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紫金财经
原标题:教育制胜之门:陈豪的“真归”还是“金蝉脱壳”?
网上有个段子是这样说的,“有一天,一个和你很熟的健身房私人教练突然告诉你,现在续课有很大优惠。当有人劝你抓住机会时,你要小心他们可能会跑掉。”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育市场,因为那些连锁教育机构,在运行的时候,并不比健身房慢!
经营了16年的优胜教育,被串联雷劈,多家门店关门,退费难,官司缠身,员工讨薪,甚至连续三个月上监管“黑榜”。北京总部的人上楼空...
优胜教育总裁陈豪10月22日晚在其个人微博中表示:“亲爱的各位家长、同学、员工、加盟商,由于我的不当言论,Tik Tok暂时无法直播,被封禁三天。我会在固定的范围内广播我的工作进度,赢家不会跑。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但是,这种说法已经无法再次获得家长的信任。很多想解决退费问题的家长在维权群里吐槽:直播只是一个行为,陈豪能拿“最佳奥斯卡”!
25日,陈豪在个人微博和Tik Tok发文,称将于今晚8点直播,汇报工作进展。紫金边肖服从直播入口,才发现和24号一样,陈豪在微博里贴出了直播入口链接,但不是直播。
陈豪的直播怎么了?是想效仿罗永浩《真归》的表现还是提前准备《金色超壳》?
方正哽咽家长吐槽:演技!
投诉平台上的数据显示,从去年7月份开始,赢教育就出现了一些问题。根据黑猫投诉平台,目前有74个关于赢教的投诉。从2019年7月开始,用户陆续投诉赢教育,原因是退款延迟。但目前仍有74起投诉显示“正在处理”状态,问题仍未解决。
如今,优胜教育北京总部人去楼空空,只剩下凌乱的办公桌椅,以及不时前来维权的学生家长。
受疫情影响,培训机构忽冷忽热。疫情期间,线上机构获得明显客户,业绩提升不少。最典型的就是作业帮和猿辅导再融资的新闻屏行业。线下机构苦不堪言,人工和田租都缺一不可,只能硬扛。
家长自然知道线下机构的难处。如果只是为了几节课赔钱,家长自然不会动员维权,因为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都很高。逼着父母暂时放下工作和家庭去维权,自然潜在损失非常大,不得不做。
在让家长付费的过程中,教育培训机构的套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目前大部分培训机构采用“先预售后消费”的模式。但是,为了让家长多付出,赢教育直接“驱动”,大优惠你也不能拒绝。比如“一万送一万”,家长以六折搞“课程秒杀”,99元甚至9.9元的引流课程层出不穷。
根据之前的报道,在赢教育中,一次交几万的家长不计其数。交三万是常事,甚至有的家长交的高达四十万。紫金的边肖并不平静,40万。需要上几节课?电商让人囤货,教育培训机构可以逃课!
有一段时间,没有办法还钱的家长开始通过各种方式拿到预付款。
其实正常情况下,教育培训机构的现金流还是可以的。这个赛道不仅是个人点击,互联网巨头也在不断入局。那么,2003年非典的胜利教育之后,资金链是怎么突然断裂的呢?
教育官网显示,其成立于1999年,涵盖了针对6-18岁人群的个性化教育培训项目“赢1对1”、素质教育培训项目“赢校”和家庭教育培训项目“赢家”。
虽然知名度不如新东方和学而思,但由于校区大多位于中小学周边,很多家长已经印象深刻。再加上口碑,同学们一直都不错。鼎盛时期,优胜教育在全国有1100多个校区,全职员工12000多人,疫情前兼职员工近2万人。
在对外宣传中,1978年出生的陈豪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博二”。其父陈,师从华,是我国著名数学家,从事数学研究。她的母亲唐·方琼是中国著名科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纳米材料科学家。
1999年,21岁的陈豪硕士毕业,投身教育行业。2004年,优胜教育开始商业化。核心团队也以“高学历”为主,包括剑桥大学和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硕士。
然而,真正让陈豪出名的是,他是求职节目《只有你》中BOSS组的一员。2014年还参与了节目《Boss变形计》的录制。那时候他刚刚三十多岁,喜欢在节目里跷二郎腿。当与他人争论和评论时,他总是咄咄逼人。别的嘉宾说一句不同的意见,他能反驳十句。
大家都喜欢过五关斩六将。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去麦城,陈豪也是。然而现在,一方面,一个胜利的教育岌岌可危,另一方面,还有学生的家长在不断地维护他们的权利。
面对诸多质疑,陈豪和他的获奖教育频频发声。
10月17日,优胜教育连续发了两条微博,称“优胜教育没有破产,可以去官方渠道核实。赢家还在,会越来越好的!”
19日,陈豪出现在与家长和老师的视频电话中,并指出疫情对线下优势教育造成了沉重打击。北京现在的营收只有过去的四分之一,一些加盟商甩了锅。为了保护品牌,公司被迫接手,导致现金流不可持续,不得不四处筹钱。
“如果有一个亿,全国完全可以解决。分期支付员工工资,分期支付退款,一切正常工作。”陈豪说得很清楚。21日晚7点,陈豪再次出现在直播间。与以往不同的是,陈豪在直播过程中数次哽咽,并表示“如果我活下来,我将颠覆这个行业”。
于是,文章开头Tik Tok出现了三天禁令,陈豪答应直播却没有直播。
陈豪,他食言了!
