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三十而立”这句话,意思就是到了30岁,事业也该稳定下来了。但现如今社会发展的节奏非常快,很多人的30岁不仅迷茫,还特别容易焦虑。
一方面是由于生活压力比较大,另一方面是由于职场的竞争力也比较大,有人在30岁的时候,还迎来了职业发展“瓶颈期”。
但其实,也不该用30岁,亦或是35岁这个年纪,去衡量一个人的事业。之所以这么说,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国内有不少优秀的企业家以及富豪,在30多岁的时候,事业也才刚刚起步。例如,曹德旺37岁的时候,才开始承包镇上的玻璃厂,40多岁的时候才成立福耀玻璃。
宗庆后42岁的时候,还在骑车售卖冷饮,44岁的时候才成立娃哈哈。
还有不少企业家,都是40岁左右才开始创业的,从这里能够看出,只要心中有梦想,不管处于哪个阶段,都是可以开始的,梦想从不晚,因此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大器晚成”。那么,国内富豪们35岁的年纪,都在做什么呢?先来看一下马云,马云35岁的时候,刚好是1999年,这时的马云,已经连续两次创业失败。本来马云是一所大学的英语老师,但在见识了美国的互联网之后,马云放弃了教师这一职位,并选择创业,踏上了互联网行业。
之后,马云不管遇到谁,都会跟别人讲互联网,并推销他对于互联网的商业理念。但在当时,很多人都没有听过互联网,都认为马云是个“骗子”,但马云却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
先是与朋友一起创办了中国黄页,之后又开始创建网站,但均以失败告终,35岁的马云,可以说是“一事无成”。
但也就是在这一年,马云召集了“十八罗汉”,并成立了阿里巴巴。在创业初期,马云吃了非常多的苦,由于缺乏资金,马云还通过蔡崇信结识了孙正义。在马云的带领下,现如今的阿里巴巴已经是中国互联网的龙头企业了,还成为了中国电子商务的代名词,市值突破了万亿元,现如今马云已经50多岁了,但最初创立阿里的时候,马云只有35岁。
而目前备受关注的华为集团的任正非,在35岁的时候,任正非还没有进入手机行业,那时的他还在部队当兵,35岁的任正非甚至没有想过自己以后会创办企业。任正非从大学毕业之后,就进入了部队,选择了参军,并成为了一名基建工程兵,担任技术职位。33岁的任正非还研发出了一个名为“空气压力天平”的小仪器。凭借这一技术,任正非很快就升任了研究所的副所长。
但35岁的任正非,仅仅只是一个技术副团级,未来发展的空间也并不是很大,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任正非并没有得到重用。几年之后,任正非转业到地方工作,被分配到深圳某电子企业,担任副总经理。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在卖出200万的货之后,一直没有收到货款,任正非被单位开除了。而这时的任正非,刚刚40岁出头,不仅失去了工作,妻子也选择与其离婚,也就是说,40出头的任正非,可以用“穷困潦倒”来形容。
为了维持生活,一家人非常辛苦,于是任正非萌生了创办企业的想法。并借了2万元,创办了华为。卖了不少产品之后,任正非的公司才走上正轨,并开始售卖“程控交换机”。之后,任正非带领团队,实现了自主研发成功,正是这一产品的成功研发,任正非才在通讯行业站稳了脚跟,才有了今天的华为,对于任正非而言,40多岁才创立华为,但现如今华为已经是中国企业的“骄傲”了,并在5G市场中,占据了比较高的市场份额。
对于“铁娘子”董明珠,相信很多朋友是非常熟悉的,而董明珠的35岁,还是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的行政人员,工作非常稳定,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30岁的时候,董明珠的丈夫因病去世,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董明珠的身上。董明珠一边上班,一边照顾着儿子,生活非常忙碌。
但到了35岁,儿子已经上了小学,董明珠也不用那么辛苦了,这时的董明珠选择了辞职,并一个人前往深圳打拼。但一次偶然的机会,董明珠到了珠海,并找到了一家小小的空调厂,成为了销售人员。由于生活压力比较大,董明珠非常能吃苦,并且很有冲劲,很快就成为了“销冠”,一个人的销售业绩占据了厂里业绩的15%左右,还被称为了“营销女皇”。
现如今的董明珠已经是格力电器的董事长了,而35岁的董明珠人生才刚刚起步。试想一下,如果董明珠没有放弃稳定的工作,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董明珠,也不会有发展得这么好的格力电器。因此,35岁开始创业并不晚。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情,就会有好的结果。
而小米集团的雷军,雷军的35岁,是2004年,那时他处于极度的纠结之中。其实,雷军早期的时候,名气还是比较响的,不仅是金山软件的总经理,还成立了卓越网。但在35岁的时候,雷军却将卓越网卖给了亚马逊,之后,雷军38岁才带领金山上市,创立小米的时候,雷军已经41岁了。
最后,不管处于什么年纪,都不要放弃梦想。告诉大家一句话,人生最坏的结果,不过就是大器晚成,因此只要有想法,就早点实施吧。国内还有不少富豪,都是中年以后才实现财富的增长的,因此35岁真的不算什么。本文由聚富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