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医药电商行业研究:龙头企业具备规模效应和长期优势

核心提示一、B2C医药电商市场规模有多大?政策梳理:从鼓励到规范,政策导向趋严政策推动下,医药电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从一致性评价、《药品管理法》修订, 到医药集采、医保支付改革等,杜绝“以药养医”、推进医药分开是大势所趋,处 方外流的确定性高。医药

B2C医药电商市场规模有多大?政策梳理:从鼓励到规范,政策导向趋严政策推动下,医药电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从一致性评价、《药品管理法》修订, 到医药集采、医保支付改革等,杜绝“以药养医”、推进医药分开是大势所趋,处 方外流的确定性高。

医药电商以便利性、选择的多样性成为处方外流的重要渠道。

根据米内网,2021年我国线上药店销售额达到2234亿元,是继公立 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线下药店之后的第四大销售终端。在消费者需求的驱动下, 医药电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疫情进一步推动了医药零售的线上化进程。手握销量 和流量,医药电商平台已经成为国内医药流通领域重要环节之一。

商业模式看,医药电商行业仍然处在摸索阶段,互联网的流量为王、流量变现等特 点和医药的严肃、社会公共事业属性之间存在天然矛盾,因此政策上对行业发展的 态度较为谨慎。

网售药品的政策经历了从禁止到放开,再到严格规 范的曲折演变。具体来看,网售OTC的限制逐步放开,但处方药的线上流通经历了 政策上的反复。1999年《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暂行规定》禁止处方药、非处 方药的线上销售;2005年,《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放开OTC 的网上销售,但网售处方药仍然被明令禁止;2017-2018年先后两版《网络药品经 营监督管理办法》中均明确规定不得通过 网络销售处方药。

直到2019年修订的《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才开始允许网售 处方药,并坚持线上线下销售一致原则。同年,《征求意见稿》修订的第三版也给 网售处方药松绑,允许有条件放开网络销售处方药,叠加疫情催生大量线上购药需求,行业加速发展。

由于行业仍然存在一些不成熟的模式, 2021年下半年开始,政策对网售处方药开始 收紧,进入规范发展阶段,但并未改变网售处方药的大趋势。

2022年9月,《药品 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出台,靴子落地。办法再次在政策层面肯定了网售处方药,大趋势仍然是围绕“线上线下一体化”原则持续推进规范 化。具体内容看,办法主要涉及四大方面:落实药品经营企业主体责任,对网 售药品的企业主体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

强调药品网售全流程的服务环节的完善, 包括药学服务、药品追溯等等,进一步明确网售药品企业的责任。压实药品网 络销售平台责任,对医药电商平台在售药流程、监管、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 更细致、更严格的要求。包括:配备药剂师、对网售药品全流程留存记录、履行对 网售药品企业的监管职责等等。将网售药品的流程进一步与线下售药趋同,落实了 平台主体责任,强调平台作为第三方监管的职责和义务,有助于平台合规整改、有 序发展。

明确处方药网络销售管理,对网售处方药做了单独的、更严格的要求。 包括:实名制、处方不可重复使用等等。“先方后药”对平台在前台的处方药展示、 销售转化逻辑造成一定影响,具体落地措施对平台造成的影响还需到12月正式实施 后观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强化各级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将监管职责落 实到各级监管部门,将上层政策导向落实到具体实施层面,有助于推进行业规范化 发展。

根据各自官方App,京东健康、阿里健康两大头部平台在处方药销售方面目前均已 形成了完善的“线上复诊——互联网医院执业医师开具处方——药师审核处方—— 购买处方药”流程,在《办法》落地前就已经针对大部分条款落实了合规整改,整 体实现了平稳过渡。截至2022年10月底,仅有新增的对前端展示、销售环节的要求 尚未实施相应调整,预期在12月《办法》正式开始实施后,能看到头部平台做出相 应调整。除了处方药限制外,线上购药的另一大限制来自于无法医保报销。我国医保以社会 保险为主,商业化程度低,十四五健康规划明确指出,医保支付一定要流向实体机 构或平台。

药品报销方面,部分城市正参与试点,医保正尝试打通线上电商,并通 过O2O方式配送药品,核心宗旨仍然是必须是实体机构接入医保,目 前尚未实现规模化。因此,短期内无法医保报销或是限制医药电商天花板的一大因素;但长期来看,医保如若能够打通线上平台,市场空间或将大幅提升。政策是互联网医疗行业的重要影响因素。

政策端对医药电商,尤其是网售处方药进 行了严格规范,这一方面再次肯定了网售处方药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也进一步规范 了行业发展方向,加速长尾企业出清,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中短期看,由于监管 难度高、工作量大,且《办法》虽然正式推出,但12月才会正式实施,后续需要持 续关注实际监管的严格程度,以及各大互联网平台的应对措施;长期看,持续推进 “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趋势不变,更安全合规、更具品牌效应的医药电商平台将更 受消费者信赖,利好头部平台。药品:增量空间大,政策导向性强,加速推进线上化1. 处方药:政策严格规范,供需两端持续推动处方外流。

网售处方药短期内政策趋严,但长期看,随着政策底夯实,行业进入规范化发展阶 段,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从需求端驱动因素分析,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根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到2021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经提升至14.2%,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将带来更庞大的医疗需求市场,尤其以糖尿病、高 血压等慢性病为主要病症。慢性病管理需求具有长期增长动力。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数据,我国慢病相关支出占医疗卫生总支出的比例持续提升,2020年慢病相关支出达4.1万亿,占医疗卫 生总支出的56.7%,预计到2025年将提升至7.8万亿元,占医疗卫生总支出的比例将 提升至68.1%。从慢病管理的类型看,分为慢病产品销售和慢病管理服务,慢病管 理服务处于行业发展早期,医患心智还需要时间养成,因此慢病管理市场的大部分 份额来自慢病产品销售。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0年,慢病产品销售规模达2.08 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提升至3.5万亿元,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患者规 模的增加将推动慢病管理市场的持续发展,创造万亿级的市场空间,而处方药销售 额中的大部分都来自于慢性病管理药物。

供给端看,医药集采、两票制等政策的推进,压缩了处方药院内渠道的空间,药企 对以量换价的需求更加迫切,同时入院难度的增加,使得一些药企转而发力院外渠 道。电商渠道具备流量优势,能够触达更广范围的消费者;成本端,电商渠道也省 去了一部分药企配送到医院、乡镇医疗机构的配送费用,因此,越来越多的药企开 始重视电商渠道的开拓与运营。 在供需两端驱动下,B2C处方药销售额占比持续提升,保持高增速。根据中康CMH 数据,2020年,B2C渠道全国处方药销售额占比仅13%,2021年占比大幅提升至22%, 22H1占比进一步提升至24%;增速看,处方药2021年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145%, 截至22年6月的过去12个月销售额同比增长51%,继续保持高增速。

从品类看,慢病管理占据主要份额。根据中康CMH统计,B2C销售额TOP10的品类 中,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用药增速较快。心脑血管疾病用药销售额在截至22年7月的过去12个月在B2C电商渠道的销售额排名第5,同比增 速高达57%,高血压用药则排名第9,排名同比提升2位,销售额同比增长50%。

人 口老龄化带来的慢病管理需求是长期可持续的。我们认为,处方药的增量空间短期 看保持高增速。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