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并购交易800多次,中国企业对美并购终极目的是什么

核心提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全球各个经济体之间联系日益密切,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大型企业纷纷进行海外探索,采用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的方式进入他国市场,以寻求经营国际化和市场全球化。美国作为当前世界最发达的经济体,引领全球科技创新,同时作为中国最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全球各个经济体之间联系日益密切,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大型企业纷纷进行海外探索,采用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的方式进入他国市场,以寻求经营国际化和市场全球化。美国作为当前世界最发达的经济体,引领全球科技创新,同时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之一,自然成为了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第一站”。

本文将从四个角度来阐述目前我国企业对美并购的现状。

行业分布视角对中国企业赴美并购行业分布特征的分析以汤姆森全球并购数据库所披露的样本为基础,涵盖了1986年至2020年间的835个中国企业对美并购交易案例,具体的行业分类及交易成功率如下表所示。对所公开披露的并购案例进行整理,我国企业对美并购涉及的行业可分为以下12种:消费产品和服务、能源及公共事业、金融业、医疗健康、高科技企业、工业制造业、材料化学、传媒、房地产、零售业、消费必须品和通讯技术。从标的公司行业属性来看,中企对美并购集中在高科技型企业,总共披露了180次并购交易,占并购交易总数的21.6%;其次是制造业,公开披露了117次并购,占并购交易总数的14%;医疗健康产业位居第三,公开披露了105次并购,占并购交易总数的12.6%。

接下来依次是金融业、能源及公共事业、消费产品和服务业、传媒业、材料化学消费必须品、零售业、通信产业。

如交易成功率1,中企对美并购交易成功率最低的行业为通信技术行业,交易的成功率仅为67.5%,其次是高科技、材料、能源、零售等行业,交易成功率均低于80%,表现较好的行业有消费品、医疗健康等行业,交易成功率均高于90%。从并购方企业行业属性来看,来自金融行业的中国企业在美跨境并购频数最多,占到了并购总数的29.8%,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基金和投资公司“抱团”海外并购成为了主流趋势。据腾讯科技发布的企业战略信息,腾讯集团2016年斥资86亿美元收购手游开发商Supercell公司中便是采取的联合财团并购的策略,现金收购,规避溢价的风险;高科技型企业和工业制造业位居第三和第四,分别占到了并购总数的16.5%和13.5%。

其他行业属性的收购依次占比为:消费产品和服务业、能源及公共事业、医疗健康、材料化学、文娱产业零售和消费必需品、房地产业、通信技术。如交易成功率2,并购交易成功率较低的行业有通信技术,交易的成功率仅为66.7%,其次是能源、高科技、房地产、材料、传媒等行业,交易的成功率均低于80%,而表现较好的行业与交易成功率1保持一致,为消费品和医疗健康,成功率均高于90%。

综合来看,中国企业在美并购集中于高科技、医疗健康、工业制造和能源等行业,除医疗健康外,其余行业的跨境并购交易成功率仍然较低。

时间分布视角中企对美并购的第一阶段集中于对工业制造业和材料化学行业进行并购;第二阶段,集中于对金融、高科技、能源等产业的企业进行并购;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集中于并购高科技企业和医疗健康产业。下图显示了中国企业对美并购四个发展阶段上的行业分布情况。中国企业对美并购的行业变化与国内需求变化是保持一致的。

在改革开放初,国内的生产水平有限,迫切需要的是提高工业制造能力,因而赴美并购的企业集中于工业制造业企业;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效果日益明显,企业对外资政策的理解愈发成熟,更多的民营企业也纷纷加入赴美并购的行列,并购所涉及的行业从原来单一的以制造业为主向多行业、多领域的并购拓展;到了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并购的标的产业属性则更为丰富,且交易数量较之前两个阶段有了较大提升;但美国单方面对于中国资本的限制,导致第四阶段的交易数量较于第三阶段下降明显。在增长受制阶段,TMT行业成为了中企在美并购热度最高的行业。据《2017易界胡润中国跨境并购百强》和《2021胡润中国企业出海跨境并购50强》,中国企业在美并购上榜18位,其中7个项目涉及TMT行业,共计金额459.7亿元,如腾讯音乐斥资210亿元收购环球音乐、今日头条斥资65亿元收购Musical.ly、阿里巴巴斥资65亿元收购Lazada等,可见TMT行业已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在美并购最热衷的板块。其次,热度最高的行业是医疗健康行业,上述两个榜单中,涉及医疗健康行业的项目有6例,涉及金额230.8亿元。

