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未来网“中国教育的今天,就是中国经济的明天。”曾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的钱颖一教授如此解释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021年,我国GDP收入达114万亿,教育部收入预算接近5万亿元。
与此同时,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目前,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约为2亿8千万。面对近3亿的未成年人,教育行业需求庞大。其中,婴幼儿托育将有2000亿的市场规模,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有6045亿的市场规模;据多鲸教育研究院2022年1月发布的《2022中国职业教育行业报告》预测,2022年,我国职业教育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
面对如此大的市场需求,2022年有哪些教育行业的风口和趋势呢?孩子是家庭的投资重点2022年1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其中提到,人口总量方面虽有所增长,但中国人口净增长只有48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仅0.34‰,低于日本。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国家统计局如今,很多年轻人不敢生育孩子,一方面是经济压力增大,另一方面是没有合适的托育服务。目前,托育市场有2000亿的市场需求,还属于蓝海市场。
“临近春节,家里请的阿姨要回老家过年,我又开始发愁找谁带娃!”北京严女士最盼的是单位有个托儿所,可以工作带娃两不误,既省心又省钱!此前,北京市“两会”释放的“将积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出台政策支持幼儿园招收2至3岁幼儿的消息,让很多与严女士一样的职场妈妈开心不已。长期以来,托育问题一直困扰着职场父母,没时间带娃甚至成为很多职场父母对生二孩、三孩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
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杨文庄曾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目前,我国约有4200万0-3岁的婴幼儿,其中1/3有较强烈的托育服务需求,托育供给和需求的缺口还很大。
与此同时,截至2021年6月底,还有1万多家机构正在积极申请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托育机构备案。此前,“幼有所育”被当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要,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和国民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人们更期待“幼有善育”。经济发展和教育质量相互促进。
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下,中国经济逆势增长,GDP达114万亿,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达65.4%,社会领域投资比上年增长10.7%,其中,教育投资增长11.7%。对于教育领域而言,这意味着什么?它会如何推动教育产业发展?教育产业将迎来哪些机会?图片来源上海市长宁区一处普惠性托育点托育风口再起“幼有所育”上升为“幼有善育”“拿起工作放不下你,放下工作养不活你”道出了很多年轻父母的无奈。生了二孩没人帮忙带,送进托育机构费用又太高,令很多职场人止步于“生一个就够了”。中国人口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解决好托育问题,就是抓住了影响年轻人生育意愿的“牛鼻子”。
2021年7月,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易飞把一岁三个月大的二宝送进了家附近的一家托育机构,恢复了职场人身份。不过,每月6000元的托育费不仅令她有点吃不消,也让同事感慨还不如自己辞职带娃。2021年10月,家住在江苏昆山的曹女士把两岁多的双胞胎女儿送到当地的普惠托育机构,该机构有国家政策的补贴,价格也实现了普惠,每人每月仅缴费1500元。当地托育园的园长刘文兰说:“很多家长来询问,给我们留资料的将近70名,我们最后只筛选出了20名小朋友。
”“如果这种普惠托育园能在全国更多的地方普及,愿意生三孩的估计会多不少。”易飞羡慕地说。未来网记者了解到,目前,不少地方普惠园区托位的需求远大于供给。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曾表示:“到2025年,整个托位数要达到600万个,现在大概是200万个,缺口有400万个。
”图片源自中投产业研究院2019年10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健委关于印发《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2020年,中央下发10亿元托育普惠专项补贴,成功拉动10万个托位供需,主要支持综合性托育服务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对此,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丛中笑向未来网记者表示,政府的目是纾困,解决年轻父母生育后没人帮忙带孩子的后顾之忧,鼓励落实三孩政策。“十四五”规划纲要对解决育儿的痛点和难点问题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量化托育的发展空间和规模,即到2025年,由千人1.8提升到千人4.5托位;支持150个城市利用社会力量发展综合托育服务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新增示范性普惠托位50万个以上。
需求增加与供给不足的矛盾让托育行业被推上了风口。不仅新注册机构量大增,一些原本与托育赛道没有交集的企业开始布局托育行业。例如,2020年科大讯飞成立子公司——安徽飞飞婴幼儿托育服务有限公司,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托育服务。
企查查统计显示,2019年,全国托育相关的企业注册数量为3783家,而到了2020年,这一数据“井喷”式增长,超过13000家。与此同时,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也纷纷布局托育赛道。新东方、好未来等教培机构巨头进军托育市场。新东方曾投资社区日托早教品牌多乐小熊;好未来成立彼芯托育服务有限公司,拓展业务边界。
而且,融资方面的好消息也不断。广证恒生证券研报显示,2019年早教托育领域,线下机构完成投融资15起,累计融资4.5亿元。包括积木宝贝、MoreCare茂楷、小马快跑等14家机构。
2020年,主营0-3岁婴幼智慧托育的“佳诺教育”获得Pre-A轮融资;连锁托育园品牌“好姑姑”拿到了来自卓越集团1亿元的战略融资。2021年,还曝出了行业单次披露最大融资金额纪录。早幼教产业链综合教育集团“运动宝贝Gymbaby Group”旗下婴幼托育机构“MOMYHOME 睦米日托”宣布完成A轮亿级人民币融资。资本的进入让这一赛道渐趋火热。
2021年,全国托育相关企业注册量超过15924家。如今,全国共有关键词为“托育”的现存企业四万多家。图为人民网官网截图2020年,妙树托育中心获批北京市托育服务第一张营业执照。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托育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