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

核心提示在传统的自动化生产工厂中,对于操作人员来说,操作复杂、安全隐患多;而对于管理者,难以监管,管理效率低。自动化亟需向智能化转变。且目前工厂的监控方式不够直观,这使得工业管理系统急需一种可视化效果更好、操作更轻松的全新监管视角。 制造

在传统的自动化生产工厂中,对于操作人员来说,操作复杂、安全隐患多;而对于管理者,难以监管,管理效率低。自动化亟需向智能化转变。

且目前工厂的监控方式不够直观,这使得工业管理系统急需一种可视化效果更好、操作更轻松的全新监管视角。

制造业的工厂犹如独立生态系统,其可透过工业物联网平台将其整合。透过远端监控与操作模式虽能解决地缘问题,但语音辨识与助理功能则能实时指导员工按部就班处理当前难题,无需透过第三方技术指导。AI应用格局从制造业中逐间展开,透过生产与流程自动化、云端运算与服务,将数据收集、处理、学习与训练、分析,不断优化制造商内部资源配置,例如工业系统以进行跨部门整合,则利于衍生设计、市场采纳与供应链相关应用程序和平台开发。

故AI于制造业应用区为:可预测性质量与产量故AI于制造业应用区为:可预测性质量与产量预测性维护人机协作衍生设计市场采纳与供应链2018年有48%的物联网项目在使用或计划使用数字孪生技术,而预测2020年到2022年将会有超过85%的大型制造商会至少推出一项数字孪生用例,而这其中47%的项目会嵌入虚拟现实技术,与目前相比,有关VR+数字孪生的应用解决方案将在2022年增加三倍。

VR与数字孪生的技术融合,日趋成为工业4.0的研究热点,紧追未来时代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尚处于“工业2.0”的后期阶段,“工业3.0”还有待进一步普及,“工业4.0”正在尝试尽可能做一些示范,制造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正在逐步布局,较世界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中国政府在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2025年前,中国将推进智能制造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中国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在我国制造行业逐渐呈现出稳定发展趋势的同时,智能制造成为了驱动我国制造行业的主要动力之一。智慧工厂利用物联网的技术和设备监控技术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清楚掌握产销流程、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上人工的干预、即时正确地采集生产线数据,以及合理的生产计划编排与生产进度。

并加上绿色智能的手段和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于一体,构建一个高效节能的、绿色环保的、环境舒适的人性化工厂。

是IBM"智慧地球"理念在制造业的实际应用的结果。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