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化妆品行业得到发展。近年来我国化妆品行业涨幅明显,进入化妆品行业的“黄金时期”。目前消费者对化妆品需求较大,且销售渠道多样,销售策略转变快,市场适应性强,化妆品行业稳健增长的态势不会改变。化妆品标准化的建立能够较好的适应化妆品市场,保障消费者安全的同时推动化妆品产业健康发展。
本文立足化妆品发展大背景,梳理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通过构建体系框架,提出发展建议,推动我国化妆品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标准化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1 化妆品标准化发展现状
1
.1国外化妆品标准情况
国际标准化组织为规范全球化妆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在1998年设立ISO/TC217来负责化妆品国际标准的制定。该技术委员会下设5个分技术委员会分别负责统筹咨询、微生物标准和限度、分析方法,术语、防晒测试方法这五个领域,共制定了47项化妆品国际标准。目前,ISO化妆品国际标准分类,以试验标准为主,规范了对化妆品行业的检验检测方法。其中不少的指南标准也对化妆品微生物等方面作了标准化的引导。目前暂缺一套完善的化妆品标准体系,将这些零散的国际标准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欧洲标准委员会为引导欧洲范围内化妆品行业市场的发展,设立CEN/TC392负责制定化妆品领域的相关标准。
该技术委员会下设三个技术委员会分别负责分析方法、微生物方法、功效三个方面,虽然这三个方面可以涵盖大部分化妆品标准内容,但是相比ISO/TC217的组织结构还有待完善。CEN/TC392共制定了21项区域标准,目前现行11项标准。欧洲标准委员会在化妆品标准中着重于微生物方面,如微生物检测等。这11项标准中6项为试验标准,但是相比于国际标准,欧洲区域标准种类相对单一。
列举部分国家的化妆品标准数量,西班牙为化妆品市场的成立了技术委员会CTN84,并下设两个分技术委员会分别负责精油和化妆品的标准。负责化妆品的分技术委员会细分为12个工作组,相较于ISO和其他的一些国家,西班牙的化妆品技术委员对于化妆品行业的标准责任划分的更为细致,结构更为完善。它的282项现行化妆品标准主要以化妆品原料的产品标准和相关物质的检验检测为主,缺少一些化妆品生产、研发、卫生标准。
1.2我国化妆品标准情况
我国在2000年组建了第一届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技术委员会,并下设两个分技术委员会,TC257/SC1负责香精香料领域的国家标准、TC257/SC2负责化妆品领域的国家标准。目前我国现行化妆品国家标准为166项,行业标准153项。对319项标准发布时间分析可见,从2010年开始,化妆品市场标准化才逐渐引起国家和行业的重视。国家和行业自2010年开始通过制定大量标准来规范化妆品市场的发展,但是根据对这319项现行标准的分类统计,33项标准发布于2010年前,186项标准发布于2010年-2015年间,100项标准发布于2015年之后,可以看出2010年之后开始逐渐重视并利用标准规范引导化妆品市场。
总体上我国在化妆品领域的标准以产品和过程标准主导,但是从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这两个角度去分类,发现166项国际标准中产品标准仅为37项,过程标准远多于产品标准;而行业标准的情况恰好与国家标准情况相反,153项标准中仅有5项为过程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这两种标准的不平衡,会对化妆品市场有着一定的影响。过程标准中以对微生物或者化学物质的检验测定为主,目前仍然缺少关于化妆品研发、安全卫生与采购相关标准,产品标准也为按照相关分类标准进行梳理分类,缺少一个完善的化妆品标准体系为行业发展提供一个规范的框架。
2 化妆品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为了规范国内化妆品市场而构建科学、全面、规范并且与国际标准化相适应的化妆品标准体系,从而适应国内化妆品行业高速发展的现状,规范行业行为、保证化妆品产品安全、提高化妆品产品整体质量,最重要的是保障消费者的安全与权益。
2.1框架构建思路参考
《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严格按照GB/T13016-2018《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对标准体系设计的要求,综合化妆品行业的发展背景、化妆品标准化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的分析,初步设计符合现阶段化妆品行业发展的化妆品标准体系框架。总体将现行的化妆品标准体系进行了系统化、层次化分类,重点对安全与检验方面进行细分,补充研究中发现化妆品标准中存在的缺陷,重点补充基础标准方面标准的缺失,总体符合目标明确、全面成套、层次适当、划分清楚的基本原则。
2.2框架内容分析
根据产品标准体系的要素,可分为产品开发设计标准、生产和采购标准、产品标准、安全与卫生标准、检测方法标准。
2.2.1基础标准
基础标准是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化妆品产品基础标准重点包括“定义与术语标准”“符号与标识标准”“包装标准”“分类标准”和“储存标准”,这是制定化妆品其他标准时所必须遵守的基础。定义与术语标准、符号与标识标准对涉及化妆品的名词界定,符合产品语言的使用以及特定不同化妆品的不同的标识进行了统一规范。包装标准则对关于化妆品产品的包装材质,包装上所需要出现的产品信息做出相关规定。分类标准明确规定了当下众多的化妆品可以分为的种类。储存标准对于化妆品生产之后的运输做出了要求。
2.2.2产品开发设计标准
