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能源巨头与互联网大厂“史上最大合作”的另一层深意

核心提示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一场能源巨头与互联网大厂之间的重磅合作近来在互联网资讯圈被热议:7月上旬,阿里、京东相继宣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对象都是同一个——国内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家电投),三家公司的一把手悉数出席签

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一场能源巨头与互联网大厂之间的重磅合作近来在互联网资讯圈被热议:7月上旬,阿里、京东相继宣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对象都是同一个——国内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家电投),三家公司的一把手悉数出席签约仪式。此举被解读为互联网巨头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加速抢滩能源产业。

实际上,若站在能源行业视角看此番合作,想象空间要丰富得多,另有其深意。

根据协议,国家电投与阿里巴巴集团将充分发挥各自在清洁能源领域和互联网领域的优势,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构建三网融合整体解决方案、加强战略机遇研究与技术创新合作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县域能源互联网解决方案。国家电投与京东集团将以共建综合能源生态体系、共创数智化供应链为合作目标,发挥各自优势,在县域综合智慧能源、数字化升级、物资采购、智慧物流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两者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侧重。

相同点显而易见,互联网公司将为能源企业打造业务转型升级的数字化底座。

与此同时,国家电投将与阿里联合开拓“新能源+数据中心”、“新能源+新零售”等应用场景,并将自身的新能源优势与京东的供应链优势相结合。互补式合作背后,一个容易被忽视但不该被忽略的重点,是县域智慧能源开发。值得注意的还有另一块拼图。

6月下旬,国家电投2022年天枢云、天枢一号(网关型)、天枢一号(服务器型)、电投云建设项目公开竞争性谈判成交结果。阿里云中标天枢一号(服务器型)建设项目和电投云建设项目,中标总金额为1.8亿元。

京东中标天枢云建设项目和天枢一号(网关型)建设项目,中标总金额为1.17亿元。

总计近3亿元的中标额和前述战略合作,构成了有史以来能源企业与互联网公司最大规模的深度合作。这还只是开始,两者的潜在合作规模远远大于这一数字。再进一步拆解,天枢一号是国家电投于2021年推出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综合智慧能源管控与服务平台,集成智慧能源监视、预测、调控、分析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

按照计划,国家电投将依托天枢一号构建能源网,推动能源网、政务网与社群网“三网融合”。截至目前,国家电投综合智慧能源开发项目已覆盖230个县域,同时启动了首批10个试点项目引领推进三网融合落地。据澎湃新闻观察,“三网融合”并不是将三张网融成一张网,而是让条块分割的“数据孤岛”融合发展的升级版数字基础设施。随着间歇性的新能源占比越来越高,风、光、氢、储等必须与数字技术融合“扬长避短”。

屋顶光伏、分散式风电等点状分布、贴近用户的分布式发电微网系统与大电网形成余缺互济的同时,也形成了大量描摹用户用能习惯的数据流。能源数据是全社会数字化的基础性信息流,以能源流作为底层逻辑起点,融合社群网,联通政务网,不仅可以促进能源在供需两侧灵活互动、高效利用,还将产生更多附加值,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综合治理模式。国家电投之所以在综合能源服务赛道上较其他发电集团更为积极,与其发电资产特征及企业基因息息相关。该公司同时拥有光伏发电、风电、水电、火电、核电、气电、生物质发电资产,是全球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最大的企业,在五大发电集团之中清洁能源占比最高(超过60%),具备搭建绿色能源网的基础。

重组六年来,国家电投先后三次主动打破壁垒更换跑道。“以前大家对新能源还举棋不定的时候,国家电投坚定不移地投资风、光和氢能。现在大家都在布局新能源,抢风、光资源。我们要继续抢占先机,就要换新跑道。

”国家电投董事长钱智民近年来曾在多个场合强调,综合智慧能源已成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增长极和未来牌。这与近年来在能源数字化领域激战正酣的互联网巨头们的想法不谋而合。两者深度融合碰撞出的新模式新业态新生态,从国家电投与京东的合作内容中不难窥见冰山一角:双方将“链接县域综合能源及乡村振兴产业链,就物资采购、干线运输、安装运维、绿电供应、绿色交通、县域社群零售、金融及保险等业务场景展开深入合作,构建高效、稳定、绿色、低碳的能源保障体系,提供具有价格优势的能源供给的同时,激发县域经济活力”“以能源网为基础,即链接供能方、用能方、国家电投能源体系服务,实现能源供需对接;联通政务网,与交通、农业、医疗、教育等领域相融合,助力城市乡村治理效率提升;融合社群网,与互联网平台打通,推动更丰富、更便捷、更优质的一体化服务落地”。

能源互联网并不是新概念,但在能源系统向分布式、低碳化转型背景下,无论是能源互联网对应的市场空间还是能源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模式,均已不同于往日。早在2014年左右,国内迎来第一波能源互联网热潮,传统概念中封闭、垂直、高门槛的能源行业开始积极拥抱互联网,以大数据、云计算等重塑传统业务。此后几年,能源互联网探索百花齐放。

能源行业与生俱来的自然垄断特性、极大的技术惯性和极低的容错率决定了,行业变革的敏捷度不高。但借力数据及数字化技术,巨无霸同样具备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的能力。在分布式能源蓬勃发展及数字化技术加持下,发电不再只是传统To B行业,正在由生产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要在愈加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能源企业必须抢占数字化高地,方能决胜未来。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