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界,“脱贫”二十年

核心提示中国科学界,“脱贫”二十年当孩子们不再仰望群星2021年3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现场,磨长英站上了讲台,提出了一个疑问。疑问来自一次科学家和流量明星的碰撞。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是近六十年来中国公民首次获得这一

中国科学界,“脱贫”二十年当孩子们不再仰望群星2021年3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现场,磨长英站上了讲台,提出了一个疑问。疑问来自一次科学家和流量明星的碰撞。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是近六十年来中国公民首次获得这一国际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

然而在网络、媒体上,屠呦呦获奖的相关消息,很快被黄晓明的婚礼挤出了版面。名为《黄晓明PK屠呦呦:一生努力不敌一场作秀!》的文章,随后广为流传。多家主流媒体下场,指责作者将科学家和明星捉对厮杀的做法违背市场经济精神,即使二者之间产生的价值有差异,但价格是公众自愿买单的结果。

中国青年报记者杨耕身援引了屠呦呦原话,说“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

”南方都市报专栏作家刘远举则认为,大众购买电影票、演唱会去看明星的演出,然后,在茶后饭余、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以崇敬的语气提到屠呦呦,这是非常正常的,是市场的常态,也是人性的常态。《"95后"就业观》.2018磨长英认为,年轻人不再想做科学家,问题在于“当前各类媒体更多以娱乐化手段吸引和开发受众市场,导致为国家民族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明星受到冷落,而让‘流量明星’霸屏。”想重新唤起社会,尤其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关注,就必须打破流量明星、娱乐圈对屏幕的“垄断”,让科学家们像明星一样瞩目。

著名生物学家饶毅,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彼时,中美贸易战已经开始短兵相接,科技战也开始显现端倪,这位大科学家忧心忡忡地说:支持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工作迫在眉睫。

央视报道的一则关于“电视剧演员天价片酬”的新闻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仅139851元。

而2018年中科协发布《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则透露出另一个困境:科研人员收入虽然在近年来有所增加,但收入满意度持续下降,33.5%的科技工作者认为自身压力主要来源于经济收入。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实行三元工资体系,即: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工资。基本工资由国家下拨,微薄但较为固定,在一两千元左右。

另外两部分则主要来自承接科研项目的工作收入,也就是国家下拨经费的“纵向课题”以及企事业合作单位提供经费的“横向课题”。这种匮乏,不仅限于青年科学家群体。以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2014年的收入为例,中铁总公司副总工程师薪资不到两万,北京交通大学兼职教授每月5000,院士津贴每月1000,资深院士津贴每年1万元,满打满算,年收入不过30多万。而王梦恕院士曾说过,自己的这个收入,在中国两院院士里已经算比较高的那一梯队。

500多个经历过几十年积累,为中国科研事业辛苦操劳的中国两院院士干上一整年,也比不上流量小花郑爽拍戏的77天。当然,只用收入去衡量科学家的价值,显然是对这个职业的侮辱,问题在于,科学家们也活在经济社会里,他们需要维持生活,才能去为人类发光发热。另外,只有保证科学家们得到尊严和体面,才会让更多年轻人愿意加入科研的世界。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调整科研工作者的薪资结构、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更好的方式,是通过各类科学奖项给科学家发钱。

在饶毅提议下,科学家们聚集在一起,开始评估:当下中国年轻科研工作者究竟会为多少钱头疼?现场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大家都达成了共识——绝大多数青年科研人员,都买不起房。在随后的座谈会上,浙江大学80后教授王立铭拿出一份小范围调查结果,受访的11位青年科学家表示,经济压力和生活压力已经跟科学研究形成了矛盾:“你每天走进实验室,脑子里还在想这个月房贷怎么还?小孩该去哪里上小学?这个本质上是无法甩开负担去做前沿的、冒险的研究的。”第一届中国科学技术最高奖颁给了吴文俊、袁隆平两位院士30年后,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以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组织评审、日常办事机构。得到国家的肯定和重视后,各类奖项快速诞生,从官方背景的国家星火奖、国家科技成果推广奖,到中国物理学会设立的胡复刚、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物理奖,以及中国地质学会牵头设立的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等社会团体奖项层出不穷。

