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政策早知道2022.10.21青海:发放失业保险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1.91亿元截至2022年9月底,青海省累计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1.91亿元,惠及参保企业1.61万户,稳定职工38.2万人,切实发挥了失业保险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援企稳岗、助企纾困的重要作用,及时注入“真金白银”帮助企业和职工渡过暂时性难关,从源头上稳定就业岗位。青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顶格确定政策补助范围和补助标准,将失业保险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受益范围顶格确定到出现中高风险地区市州的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和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以及未出现中高风险地区的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5个行业企业。
按每名参加失业保险并足额缴费职工500元的标准,顶格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行“免申即享”“数据比对+资金批量直发”的经办模式,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照参加失业保险并足额缴费的人数,将补助资金直接发放到企业账户,由企业找政策变为政策、资金、服务找企业,全程实现“免申请、零跑腿”。同时,企业在无需提供培训计划、培训合格证书、职工花名册以及生产经营证明的情况下,即可享受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帮助企业稳定职工工作岗位。辽宁:13.7亿元稳岗返还资金直达市场主体2022年前9个月,辽宁省人社部门全力落实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动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提速增效,已累计为14.1万户参保单位拨付稳岗返还资金13.7亿元,稳定就业岗位289万个,符合“免申即享”条件参保单位已全面完成拨付工作。
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是预防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对企业返还一定比例的失业保险费,激励其承担稳定就业岗位的社会责任。
受益企业普遍将稳岗返还资金用于缴纳社保、开展转岗培训、发放生活补助等,对冲用工成本,缓解经营压力,稳定员工队伍。2022年以来,辽宁省进一步调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政策门槛更低,放宽企业享受政策的裁员率控制标准,对小微企业给予倾斜支持,30人以下的参保单位,按照年度减员不超过单位参保人数的20%把握;政策范围更宽,扩大稳岗返还覆盖面,将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经济组织纳入政策范围;政策红利更大,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倾斜支持,大型企业按照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返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由去年的60%提高到90%;经办服务更优,全面实施“免申即享”经办新模式强化数字赋能,通过政府部门间数据共享比对,精准确定政策享受对象,直接将返还资金打到企业的对公账户或税务征缴账户,真正实现“一次不用跑”。对符合“免申即享”条件却未能成功拨付返还资金的参保单位,各级人社部门主动联系,及时更新完善企业登记信息,做到应返尽返、应发尽发。
2022年年底前,全省各级人社部门将持续开展稳岗返还自主申报受理工作,其他符合申领条件但不享受“免申即享”的参保单位,可参考当地经办部门提供的信息,补充相关材料进行自主申领。预计年底前还将拨付稳岗返还资金1.8亿元,惠及企业1300余户。
山东:印发通知加强人才工作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服务数字经济质效,激发数字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大数据局印发《加强人才工作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数字领域人才的引进培育、评价激励、服务保障提供“全链条”政策支持,全力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助力产业转型,引导青年人才高质量就业。积极培育“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等典型数字职业,加大“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等数字经济新职业岗位的开发力度。鼓励将数字技能类职业纳入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范围。
深入实施“青年人才创业齐鲁计划”,助力数字领域青年人才实现高质量就业。紧盯产业急需,广开渠道引进各类数字人才。动态发布数字人才需求清单,建立健全数字人才常态化招引。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开设“特岗特聘”引才绿色通道,用好“海洽会”“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海聚山东”等引才活动平台,发挥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等“以赛引才”作用。
设立“山东博士后科学基金”,扩大“省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规模,精准引进优秀青年数字人才。服务产业发展,多措并举培育数字人才。实施新一轮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开展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支持有关单位举办数字技能大赛,优先纳入省级职业技能竞赛。
鼓励支持技工院校开设数字技能专业,适当扩大相关专业办学规模,联合开设数字技能“订单班”“冠名班”。聚焦产业创新,持续激发数字人才创造活力。加大数字领域新职业职称专业设置力度,动态调整职称评价标准。支持数字领域企业自主确定数字技能类评价职业范围,鼓励相关产业链链主企业建立总数据师制度,引导设立特级技师、首席技师。
支持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自主确定高层次人才薪酬激励范围,优先支持数字人才。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向紧缺急需的高层次和数字经济核心关键科技人才倾斜。依托产业引领,全力打造一流人才发展生态。
积极培育数字经济专业人才组织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支持各市开展数字经济人才市场、数字经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试点。发挥省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作用,提升数字化服务高层次人才能力。支持数字领域人才申报表彰奖励项目。
2022年以来,山东省已引进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产业领域专业人才超过2.5万人。陕西:拓宽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受益范围陕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财政厅日前联合印发《关于拓宽失业保险助企扩岗政策受益范围的通知》,拓宽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受益范围至2022年12月31日。《通知》明确,由企业招用2022年度普通高校毕业生拓宽至离校两年内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和2022年登记失业的16-24岁青年。离校两年内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是指2020年7月份后、2021年7月份后教育部门移交的实名制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数据信息中的人员;登记失业的16-24岁青年,是指2022年失业登记后至今仍处于未就业状态,其身份以各市就业部门所掌握的失业登记数据确认。
《通知》规定,各市按月比对参保信息,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主动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补助标准、资格条件、审核流程、发放时限等参照《关于加快落实失业保险扩岗补助政策有关工作的通知》执行。同时,规定一次性扩岗补助可采取“免申即享”与“自主申请”相结合实施。“免申即享”的企业无需申请,由失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数据比对核验申领条件,将相关信息推送企业,经企业确认无误后,一次性发放补助资金;招用登记失业青年的企业、依法参保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及劳务派遣公司等企业,申请一次性扩岗补助时,需提供高校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与申请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符合条件人员花名册、派遣协议,派遣企业与用工企业就一次性扩岗补助资金分配达成的协议等资料,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在收到企业申请后30日内向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
《通知》要求,各级人社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尽快实现政策落地见效,不得提高政策享受门槛,不得擅自设置启动条件,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应。要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多渠道扩大政策知晓度。要强化基金监管,落实“四防”措施,切实维护基金安全。河北唐山:出政策挖岗位帮扶青年就业2022年以来,河北省唐山市把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重要工作,出政策、挖岗位、送帮扶,多管齐下精心护航高校毕业生求职路。
1-8月,全市共征集高校毕业生信息14.6万个,开发就业岗位14.1万个,累计共有8.67万名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约。印发《关于实施2022年高校毕业生引进增长计划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二十二条政策措施》,创新推出租房补贴、企业培养补助、融资贷款贴息等一揽子“高含金量”政策,让来唐扎根的青年感受到最大诚意。同时,着力实施“市+县+企业”模式,编制政府主导、非政府主导两个高校毕业生招录计划实施方案,通过优化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管理、保障社会公共服务岗位需求等,持续加大招引规模,开发岗位2.4万余个,比去年增加约8000个;鼓励央企、国企带头挖掘更多岗位资源,开发就业岗位14万余个。
成立“人才政策宣传暨高校毕业生引进工作专班”。抽调组建督导组、高校毕业生信息征集组,下沉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