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自媒体平台不断崛起壮大,“网红经济”“种草效益”火爆,这过程中也催生了“黑公关”这一产业,他们凭借匿名的“假面”,毫无顾忌地把一个小问题放大,甚至是捏造、策划一个无中生有的事件,并在很短时间内把上述问题、事件炒作成热点,煽动起网民焦虑情绪,形成对企业的重大损害。不仅扰乱了网络舆论环境,还大大影响了市场秩序。
据了解,“黑公关”一般都是有组织、有团队、有策划的,他们基本不打无准备之战。
有些水平很高的“黑公关”策划团队,更是紧紧扣住了大众爱国、仇富、焦虑、多疑等情绪,不断策划选题,在舆论场带节奏。再加上“黑公关”隐蔽性强和数量庞大的特点,品牌方想要维权难度就变得很大了。近期,由中央网信办所属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新华网、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撰写的《网络谣言等网上失德问题及其风险治理研究》正式公布,其中对各大品牌遭受的网暴行为进行了相关数据统计。
以阿道夫为例,仅从2021年5月计算,对阿道夫实施网络造谣的侵权公证博主就有58个,涉及MCN机构23个。
为此,中央网信办结合每年开展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将网络暴力、网络水军、网络黑公关作为“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当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集中力量来整治这方面的问题,形成了有力震慑。为了保护品牌不受网络谣言伤害,各大企业也纷纷予以强硬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