如果重组失败,很难保护股东自己。
然而,陈豪的说法是正确的,即赢得教育并非没有自助。
“今年四五月份,公司资金链处于断裂状态。我们卖掉了房子和汽车,通过高管筹集资金,把所有能用的钱都投了进去。”同时,陈豪还将公司股权质押给“看好我们的上市公司”。在正式签订合同之前,陈豪从上市公司获得了一些资金以备不时之需。
据了解,陈豪所说的上市公司是*ST金洲,主营黄金珠宝和融资租赁业务。
今年5月26日,*ST金州披露《关于签署重大资产重组协议股权购买意向协议的提示性公告》称,拟以现金不超过5亿元收购陈豪等交易对方持有的北京优胜腾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北京优胜黄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为其全资子公司。
根据公告,若上述收购完成,陈豪等股东承诺友盛飞2020年至2024年分别实现净利润2000万元、7000万元、1亿元、1.4亿元、1.7亿元。该交易引起了深交所的关注。要求深交所说明业绩承诺的履行情况、交易的商业合理性、支付方式的合理性。
对此,*ST金州区表示,本次交易意在利用双方优势,扩大优胜教育,提升市场规模。协议的相关内容具有可行性和商业合理性。
在8月31日披露的半年报中,*ST金州区再次公告收购进展:“截至目前,公司及中介机构正在全面审核各项数据,公司将积极推动本次资产重组早日完成。”
然而,进入10月,随着拖欠工资、拖欠上级教育问题的持续发酵,10月21日,*ST金州区再次收到深交所的问询函。
深交所要求说明友盛飞及子公司目前的经营活动,核心员工的稳定性是否与意向协议签署时一致,并质疑该交易是否为“忽悠重组”。此外,还要求*ST金州区对获奖教育的相关情况进行核实。如情况属实,需进一步披露中标教育事件对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可能产生的影响及风险提示。
深交所的问询函可谓是拳拳到骨,因为*ST金州地区自身的偿债能力并不怎么样,业绩水平岌岌可危。
据悉,公司2019年末货币资金仅为5.93亿元,其中3.28亿元受限,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逾期短期贷款近30亿元。同时,公司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0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亿至26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约21.38亿元。
最新消息是,锦州慈航宣布终止收购优胜腾飞重大资产重组。对于终止收购友盛飞的原因,锦州慈航表示,近日,媒体公开报道友盛飞陷入困境。基于友盛飞的书面回复和我们所了解的情况,友盛飞的实际经营情况具有不确定性,且有恶化趋势。最后决定终止这次成功的起飞重组。金州慈航强调,之前双方只是达成初步收购意向。
这场万众瞩目的收购无疾而终!
换个法人,能全身而退吗?
在金州慈航发布这一公告之前,陈豪显然已经预料到了这一结果。眼看这次收购就要黄了,他似乎更加“坐不住”了。
10月14日,优胜教育紧急将法人由CEO变更为其母唐。
在法人变更的前一天,以陈豪为法定代表人的“泰州市纽仕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自2019年底以来,陈豪注册了多家新公司,包括天津牛事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海斯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优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这些大多与其新品牌“牛仕来”有关。
据赢天津校区离职员工反映,“牛事来”在天津仍正常运营,员工工资照常发放。
正因如此,有前员工猜测,新品牌正在慢慢成型,老赢家会保住高收入、盈余的校园,“换衣服”,剩下的会宣布破产,让陈浩科蒙混过关。
但是,陈豪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解释说,法人改成他妈,是因为担心一旦被劳动仲裁,拿不到贷款。即使不再是法人,他也是公司的最大股东,而新公司注册的是在线教育。由于疫情,到现在还没有启动。
解释看似合理,但做在线教育不需要钱吗?资金链断裂赢教育的钱从哪里来?
写在最后
2015年初,陈豪曾经发过一条微博,对跑路的教育机构破口大骂,认为“创业再难,也不能坑人和员工。这些跑者也从逃避责任的那一刻起,就给自己判了死刑,害人害己。”
不知道陈豪再回忆起这句话是什么感觉...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规定培训机构收费的时间跨度,是为了解决培训机构收到预付款后“跑路”的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葛平亮表示,有必要完善立法,研究或建立预交学费专项账户,让预交的学费用于以后的课程。此外,在学费先行的保障上,合同内容也要规范。
这件事还远没有最终结果,不过好在目前优越教育事件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
有报道称,一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表示,“这件事出来后,关于校外机构资金监管的消息马上就更严了。”杭州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预计近期其他城市也会有所动作。
近日,杭州市教育局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的通知》指出,校外培训机构应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一家银行,开设培训费唯一专用账户,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校外培训机构向学员收取的培训费应缴入专户管理,银行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支付专户资金。按照银行的约定,通过系统对接,将专项账户信息推送给教育主管部门。
也就是说,培训机构要在银行开一个专门的账户,家长缴纳的预付款也会放入专门的账户进行监管,这无疑有效解决了培训机构收到预付款后“跑路”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