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创业路上,手里只剩150元,你该怎么办?兴隆有个这样的人,辞职下海创业,最穷时手里只剩150元,而且恰逢春节,多个债主向他讨债,一家老小等着过年。然而,他却出奇地挺了过来,而且所创的产品供不应求,销至多个领域。
他叫赵万元,兴隆县一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近日,我们带着好奇前往兴隆县,探访赵万元和他的创业之路。“最穷赵万元”:含泪卖掉妻子的首饰坚持创业赵万元,1969年出生在兴隆县大杖子镇山村村的一个贫苦农家。父辈以农耕为生,膝下生有两子一女,赵万元排行老大。
那时候家里穷,赵万元只从兴隆县农广校毕业。
毕业后,因为乡村小学缺少教师,赵万元被聘为兴隆县大冰沟小学民办教师。从教生活也算殷实,不足百元的收入,至少可以贴补家用。后来,国家出台政策,民办教师通过自费深造,可以转为正式教师。
1997年,赵万元已经结婚生女,由于家境贫寒,拿不出6000元的学费,正赶上妹妹也要参与民办转公助,他毅然决定放弃深造,帮着家里凑齐了学费,把机会让给了妹妹。随着女儿一天天长大,赵万元意识到,每月固定的工资不足以支撑这个家。
当时,学校内部经营一个商店。
1997年,赵万元盯上了这个商店,辞去了民办教师,专心经营商店。可是,赵万元承包一年下来,并没有想象的那样赚钱。赵万元打算另寻商机。
经过考察,他选择在大杖子镇车河堡村创办万元家电城。创业艰难百战多,这是赵万元发出的感慨。家电城开业第一年,仅仅卖了2台电视机。挺住还是放弃?赵万元一度陷入沉思。
第二年,家电下乡政策扑面而来。赵万元看到了希望。赵万元不敢怠慢,迅速筹集家电下乡活动,搭乘国家政策,赶大集、串乡村,家电销售得红红火火。最火时,一次下乡能卖半个大卡车洗衣机。
赵万元很有经营头脑。看到农村家电日益饱和,他转让了家电城,转行代理销售太阳能。涉入太阳能销售行业,虽然也大起大落,但凭着家电下乡的经验,赵万元也着实赚了一把。然而,在赵万元心中,几次创业都不是最终目标。
2013年,当国家主推清洁能源时,赵万元意识到更大的机遇来了。他采取自筹、亲朋好友借款、当地农村信用社贷款等方式,筹集3000万元注册了兴隆县一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地址选在了与宽城、遵化、承德、承德县等地接壤的兴隆县大杖子镇车河堡村。所有这些工作,赵万元是背着妻子做的。
因为,妻子不忍心看着赵万元再吃苦受累。“他有他的梦想,拦也拦不住!”当得知公司已经注册、租地协议已经签订,妻子不得不接受了现实。2014年,公司开业了,赵万元把收购来的秸秆、树枝等加工成生物质燃料直接销售。
然而,让赵万元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因为产品燃烧不充分、火力不足,客户要求退货。赵万元一头雾水,深知失去了客户应有的信任。他当即决定,直接将产品免费送给了客户,决心下力度搞研发扭回不利局面。他整天泡在公司。
一边研发一边生产,靠收秸秆作饲料维持生产。那时候,国家虽然有了政策,但没有明确禁止使用燃煤。无论是企业还是百姓,主动更换清洁能源设备是一件很难的事。
一方面技术不过关,企业用户对产品不认可;另一方面老百姓思想还没有转变。赵万元的公司陷入困难之中。赵万元说,2015年至2017年,每个县区都有一家类似的生产企业,由于经营艰难而纷纷倒闭。他最困难时候是2017年春节前夕,手里只剩下150元,还欠着材料款,一家老小还等着备年货,急得暗地里掉眼泪。
怎么办?究竟怎么办?“把我的项链拿出卖了吧,大过年的不能欠人家钱!”妻子“不计前嫌”,顺手摘下来项链递给了赵万元。赵万元顿觉得脸烧得火辣辣,顾不了面子,一狠心跑到县城一家金店卖了3000元。当还了欠账回家的路上,赵万元哭了,怨自己没本事,让妻子跟着受罪;他哭了,由于自己的任性,放着好日子不好好过,非得瞎折腾。
得知赵万元的窘境,昔日的挚友伸出了援手,多年的亲戚拉了他一把。赵万元回忆,那时候真是想放弃了,钱都没了也认了。但转念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