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学校出来工作也是快七八年的时间了,我和大部分普通人一样,我的这几年的职业生涯可以说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摸着石头过河过来的,也可以说就像都在探索试错,但假如说五年前要是有高人指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选择或者阅读到能对未来职业方向有指导性的书籍,我想我应该会混得至少是要比现在好啊。在路遥的小说有怎么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
有些岔道口,比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的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你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一生 — 柳青 。我举个身边的例子,身边一个朋友,读大学是211学院本科段2010年毕业出来的,当时他是属于在地方省会首府城市应该算是三线城市读的大学,那毕业出来后再当时2010年三线城市的工资还是比较低的,也并没有选择公务员,当时他觉得公务员工资太低了,怎么养家呢?那就索性选择了做销售行业,刚毕业出来原因也没有太多经验,就选择进入保险行业,干了几个月就干不动了,年轻人还是很有冲劲了,一直想着创业,后面就接触到和几个朋友合伙做跨境婚恋,菲律宾和越南中国和婚恋的业务,在这个也是属于国家没有立法还是属于灰色地带,不合法也不违法的个创业生意,不过做了几年的时间还是能够赚到两三百万的,后面这个并不属于合法的行为做了几年就做不下去了,到2015年左右房地产还是挺火的就进入房地产销售行业也是几年的红利期因为是属于二三线城市到了2019左右年就不好做了,所以直到去年想转型的时候转身一看自己也已经35岁左右,发现之前本行业做不下去了想转型竟然到了中年危机,才发现其实前面几次做的选择感觉都是随机选择一样,对外部整个社会的产业和经济周期没有太多认知了解就盲目选择的情况下可以说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心遥遥无期。我举个例子想说的是什么,2010年到2020年可以说是互联网高速发展期,假如当时这个学生一开始2010年大学毕业就直奔到北上广深的进入到互联网公司,而且这个互联网公司刚拿到一些风投机构天使轮Pre A融资的互联网公司并且能一直坚持伴随着公司成长,拿到一些期权,几年下来或者10年,随着公司的发展走到IPO上市的阶段,手里的期权可以说基本还是可以赚到几百万或者大几千万的人大有人在,基本财富自由了。
就像也有个案例说的,之前两个双胞胎兄弟同样的家庭环境成长后面又同样的大学毕业出来。
但命运的分岔口就在求职的时候:一个选择了小的互联网公司(百度),哥哥去了传统的报社单位工作,当时这个进了报社的还要花关系才能挤进去的,但过了15年后进入互联网公司的小伙子年薪上百万,同时也是早加入公司的早拿到一定的期权,伴随着行业经济周期和公司的高速成长公司到IPO上市阶段自己也财富自由,改变了个人命运和家族的命运,而第二个弟弟进入了传统媒体报社这十几年来已经落寞了,甚至连工资都发不起,而造成这样子的命运,仅仅是当初15年前一个选择,而认知决定选择,决定选择的是可能是这0.5的认知差别,这就是:选择决定了命运。市面上也有很多职业规划的的,像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这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I A S E C R)的测评来进行职业选择的,但是之根据这个测评来做职业选择和规划我觉得起的作用仅仅是起到25%的可考虑参考的范畴,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原因是什么呢,第一是:其实很多人特别是刚大学毕业的学生你说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职业和生涯规划,但很多大学生刚出来都是很茫然的 自己的兴趣再那里其实是不知道的,你说要按照兴趣来选择职业那就更加迷茫了,甚至很多人到了30岁了,或者40岁了还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你说怎么能按照兴趣来做职业选择呢,从古到今,由于个人太弱小了,所以个人的成功从来就不是单独靠汗水和努力能换来的,战略上是看清局势后,选择的位置决定的。只是没有几个走出校门的年轻人,能够真正参悟局势,谋定位置。
大部分人需要到30~35岁左右才能有这样的能力。”“ 那在选行业时有什么规律,可以让人提前获知些职业方向呢?我职业生涯这几年可以说真是摸爬滚打过来的,都在走弯路,和试错在职业赛道的选择和岗位我觉得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进行思考, 第一:从外部社会经济周期去思考选择,也叫做康波经济周期理论一个社会历史的变更和技术的更新迭代和人口变迁其实是产业基础变迁的底层原理,而行业经济周期也分为几个发展阶段,康波周期大概是40—年-60年左右为一个周期,第一阶段为萌芽期,就是相当于这个行业刚刚技术的迭代行出生的婴儿还在初始阶段,在到第二个阶段就是成长期 就是事物和产业正在往上生的阶段,第三阶段就是行业的野蛮生长的时期这个时候就是百家争鸣的时候,再到第四个阶段就是繁荣稳定期也是市场的饱和期,这个时候行业会出现一些行业头部的大企业的时候,再到就是衰退期,行业进去到往下滑的阶段,再到就是后面的萧条期,到行业的萧条期。
