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社集团作为西部地区商贸龙头企业,是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国资委确定的“双百企业”之一。也是重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行者。2020年3月,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两年多来,交投集团混改成效日益显现。2021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62亿元,利润总额10.99亿元,各项指标稳步增长。
行业变化:
商务龙头开启“破冰之旅”
上社集团成立于1996年,原是重庆市国有重点企业,也是各竞争领域的商业龙头企业。业务涵盖百货、超市、电器、汽车等零售业态,以及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新产业和商业资产运营。
然而,随着数字智能时代的到来和新零售业态的兴起,传统零售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深刻的行业变革给区域业务领域和企业自身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010年前后,中国电子商务开始蓬勃发展并走向成熟,传统实体零售也逐渐进入寒冬。但消费市场疲软、电子商务的冲击、零售技术的应用等因素对贸易公司群体的影响也非常明显。只靠“单打独斗”,企业发展之路会很艰难。
面对诸多挑战,商社集团找到了突围之路——混改。通过混改引入同行业优秀企业,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管理机制,聚集全国零售资源,提升供应链议价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商团旗下的重庆百货大楼,是几代重庆人的记忆。图为解放碑重百楼夜景。重庆百货大楼供图
2018年3月,重庆商投集团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经历了与重庆商投集团专业重组和公开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两个阶段。2018年7月,重组后的重庆商投集团100%股权无偿划转至交易集团。2019年6月,通过在重庆证券交易所公开征集,成功引入物美集团和BBK集团两家战略投资者,并签署了增资协议。2020年3月,公司新一届董事会换届完成。
引入战略投资者后,重庆商社集团由国有独资公司变更为重庆渝富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代表国有方持股45%,天津滨海新区吴梅金荣贸易有限公司持股45%,深圳市步步高智慧零售有限公司持股10%,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强强联合:
优越性凸显混改效率
据了解,商社、物美、BBK均为全国优秀实体零售企业和区域龙头企业。通过混改,商社资本实力进一步增强,重庆商投集团债务风险得到有效化解,商业资产得到有效盘活。更重要的是,各股东在业态链、供应链、零售技术应用、运营管理、市场化机制等方面的优势向商社及其重庆百货聚集,巩固和提升了重庆百货的核心竞争力,混改混促的“鲶鱼效应”逐渐显现。
混改前,交易组管理层级多,决策链条长,严重影响公司决策运行效率。混改后,第一个变化就是提高决策效率。
以重庆百货大楼为例,明确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同时压缩了管理层级,优化了组织结构。各事业部主要负责人均为管理团队成员,公司总部设立了敏捷灵活的前台、资源整合的中台、专业服务的后台。将原来的13个部门调整为运营支撑、资源管理、监督保障三个平台9个部门,决策效率和运营效率大幅提升。
“原来一家新的基层店开业,从完成市场调研到最终调研同意,最多需要四个层面的调研和审议,一般需要半年时间,很多投资机会也因此丧失。现在管理层级压缩后,最快一周就能做出决定。”重庆百货的一位投资者深有感触地说。
共享优势,发挥协同效应,是贸易公司混改带来的又一变化。
改革后,重庆百货积极推进供应链改革,借助吴梅集团及其控股的麦德龙和BBK集团的全球商品渠道优势,加大供应链采购协调力度。据了解,2021年超市业态TOP24品牌年销售额11亿元,多品牌超低价格进口商品年销售额3.3亿元,生鲜基地年销售额4.49亿元,自主品牌年销售额6600万元。
顾客可以通过“多点”自助购买,在重百新世纪超市快速付款购物。重庆百货大楼供图
同时借助各股东的经营管理优势,加强行业对标,推动业态业务创新,提升商品经营能力。百货店推进“高新、战略品牌、非购”三大平台建设,扩大包销定制。2021年,高新技术销售额9.3亿元,战略品牌销售额58亿元,非购营业面积5.8万㎡。
电器业态深化战略品牌合作,包销定制,打造全屋供应链。2021年战略品牌销售额10.8亿元,核保定制销售额3.4亿元,全屋套餐达到600户以上5万套以上。
