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定位与价值投资

核心提示——国学与现代资本市场漫谈之六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特征是物质,物质是一种客观存在。唯心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组成世界本源的东西是由“唯识所造”,唐代玄奘就是唯识理论的代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虽然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

——国学与现代资本市场漫谈之六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特征是物质,物质是一种客观存在。唯心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组成世界本源的东西是由“唯识所造”,唐代玄奘就是唯识理论的代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虽然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但人的主观认识即精神世界不仅可以认识客观规律,还可以通过认识物质世界的规律改造、利用、创造出新世界(600628)。

因此,精神不仅是物质的反映,还可以主动地解释世界、改变世界、创造世界,而改变和创造世界,形成人化的自然,是人类的主要任务。因此,有关世界本相(真相)的观点、理念、理论、精神,不仅是哲学家的思考对象,更是经济学家、政治家、社会学家考虑的范畴。去年4月中旬在苏州太湖边举办的第一届“投资总监20人论坛”上,有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在谈及投资理念时认为,无法坚持或者固定一种理念,因为基金的钱是持有人的,而持有人是追求短期利益的,即使持有最好的投资标的,如短期不见成效,在持有人的赎回压力下,基金经理也只能放弃。

对于世界本相的不同认识和定位,直接决定了人类对于外在环境“格物”的方向与目标。

所“格”之物不同,所致之“知”也不相同。因此,虽然人性相通,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群体或者不同个体对于自己在已知和未知世界中的“定位”或估值是不同的,对于资本市场价值判断的参考系统或参考点系统也各不相同。不同的价值判断的参考点,会给予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群体、不同的机构、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思维之锚,这也决定了不同的利益主体对于同样的行业或股票有不同的估值。

也正因为存在不同的估值体系,才会达成买卖双方的交易。“思维之锚”不仅决定了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判断标准存在差异,在语言、行为、风俗等习惯上也会出现明显差异。

老子说,“不出门,知天下”,可如果天下的范围超过了其理解的周朝的范围,这句话的真理性就会打折。

所以,由于存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对于价值判断的差异,古代中国圣贤建筑于没有宗教差异基础上的封闭式思维习惯在现代社会就有必要修正。清代顾炎武提出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新认知观,这也是当代资本市场证券投资者要调研掌握上市公司第一手资料的理论源头。对于世界本相的认识与把握,在对外在物质世界的判断上,今天甚少异议,比如,诺贝尔诸项科学奖;但对于存在价值参考点差异的经济学等建筑于人类价值判断基础上的奖项,就常常争议不止。

因为,对于经济领域的价值判断,虽然存在历史的周期性的认识,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产业、不同的公司甚至不同的产品由于其“成长性”不同,不大可能完全重复先进国家或者市场的价值标准,但先进国家或者市场的价值标准一旦形成人类共同的“思维之锚”时,就可能成为后进国家或者新兴市场价值分析的参考点。 伟大领袖在《实践论》中说:“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这是一种不为事物表面现象束缚,直取事物本质的功夫。 “去粗取精”,就是通过分类、比较的方法,抓住最能反映本质的典型材料,扬弃那些粗糙的、可有可无的并不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

“去伪存真”,就是鉴别材料的真伪,不为假象所蒙蔽,发现事物的真相。这一点,对于证券分析师来说特别重要。并非所有公告的信息都是真正的信息,有些或许是噪声,否则就不可能出现上市公司造假的问题了。为此,证券市场的研究者、投资者、实践者需要用心去分析、判断其中的噪音,剔除反向、负向、错乱的信息,将真正反映价值本质的东西寻找出来。

“由此及彼”,就是把来自各方彼此孤立的材料联系起来考察,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和在空间、时间中的相互联系,通过公司的历史比较、行业比较、国际比较,发现其价值创造或估值中的真相。由于事物本身在不同时空中存在历史的继承关系,同时也存在与其他事物错综复杂的关系,相互之间存在协同、排斥、合作、斗争等关系,因此,需要在去粗存精的基础上,分析把握彼此关系及这种关系相互作用后的未来可能的方向。“由表及里”,就是通过事物的外部联系发现事物的内部联系,透过现象看本质,达到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总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16字诀是唯物辩证法在证券研究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如能融会贯通从现象看到本质,从结果看到原因,从偶然看到必然,从个别看到一般,从暂时看到长远,掌握这样的实践-认识论,当能成为卓越的分析师。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