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缅甸特派记者 李秉新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王逸】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自7月3日起出访东南亚多国,行程包括赴缅甸主持澜湄合作第七次外长会,应邀赴印尼出席二十国集团外长会,并对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等。4日,王毅在缅甸蒲甘出席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七次外长会,会后同缅甸外长温纳貌伦共同会见记者时表示,澜湄合作作为首个流域六国共同参与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启动六年来发展迅速,成果显著,成功打造了区域合作的“金色样板”。
王毅4日用“三个6”概括了本次外长会达成的一系列新的合作共识。一是讨论规划了加强战略引领、深化经济融合、做大农业合作、坚持绿色发展、促进数字合作、密切人文交往六大合作方向。二是宣布将实施“澜湄农业合作百千万行动计划”“澜湄兴水惠民计划”“澜湄数字经济合作计划”“澜湄太空合作计划”“澜湄英才计划”“澜湄公共卫生合作计划”六大惠湄举措。三是审议通过了《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深化海关贸易安全和通关便利化合作、农业合作和保障粮食安全、灾害管理合作、文明交流互鉴联合声明等6份文件。
缅甸外长温纳貌伦认为,目前世界国家正面临各种挑战,国际争端此起彼伏,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气候变化正让全人类为之受苦。澜湄合作机制是对本区域最有建设性最让地区受益的合作机制。
“会议主要探讨如何促进经济复苏,共同面对输入性通胀,规划下一步发展计划。这次澜湄合作外长会议对于推进澜湄流域经济发展,以及如何将澜湄合作规划与全球发展进行对接方面,推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具体举措,意义十分重大。”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4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澜湄外长会是整个澜湄合作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机制,在疫情全球蔓延和俄乌冲突背景下,各个国家都面临着经济复苏和输入性通胀等问题,此时召开澜湄合作第七次外长会,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缅甸外交部官员温泽雅吞4日在会后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提到,相比其他机制,澜湄合作机制更具有实质意义,更具有包容性,特别是澜湄合作专项基金从2018年至今支持了缅甸92个项目,涵盖农业发展、科技交流、文化艺术以及人文交流,全方位提升了缅甸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缅甸人民从这一基金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今年中方在会上又提出澜湄合作机制应迈向高质量发展,要在5G、卫星和云计算方面开展合作,缅方对此非常欢迎。
中国是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传统友好邻邦,不少媒体认为,以缅甸为起点,王毅拉开了访问东南亚的序幕。许利平说,此次外访将聚焦发展与安全两大主题,将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为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