建管理体系,即制度管人流程管事,以及如何用企业文化驱动员工心智,即文化是管理的顶点。下面是陈湛匀教授的观点实录。第一部分 如何用客户视角构建管理体系陈湛匀教授首先谈到如何定义企业管理。
我们会发现有的企业制定了条条框框的制度与规范的流程来管理企业内部的生产运作。但一段时候后,企业的业绩目标却始终做不上去。
其实,企业只站在内部视角去管人、管事,是针对企业内部员工权责利的落地,这部分员工很难跳出本部门或者更高层次去审视业务,是典型的从内而外的思维方式。
换个角度来看,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还要对业务进行梳理,即从外部客户的角度上的业务与内部管理间找出二者的关联性。德鲁克曾经说:任何一个组织的目的和价值,不能在内部发现,只能存在于企业的外部。所以,我们可以用逆向的思维,通过外部客户为中心,抓准他们的需求卖点来创造企业效益,以此来打通横向管理与纵向管理遇到的问题。
就是从纵向管理来看企业,从设计、开发,到采购、制造,再到物流到达客户手里的整条业务管理体系,从外部客户的视觉倒逼过来,找出快速满足客户提升企业业绩目标的核心点,围绕这些核心点,在横向管理中,找到内部不同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让这部分管控业务的人做好调研、讨论,并明确好时间、计划,来慢慢消除、解决掉这些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来看,企业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制度管人、流程管事。企业通过组建人才,发挥人才的能力去做事,企业平衡好二者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下去。企业管理的目的在于实现“三管六理”,三管是管理好企业以实现经营目标的“过程、效率与结果”。
做好三管可以管控好业务的事前、事中、事后是否出现纰漏、是否有可以改善的地方,以此来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六理是理顺公司的战略、文化、制度、流程、业务、风险。做好六理可以明晰企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在不断完善企业产、供、销、财务、人事等环节的不足。企业管理做好精细化的“三管六理”,才能更好地降低内耗、提质增效,以及更好地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
下面将用飞机航线、航程等来拟化为企业的制度、流程。陈湛匀教授首先用空中管制基于安全性和经济性考虑的飞机航线,比拟成企业如何用制度管人。空中有禁飞区、限飞区、军事活动区等区域,飞机航线都是经过严密的计算测出来,飞机不能随意中途改变航线,不然容易造成空中撞击等事故。接下来引出一则故事,来说明制度的神圣性。
哈佛大学有一名学生因火灾前带走了一本不许带出馆的珍藏书籍,后来还回去,然而却被学校开除了。哈佛大学校规的“法理第一,规则高于一切”的神圣性,如同企业的管理铁律之一是制度高于一切。一是企业要正视制度的权威,淡化个人的权力,不能用人情道德来宽恕员工的错误,这样反而会造成管理更加困难。
二是要响应制度的时效性,比如奖罚制度,奖要舍得,让员工心花怒放,罚要狠心,让员工心惊胆颤,制度不是虚摆,不然会影响到后续的执行力。对于如何站在用户的角度上做好企业制度,带来以下的见解。①企业制定制度时,要坚持“三不”原则。
一不“拿来主义”原则。其他企业行之有效的制度,引入到自身企业当中,有可能会水土不服,企业要想办法让制度真正融到到自身企业当中,让制度适应企业。二不“繁文缛节”原则。有的企业跨部门执行制度时,就有一系列条款、规定、程序,过于繁杂,反而拉低运营效率。
三不“正确废话”原则。企业制度中,像一些“正确的废话”就需要剔除掉,反之则是后续讲到的企业流程要加强,反过来促动制度的良性执行。②制定好制度好,企业要考虑如何活化这些制度,要坚持“三做”原则。
做法1:按照“客户视角”看待制度。企业制度是为了提高效率,而不是平白无故地耗费成本,以及引起客户不满。做法2:按照“剔除累赘”优化制度。英国逻辑学家奥卡姆认为对于“共相”、“本质”等争论,应从确切存在的事物中入手,避虚就实、避繁逐简,那些复杂又无用的累赘,应果断地“剃除”。
这部分言论称之为奥卡姆剃刀定律。换到企业管理来说,企业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住核心事项,尽可能地简单化处理,不要人为地搬出制度使之复杂化,大道至简,快速帮助客户妥善解决问题才是根本。做法3:按照“民主程序”执行制度。
制定合法合理的企业制度,在公司中无限扩大,并及时自上而下地公示,制度不是简单的某某文件的公示做表面文章,还要启用民主程序来执行。③活化好制度之后,还要通过“三查”步骤,来挖掘出制度的执行关键:一是查到重大且经常发生的事项。因为制度有滞后性,需要搭配流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