热潮之中,钱学森提出“科技奖励是一项国家系统的科技工作”,进一步促进了国家、社会力量对科技奖励工作的热情,陈嘉庚等企业家也开始设立科技奖项,企业、个人办奖渐成常态。但这些奖项,在不断增加的科研工作者总数面前,仍然太少。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在职研究人员总量已超过187万人,而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布的2019年“社会科技奖励名录”,国内登记在册的社会奖仅297个,这些奖项大多只为国内业界的人知晓,与国际上同领域奖项存在差距。

这种差距,除了奖项水平,也体现在这些奖项对科研实际发挥的激励作用上。2019年1月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4天前,科技部、财政部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金标准,正式由每人500万元调整为800万元,且奖金的归属,从仅有50万属于得主个人,剩下450万用于团队科研,彻底转变为全额归获奖人所有。就在国奖开始做出改变的同时,社会奖项们也在进行升级换代。

2016年9月19日,第一届“未来科学大奖”产生,设立了“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三大奖项,获奖者各获得100万美元奖金,被称为国内“民间第一大奖”。把奖励留给未来《知识分子》杂志主笔邸利会,发现了个大问题——类似未来科学奖等成就奖,获奖人都是拿奖拿到手软的大佬,奖金的边际效应堪忧。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每年由科学界授出的350多个奖项中,64.1%的获奖者在其学术生涯中至少获得了2个不同的奖项,13.7%的获奖者获得了5个或更多奖项,还有一些科学家甚至获得了20多个奖项。另外,在这些获奖者中,有74%的获奖者与其他获奖者具有师生关系或合著关系。

而真的要推动科研进步和科技人才的发展,倒不如用资金去支持那些特别大胆、特别有创意的项目。由饶毅和施一公等科学家们联合发起,腾讯基金会出资支持的科学探索奖,就是支持青年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探索科学“无人区”,所展开的一次新的尝试。和以成就、项目为审核标准的科研奖项不同,科学探索奖不奖项目,不奖成就,而是奖励个人、奖励未来——按照科学探索奖的规则,所有年龄不超过45周岁,取得博士学位,且全职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都可以进行申报,争取300万可完全自由支配的资金。

这条软体机器鱼曾下潜到10900米的马里亚纳海沟同样作为首届科学探索奖得主,精密测量院副院长周欣在2020年度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年度创新人物”。疫情期间,他和团队在全球首次实现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肺功能损伤无创评估,为他们的临床康复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也是现有临床影像技术的重要补充。受到激励的青年人们,开始在科研道路上散发出属于他们的光和热,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功成名就的大科学家们,会如此积极地参与进这个与他们无关的奖项里。迈入2022年,第四届“科学探索奖”申报工作已经正式启动。

在来自科学界的建议和呼吁下,这一年开始,科学探索奖将增设医学科学领域,鼓励医学研究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解决医学科学领域的基础性问题。新的10个奖项覆盖领域,包括了数学物理学、化学新材料、天文和地学、生命科学、医学科学、信息电子、能源环境、先进制造、交通建筑、前沿交叉,每年50人的奖励名额不变。新一届的申报工作,从2022年1月1日至4月15日截止。

1976年1月1日(含)后出生,获得博士学位,全职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都可以按照相关指引,通过“科学探索奖”官方网站(

https://

xplorerprize.org

)进行申报。薪火已经点燃,科学的火光还会照耀更多的人。在推动科学探索奖落地以后,作为联合发起人的饶毅感慨:“我们选拔出的这些年轻人,我相信有相当一部分,未来能够脱颖而出。我们的工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