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立木信息咨询发布的《中国尼龙56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报告》显示:尼龙56是由来源于赖氨酸脱羧产物戊二胺和石油基己二酸聚合而成,戊二胺与己二胺为同系物,以淀粉为原料,采用生物法合成的戊二胺可以代替己二胺用来合成生物基锦纶。此方法排放温室气体更少,石油资源更节约。
尼龙56具有高强、耐磨、阻燃、吸湿、回弹性好等特点,可广泛运用于纺织服饰、地毯、工业丝等领域;此外,其高强度、高耐热性、尺寸稳定性好等优异性能,使其可在工程塑料领域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结构件等。
目前国际市场生物法尼龙56进展缓慢,2013年日本味之素与东丽公司合作研发并未进入商业化阶段。当前全球范围内尼龙56商业化发展集中在中国地区,2021-2022年,我国进入生物法尼龙56的集中爆发期凯赛生物乌苏基地10万吨/年生物尼龙项目逐步量产。2018年中国尼龙56产量56.0吨,2019年中国尼龙56产量7259.0吨,2020年中国尼龙56产量8430.0吨,2021年中国尼龙56产量16837.1吨。
尼龙56作为一种新型通用型聚酰胺材料,进入市场时间相对较短,下游市场对于该材料的性能深入理解和熟练使用需要过程,相较于PA66较为完善的应用标准,PA56相关标准仍在进一步推广完善过程中。
尼龙56的批量、大规模、低成本、工业化生产仍是一个需要攻克的难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相关企业和科研单位共同合作研发创新以优化生产工艺,调整产业结构,完善生产链以促进尼龙56的发展,提高尼龙56的竞争力。尼龙56本身便具有阻燃性,但若能在将氮系或磷系阻燃剂加入尼龙56中,并通过机械共混的方法进行制备。
使其具备高阻燃性、低毒性、环保低污染等特点,将能提高其在电子器材和耐高温纤维制品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