该标准包括产品研发标准与包装研发标准。其中,产品研发标准是针对化妆品产品研发环节而制定的用来规范化妆品产品研发环境的规范性和化妆品产品研发人员的专业性。包装研发标准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规范:
第一,由于化妆品种类的多样性和成分的特殊性,而专门规范相关包装的研发环节的专业性以防化妆品成分与外包装发生反应;
第二,考虑到市场假冒伪劣化妆品产品,为方便消费者甄别、寻求化妆品防伪技术创新,而要求对外包装采取添加防伪标书、溯源码等技术。
2.2.3生产与采购标准
该标准包括原料采购标准,生产环境标准和生产流程标准。其中原料采购标准是对化妆品原料采购规范的相关标准,是为规范管理限用物质和风险物质、防止化妆品原料出现缺陷和保证化妆品产品质量而存在的;生产环境标准是规范化妆品产品生产环境的安全与卫生的相关标准;生产流程标准规定了不同种类化妆品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必要流程。
2.2.4产品标准
该标准是依据GB/T18670-2017《化妆品分类》的规则,按照化妆品的功能进行分类,将化妆品分为清洁类化妆品、美容类化妆品和护理类化妆品。其中,清洁类化妆品标准是针对定义为清洁类化妆品的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其是否具有清洁和修正人体气味的效果;美容类化妆品标准是为检验相关产品是否具备美化、修饰、芳香、改变外观的功能而制定;护理类化妆品是为检验相关产品是否具备保养、修饰作用而制定的。
2.2.5安全与卫生标准
该标准作为衡量化妆品产品安全与卫生的指标,能够为检测结果比对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检测方法标准包括通用类检测标准、安全类检测标准和功能类检测标准。其中,通用类检测标准是为了规范与保证化妆品类产品检验的规范性,明确检验方法与执行标准;安全类检测标准是由于化妆品类产品使用的特殊性,为确保消费者使用安全而制定的一类标准;功能类检测标准是指通过系统的检验,准确的得到化妆品类产品功能性的一类标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化妆品类产品分类。
2.2.6检测方法标准
现行的国家标准与企业标准中关于检测化妆品成分与含量的方法较为丰富,同时一些标准的检测方法存在重叠与交叉。检测方法分为通用类检测标准,安全类检测标准和功能类检测标现行的国家标准与企业标准中关于检测化妆品成分与含量的方法较为丰富,同时一些标准的检测方法存在重叠与交叉。通用检测标准意在对于一般的产品,成分进行通用功能性检测。安全检测标准是为了从安全性层面对化妆品产品进行检测与规范,严格规范生产环节,保护消费者利益。对于特殊功能的化妆品将灵活适用功能性检测标准,对于通用以及安全标准进行补充与提升。
3 发展建议
3.1加强标准的制修订力度制修订
化妆品标准是化妆品标准化的重要任务之一。进一步完善化妆品标准体系,相关部门积极寻求国家对化妆品标准化工作的支持,加大投入。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重视实践,在标准制修订方面要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补充缺失标准,补足漏洞,加强和重视对化妆品标准的修订工作,提高标准体系的覆盖面,使化妆品标准体系完善,使化妆品标准体系满足现阶段化妆品行业高速发展的需要。着重于安全标准和检验标准等影响人体健康的关键方面进行整理与完善,交叉部分进行合并,缺失标准进行补足,最终目的是保证化妆品对人体无任何危害,提高化妆品标准制修订工作效率,提高标准制修订频率,以应对化妆品行业的高速发展和新产品类型的出现。
3.2加大标准实施强度
化妆品标准化工作的关键在于贯彻实施。国家有关部门需加强对标准化实施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建议制定化妆品标准实施和监督工作的管理文件,定期进行标准执行情况检查,在新化妆品标准开始实行后要着重于推动标准落地实施工作,将标准的全面实施作为标准制定工作的最终目标。利用现有标准平台或新建化妆品标准平台,为化妆品企业提供信息便利和标准化服务,并在平台中提供问答界面。
3.3推进标准化生态链广度
在化妆品标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药监局要积极鼓励企业、机构、团体等组织参与到化妆品标准体系的构建,积极适应“互联网+”潮流,打造化妆品标准体系平台,在平台上广泛采纳企业、团体、机构等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与国内高质量化妆品企业、与化妆品有关的大型民间团体以及从事标准制定工作的相关机构合作,利用好化妆品龙头企业和团体的经验,利用好标准制定机构的专业性。积极借鉴和学习国外相关标准,结合我国国情构建更具参考价值、更加国际化、更具中国特色的化妆品标准体系。
3.4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高度
国家质量监管总局加强与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联系,加强化妆品标准化团体人才的培养,通过与相关高校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努力培养一批精专业、熟标准、懂管理、善协调、通外语的新生代标准化人才,提高我国化妆品标准化行业质量。相关团体通过与ISO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合作,通过团体标准化人员参与TC217和TC54的相关会议,加强化妆品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工作,努力加入化妆品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将我国化妆品标准化人才水平提升到国际水平,与世界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