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被误解最深的词:互联网寒冬

核心提示和“PUA”、“渣男”、“内卷”一样,“互联网寒冬”也被不了解本意的人瞎用成了热词,真的让人很无奈。当自己搞不明白也不想花精力研究复杂的人性和人际关系时,用一个“渣男”来形容前任是多么的容易。同样的,以“大厂裁员”来论证“互联网寒冬”又是多

和“PUA”、“渣男”、“内卷”一样,“互联网寒冬”也被不了解本意的人瞎用成了热词,真的让人很无奈。当自己搞不明白也不想花精力研究复杂的人性和人际关系时,用一个“渣男”来形容前任是多么的容易。

同样的,以“大厂裁员”来论证“互联网寒冬”又是多么的轻松,还能用大噱头来引起讨论。

先摆结论:互联网没有寒冬;“互联网寒冬”的初衷和本意是让大家有紧迫感,“寒冬”是形容大环境不好,不是说“互联网”走入绝境。01互联网“寒冬”始末最早提出“过冬”的是马云,08年世界金融危机。马云在阿里内部信里说道:“我们对全球经济的基本判断是经济将会出现大的问题,未来几年经济有可能进入非常的困难时期,我的看法是:整个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接下来的冬天会比大家想象的更长!更寒冷!更复杂!我们准备过冬吧。

”此后,“过冬论”几乎成为了互联网的常驻嘉宾,年年提,目的就是让企业保有居安思危,开拓前进的意识。

包括前不久任正非的“过冬论”也是同样的道理,他判断,全球经济环境动荡企业机构需要增加盈利,必须在加快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将目光从精细化运营式的节约成本转向更好的运营方式。所以也实施了收缩盲目投资业务、放弃骨头市场、责任与奖金挂钩等一系列措施。02不是“寒冬”是什么?从08年到现在,互联网改变了世界。

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怎么可能离得开计算机、离得开互联网呢?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等这些人类最前沿的发展方向也都依托于计算机技术等。这是人类进步发展的方向,没有寒冬一说。

至于“裁员”,那你有没有关注到全球经济环境都不好,不是只有互联网裁员。

互联网广受关注是因为前些年发展太好,技术领域无序扩张、盲目且疯狂地投资。随着全球经济衰退担忧,人口红利消失以及技术难以短期商业盈利等因素开始收缩业务。阿里不是只有淘宝、字节不是只有抖音、头条,互联网巨头都有很多的业务线,裁员具体裁的什么你得知道。

字节裁撤的主要是冗余的HR团队和像在线教育这种因为国家发展政策影响的没有前途的业务。而在一些前沿科技领域,比如:云计算、云服务,阿里、、字节,所有互联网大厂都在加码。阿里云如今已经能在全球市场和亚马逊、微软三足鼎立;前段时间还正式启动张北、乌兰察布两座超大规模智算中心 。张北智算中心建设规模为12 EFLOPSAI算力,超过谷歌的9 EFLOPS和特斯拉的1.8 EFLOPS,成为全球最大的智算中心。

简单解释下这有多强。以前要训练一个自动驾驶的模型,大概需要花费的时间是7天。而在“全球最强算力”加持之下,这个时间直接缩短到了1小时之内,整整提速了将近170倍!再比如:互联网大厂都在投资的元宇宙、自适应AI、数据服务平台等等,这些领域裁员了吗?反而员工需求量越来越大。

所以不要再曲解“互联网寒冬”了,降本增效是所有企业乃至国家的必然选择。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