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称中欧将举行经贸对话,专家:双方经贸关系依然具有显著互补性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赵觉珵】香港《南华早报》17日引述欧盟委员会代表的话报道称,中国与欧盟将于19日举行经贸高层对话。上述代表透露,此次对话将就一系列全球性经济问题展开讨论,涉及粮食安全、能源价格、供应链、金融服务以及双边贸易和投资等领域。截至记者发稿时,中欧双方尚未对有关消息予以确认。即将离任的欧盟驻华代表团团长郁白上个月接受彭博社采访时曾表示,中欧双方“未来几周”将围绕经济、气候和环境问题展开高级别对话,“我们将继续敦促保持接触并且解决手头的问题”。

据《南华早报》报道,欧盟委员会代表表示,此次对话将以视频方式举行。该代表还称“对话是在俄乌冲突以及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大的背景下进行的”。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7月,中欧双方曾以视频会议形式举办第八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主题为“开启后疫情时代中欧合作新局面,引领全球经济稳健复苏增长”。中欧经贸高层对话是中欧双方进行经贸政策沟通协调的对话机制,自2007年成立以来,已经成功举办7次,为深化双边互利合作,推动解决双方关切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期,中欧双方高层互动频繁。本月8日,第三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通过视频方式举行,双方就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中欧环境与气候领域合作现状及展望、共同推动多边进程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双方共同关切的问题交换了意见。7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巴厘岛出席二十国集团外长会期间会见了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

郁白上个月对彭博社表示:“我们(中欧)需要对话,我们需要找到我们能解决问题的地方。为此,我们需要对一些事实达成共识,这是目前有时会缺失的。”郁白还说,经济关系是双方关系中的亮点之一,目前“经济联系广泛,贸易没有减速”。欧盟与中国曾在今年4月举行过一次峰会。郁白6月表示,当时中方敦促重启双方经济对话,并推动双方继续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开展合作。

《南华早报》援引德国分析师弗朗西斯卡·吉雷蒂的分析称,在经历上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后,中国希望提振经济并加强包括与欧盟在内的全球贸易关系。

中国欧盟商会也对即将举行的对话持乐观态度,“中国欧盟商会欢迎此次对话,因为它将帮助双方完成经贸议程、确定合作领域,并管理可能阻碍互信的分歧或争端”。中国欧盟商会上月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在华欧企得益于在中国进行创新研发,并将继续这一战略。75%的受访企业表示将增加在华研发投入,18%的企业表示会保持现有水平。

欧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欧盟进出口总额达2.71万亿元,同比增长7.5%。国铁集团发布的消息也显示,今年1月至6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473列、发送72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2%、2.6%,综合重箱率达98%。

王毅上月底会见郁白时曾表示,近年来,中欧达成地理标志协定,建立数字和绿色高层对话机制,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取得重要合作成果。同时中欧之间存在的一些分歧也在不时影响中欧关系的健康发展。关键是欧方要对中国的发展方向形成更为客观和正确的认知。中欧是伙伴,不是对手,更不是制度性对手。

王毅指出,中欧作为世界上的两支重要力量,应加强对话沟通,坚定不移地维护伙伴关系的基本定位,维护求同存异的相处之道,维护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式,维护多边主义的时代潮流,为世界提供更多的稳定性和正能量。这既是中欧双方承担的国际责任,也完全符合双方的根本和长远利益。

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忻华1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虽然去年初以来中欧关系遭遇重重阻力,但将中欧联结在一起的结构性要素依然存在,而且相当稳固。忻华表示,中欧经贸关系依然具有显著的互补性,蕴含深厚的合作潜力,这是由中欧资源禀赋的差异决定的,短期内不会改变。在当前物价飞涨的情况下,欧洲更加离不开中国商品的输入。

忻华同时表示,欧洲要继续推行数字转型、绿色新政、亚太地区合作等一系列与全球治理息息相关的政策架构,也均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