举个例子:就拿中国的房地产和制造行业来说,从中国的改革开放80年代当时物质条件匮乏,从80年代初期就选择下海经商做工厂生产或者房地产开发商的发展周期,造就了一批房万科,绿地,融创,华为,迈瑞医疗,格力等地产和制造业的成功,地产其实是从80年代,初始起到90年代疯狂拿地野蛮生产期,到2000-2015年高速成长期的过程,在这个时期不懂造就了多少个亿万富豪,甚至很多人工作了20年的存款还不如当年不小心在北上广深买了一两套房的财富多。
同样的制造业和互联网也经历过这几个周期互联网从90年代的兴起到2020年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造就了很多阿里,百度,腾讯,京东伟大的企业和伟大的企业家群体。所以我们在年轻人做行业赛道选择的时候是非常关键额,我们应该选择在行业是刚开始初始萌芽期的时候进入是是做好的,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寻找行业初始期的头部公司呢?资本VC其实是已经在帮我们探路,资本的商业敏感度和对未来趋势的洞察是要比普通人高更具有前瞻性的,就是看VC机构投资人的投资方向,可以推荐几个风投机构数据的官网,投资潮,投资中国,投融界,用花一两个月的时间去研究赛道行业周期 去选择一些经过商业模式可行验证的企业从最早加入进去。 第二:就是怎么做职业生涯的选择,就是根据自己的目标来做赛道的选择和工作岗位的选择,而目标分为,短期目标,中期,长期,终生使命,以终为始的选择赛道,你希望自己未来10年或者20年的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以未来视角去做当下的选择就清晰多了,但很多人说其实也是没有怎么长远的五年或者十年的规划目标啊,是的,职业探索和试错的过程,就是这样子的,你只有不断地跑起来,快速小跑,不断地尝试和试错,不断地迭代你的认知,才能找到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和职业目标的。
很多人说我没有工作目标啊,但目标是要根据你生活来做目标管理的,比如说今年要买车,或者给父母更好的住房,或者三年—五年内要在一线城市买房定居的目标,那我这个三年的目标,我现在手上有多少钱,我还需要多少钱,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就可以跟去寻找能够达成这个目标的行业和岗位了,第三;以终为始,问问自己的梦想是什么,也就是用已知去倒推未知,以终为始进行倒推,可能才会知道现在走的每一步是否迈向了正确方向。凯文凯利有次到北大来演讲,一些学生问,未来很多产业都是要人工智能了,那我们应该在面对未来时候应该怎么选择呢,凯文凯利答复说,你要时常问问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去到哪里~?又回到哲学的问题了, 见识的重要性,有次我看李笑来文章时候,他有句话说,他一直固执的相信一个理论,见识决定命运;而我对这也是具有很深的感悟,我还是始终百分之一百一的认定;认知高度决定财富的厚度,选择很关键,但好的选择需要高的认知,认知决定选择,选择决定命运;混沌大学李善友也有怎么句话,企业创始人的认知边界就是,企业发展的边界,那认知怎么重要我们怎么提高我们的认知呢,我认为主要有几点第一;见识,要多走出去看世界,去读好的书籍,去见高人,向牛人请教,拜访各领域的老师创业者和企业家,以他们不同的思想和认知高度去打碎自我固有的认知体系。第二;眼界,你能看得多远就决定你能走多远第三;格局;stay hungry,stay foolish,保持谦卑的求知心态,和开放的思维,去接触和研究新兴领域。第四;独立思考;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求知一定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探究精神,而独立思考要学会,要会问,为什么,学会旁敲侧击,举一反三,第五;认知,当你真正见识到了,你的看待事物的眼界也打开了,经过进入自己大脑的信息和知识你也独立思考了并且总结提炼了,才是属于你自己领悟到的知识,而这些信息和知识的积累才是属于你应有的认知。
第六;选择城市的重要性,当你选择从高中填报志愿的时候,选择上那个大学,或者选择去到那个大学就有大概率你职场和见识眼界的的差别了,我记得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有这样子一段演讲,他说他在高中的时候就自我认知到,填报志愿大学,我一定要到大城市去读大学,不是北京就是上海,不管是清华北大名校,或者普通大学也好,就是一定要要大城市去给自己更多的开阔自己的见识和历练。所以伟大的企业家,从一开始高中的时候就有这样的远见卓识和认知格局,东哥一番成就只是迟早得事情,所以在年轻人普通家庭的年轻人,想要实现大的目标或者梦想抱负的孩子,我认为首选的还是北上广深发展,毕竟我认为年轻人要的是成长的机会,和捉住时代浪潮以及赚大钱的机会,而中国的头部资源汇聚都在北上广深,一线有最好的一手知讯,最好的创业氛围,人才环境,和资本环境,让我们年轻人有更多机会。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如果你还没能找到让自己终身热爱的事业,继续寻找,不要放弃。跟随自己的心,并且不断迭代提高认知,见识,眼界,格局,思考,悟性,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