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哈哈的通信运营商,你需要懂点互联网(025篇)

核心提示通信行业的从业者给人的感觉是很辛苦,身处信息行业,做的是宽带专线、5G这些前沿技术,薪酬却比不过搬砖的。过得比较好的是设备商,华为和中兴都是通信设备出身,现在的差别挺大。中兴还是传统通信设备制造商的路子,华为已经衍生出鸿蒙系统、HMS、AI

通信行业的从业者给人的感觉是很辛苦,身处信息行业,做的是宽带专线、5G这些前沿技术,薪酬却比不过搬砖的。

过得比较好的是设备商,华为和中兴都是通信设备出身,现在的差别挺大。

中兴还是传统通信设备制造商的路子,华为已经衍生出鸿蒙系统、HMS、AI、大数据,乃至半导体,通信的市场越来越小,华为也在转型。

中兴和华为的差异,其实是企业创始人的理念导致的发展路径的差异。

前段时间和运营商的朋友聊天,说到经营思路,市场、政企、网络各个条线依旧还是以前的路子,用我的说法是真给信息行业搬砖呀。

世界在不断发展,每个行业都在变化,通信运营商如果还抱着原来的经营思路、打法,路只会越走越窄。

国家把5G列为新基建,看上去很有前途,其实只是镜花水月,就算加了一个“新”字,也改不了“基建”的本质。

就像水电煤一样,信息基础设施必然是普惠民生的,不可能让运营商发财。想吃到5G十万亿的红利,就要向上走,向互联网学习。

市场

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通过OTT实现对电信运营商降维打击的互联网也没见得轻松,运营商没办法,只能在管道层面更早进入存量竞争。

首先是品牌的打造。

一般来说品牌包含2个核心价值,一是质量保证,二是人格认同。如今质量保证越来越容易实现,在人格认同上都还没找到门路。

于是,以前三大运营商的品牌“全球通”、“天翼”、“沃”,现在都已经玩不转了,陷入无限价格战的泥潭。

传统方式打造的品牌高高在上,消费者通过几秒钟的广告单向、被动接受,受限的信息量以及单次的传播很难激起用户对品牌的情感认同。

在品牌的人格认同的打造上,借助互联网社区,让用户主动参与的效果远比被动接受好得多。如今的市场和品牌互联网化,一个李佳琦就能够成为口红品类的代名词。

网红品牌通过和用户持续的互动能够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更多元的认知,以及更深层次的情感共振。

这是人格化、有温度的品牌,让用户和品牌之间产生天然的亲和感。即使网红有缺点,用户往往能够容忍甚至鼓励,品牌的转化率比传统高很多。

其次是渠道的建设。

传统的商业,人和信息二元化,渠道是载体。所以经营讲究渠道为王,掌控信息传播渠道是营销的第一步。

可是现在渠道碎片化态势严重,运营商对渠道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越来越难以掌控。

既然无法垄断渠道,你就只能去吸引每一个人,让其成为你的“粉丝”。

现代社会,人成为了信息的一部分,这是网红经济产生并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90后和00后出生在互联网世界,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主体,渠道线上化、个性化满足不同的群体才是拥有未来的成功秘笈。

第三是营销的变化。

运营商在线下营造一个场景进行促销是轻车熟路,可是线下的场景费时费力、吸引的用户有限、不可持续。

在这个时代,任何事情都值得用新的基础设施再做一遍。

2019年直播带货的风口在今年越烧越旺,罗永浩、董明珠、雷军纷纷下场。

直播带货其实就是把线下的促销、路演搬到线上,营造一个场景、实现和用户的互动、触发用户的情绪并且裹挟用户的意见。

这时候你吸引的用户就不再受地域限制,一个KOL能够同时完成广告宣传、营销、客服、品牌乃至产品设计等功能,效率大大提升。

在这个商品过剩的时代,用户不会为精致的茶具买单,却会买喝茶的茶杯,这就是场景的作用。

在线化还能给用户带来确定性,同时提供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用户的粘性。

网络

5G时代网络能力的显性化越来越重要,用户要能够看见你的网络优势。

首先是政企市场。

5G最大的空间在政企市场,对于企业客户而言,对运营商的网络诉求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网络安全隔离、差异化SLA、自运营。

比如腾讯订购了运营商的切片网络,可以自运营,提供给付费用户游戏加速,并监控切片的运行状态,实现端到端能力的用户定制。

其次是产业中台。

5G时代运营商的网络和业务支撑都要更加灵活,需要建设自己的产业中台。

举个美团的例子。

美团正在成为餐饮行业的产业中台,它为餐馆提供配送服务、流量及数据支撑。但所有的餐馆都保留了自己的品牌。

商家选择美团有3个好处,一是能带来流量增量,二是美团外卖小哥的效率比自己经营效率高;三是美团能做大数据分析,模拟决策。

其实运营商天然具有产业中台的属性,但是现实情况是运营商抱着海量用户数据的大金矿,却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

互联网一个App在得到用户授权后就能够了解用户的喜好,掌握用户的位置,给用户画像。

运营商也可以通过对数据进行清洗,变成认知数据,赚B端的钱。

比如一些企业选址,比如麦当劳需要建设CRM系统,运营商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到热力图或者态势感知,从而作为决策参考。

其实市场、网络和服务的转变都只是次要的,最难的是转变人的思维方式。

每个企业都有集体人格,集体人格是在一次次的打仗中形成的,不是换一个领导就能改变。

另外传统的组织上下是层级关系,讲究管理、考核、激励和KPI,这天然就会造成企业信息环境的扭曲。

互联网的网状结构讲究的是信息的透明,讲究企业为员工赋能,员工自己定义OKR。

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从传统企业的最高目标变成最低共识,企业以激发员工的兴趣和动力,为员工赋能为目标。

甚至可以说,员工使用了组织的公共服务,而不是公司雇佣了员工。

传统运营商的创新是自上而下的运动式,有时候为了创新而创新,互联网的创新是融入血液中的。

小米公司有很多来自谷歌、微软等知名企业的工程师,他们之所以愿意降薪加入小米并接受“996”工作,是因为他们能感受到自己在创造全新的产品,在改变世界。

这种自我激励和自我驱动和传统的运营商KPI导向的考核体制是完全不同的。

互联网讲究的是指数思维、构建三级火箭模式,移动、电信运营商的电话、短信甚至流量敢免费吗?

5G时代,运营商的转型之路依旧任重道远。

END

你在通信行业吗?你看好运营商在5G时代的前景吗?欢迎在留言区留言。

各位小伙伴,在接下来的1年时间,我将分享100篇万物智联时代产业变化的趋势和商业案例,每周2篇,希望能让更多人连接到5G智能时代,敬请期待。

one more thing:听说打赏我的人,都进了福布斯排行榜哦:)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