汽贸快速拓展新能源车,个性改装安装。获得smart、蓝兔、锐蓝、吉利皮卡、华晨新日五大新能源汽车品牌授权。目前累计订单超过1000台。
在如今的数字智能时代,增加线上销售是大势所趋。商业企业混改后,重庆百货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明显提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超市、百货、商场、电器、汽车交易、车生活等线上运营平台全面建成。线上直播、社群营销、企业微信齐头并进,全渠道销售取得新成效。截至今年6月底,重百数字会员1700万,各零售业态累计线上销售额12亿元,全年有望突破25亿元。
在管理方面,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同步加快。实现了主营零售业务的财务共享和租赁系统、税务开票、合同管理、人力资源等信息共享,建设了供应商服务、智能客服等信息服务平台。运营效率大幅提升,降本增效效果明显。近两年可控成本年均下降5%以上。
努力拓展“线上百”——重百云购“直播专场”。重庆百货大楼供图
“我们有百货、超市、电器、汽车多业态经营的优势。目前正在推进跨业态整合,进一步提升体验,方便顾客购物。"重庆百货运营部负责人表示,未来重庆百货还将打造整体运营的会员平台,推进商品、渠道、营销的整合共享,打造百款本地生活app,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优质、实惠的服务。
资本注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效率提升...券商混改效率日益显现。2021年,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和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62亿元,利润总额10.99亿元,各项指标稳步增长。其“重庆百货大楼”的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实践证明,混改顺应了零售业的变革趋势,增强了企业活力,释放了发展潜力,为打造消费者信赖的品质生活服务商奠定了坚实基础。”交易集团负责人表示,混改以来,集团控股的重庆百货业绩稳定。同时,集团完成了分立重组,资本结构处于良好水平。
机制改革:
增强农业的活力。
如果说“混”是手段,那么“改”是关键,改变机制增加活力才是最终目的。交易集团混改后,坚持市场导向和业绩导向,推动了一系列市场化机制变革。
首先,从职业经理人制度来说,混改后,原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免除原职务和行政级别,集团和重点子公司经理全部实行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和市场化退出。
实施“有目标、有计划”竞争上岗,深化“赛马”机制,强化优胜劣汰。混改后,优化调整了100多名中高层人员。建立分层次、分类考核指标体系,完善以绩效为导向、以岗位价值为基础的差异化考核分配机制,提高员工绩效挂钩薪酬的当期现金比例,增强员工当期获得感。
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打造事业命运共同体。重庆百货在实施集团骨干员工持股计划的同时,回购1036万股用于员工股权激励,让员工也成为企业的主人,充分激发董事们的创业热情,共同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
完善超额利润分享机制,鼓励多劳多得。落实经理奖励基金,实行限额承包、项目跟进、风险抵押金、租金减免、降损降本、会员运营奖励等多种激励方式。,充分调动和激发一线员工的活力。
“商社集团一直是我们协会的重要成员单位,他们的市场化机制灵活多样,值得很多企业学习。”重庆市零售商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一个企业敢于突破束缚和瓶颈,将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紧密联系在一起,必将带来生机和强大的发展动力产生。
责任:
主动帮忙
2022年8月,商社集团主动承担起抗疫保供、保质、保价、保安全的重任。
南岸区重百新世纪超市200多名员工彻夜奋战,确保新鲜果蔬、肉禽蛋菜、大米、面粉、粮油等商品充足。在此期间,重百新世纪超市坚持常态防控与应急防控相结合,确保货源充足,物流高效配送,加强人员集结调配,做好绩效服务。先后投入防疫费用1000多万元,设立防疫物资中转站1200多个,全力保障供应和物价稳定。
该集团还积极稳定地就业,2021年有近10万名员工。积极组织社会捐赠,开展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三年来累计捐款600多万元,销售城口、无锡、忠县等18个帮扶区县农副产品1.2亿元,支持帮扶区县实现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