尤其是新冠疫情爆发后,医疗健康板块是中企赴美并购最青睐的行业,如哈尔滨药业集团斥资53.1亿元收购健安喜控股、贝森资本斥资31.1亿元收购徐诺药业等。涉及TMT行业与医疗健康行业的并购,整体成功率高于高科技行业,加之美国企业在这两个行业具备知识产权和技术优势,因此在中美经济新形势下,依旧受到中国企业的偏爱。区域分布视角对并购标的企业所在区域进行细分,中企赴美并购标的企业所在州排在前十位的州分别为加利福利亚州、纽约州、得克萨斯州、特拉华州、弗罗里达州、马萨诸塞州、内达华州、密歇根州、新泽西州和伊利诺伊州,具体的申购数量和交易成功率如图。2006-2020年间,中企对美并购最集中的州为加利福利亚州,申请的数量达到了332例,占到了并购交易总数的49.6%;并购交易最少的州为伊利诺伊州,占总并购交易总数的3.6%。

从并购交易的成功率来看,并购交易成功率最高的州为弗罗里达州,交易顺利交接概率高达88.2%,交易成功率最低州为德克萨斯州,成功率仅为66.1%。加州之所以会成为中国企业在美并购最热衷的区域,与其独特的产业集群和市场需求相关。一方面,加州拥有美国最大的州级市场,是美国经济体量最大的州,中国的制造业通过在加州并购当地企业便于开拓市场,降低中间成本;同时,加州拥有全球领先的服务业产业链,产业链的上下游均比较完善,通过对服务业企业的并购可以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更好地适应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需求;其次,加州作为美国的高科技产业集群中心,全美100强科技研发公司中,有39%的企业研发中心坐落于加州,也解释了为何硅谷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占美国科技产品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这对于我国民营企业,尤其是高尖技术研发制造型企业的吸引力是巨大的,通过并购获得核心技术,规避行业龙头企业的技术垄断,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动机分布视角中国企业在美并购的动机与欧盟、日本等国跨国公司在美并购的动因不尽相同。欧盟和日本的跨国公司在品牌、技术上大多具备产业垄断优势,在美并购可助推他们进军美国市场,提高市场控制以及全球化经营。对比欧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我国大多数跨国企业仍存在规模、国际化程度、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弱势。

Madhok&Keyhani提出中国企业将跨国并购当作跳板,并购发达国家企业及核心资产,以弥补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后发劣势。根据跳板理论,我国企业根据各自企业发展的需求,走出国门,通过并购海外企业来获得核心技术、管理经验、市场份额,增强核心竞争力。根据并购动机的不同,我国企业对美并购的动机主要可分为以下4种:扩大市场份额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逐步深入,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步伐明显加快。

国内市场逐渐饱和,部分制造业企业将目光放向了海外市场,通过海外经营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海外贸易在繁荣发展的同时,却也面临着部分国家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阻挠,降低我国企业产品定价的优势。基于此,部分企业通过在境外并购相应的供应商和销售商来降低中间成本,获得价格优势。美国作为二战后经济总量最大的发达国家,国内消费需求旺盛、市场广阔,加之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之一,自然也便成为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首选之地,进而扩大对美出口。

寻求稀缺资源稀缺资源和能源资源的的紧缺制约着我国部分能源制造业企业的发展。能源资源受地理条件影响较大,在全球的地区分布差异很大。以氦气资源为代表的一些国内稀缺且紧要的石油化工资源为美国企业所把控。

目前市场上的氦气资源主要从天然气井中提取,在提取技术和氦气含量上,美国的占据绝对优势。也因此美国一直作为中国氦气进口量最大的国家。我国的一些能源企业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和精确的并购计划对美国的一些能源企业实现了并购。据国家能源局消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所属中国海油石油有限公司于2010-2011年间收购了美国切萨皮克能源公司多处页岩油气田项目。

寻求前沿技术和品牌效应迈入21世纪,“数字化颠覆”充斥着各行各业,技术变革推动着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如何在高度颠覆的科技生态系统中寻求自身的定位是中国企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难题之一。美国作为当前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国际竞争中最前沿的技术和完备的企业管理经验,品牌、技术、管理经验均是我国跨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所必须的的核心竞争力。

并购美国的本土企业,借助美国的子公司,有利于规避技术贸易壁垒,引进先进的技术以及避免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限制,有利于推动国内企业的技术变革,提升技术研发能力,打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跨国企业。为了获取知识资产和技术的并购在近年来较为频繁,如万达集团于2016年斥资约35亿美元收购美国传奇影业公司,成为当时最大的海外文娱产业并购项目,此次并购完善了万达集团的全球文娱产业布局。寻求高尖技术。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