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冬天已经来临,这是媒体圈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很多媒体人当然清楚,企业经济不好,首先受到冲击的肯定是他们的业务。所以,如何转型过冬,也是媒体人除了“指导”企业之外,最焦虑的话题。
转型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从自身业务领域延伸到相关性相对较高的培训、公关,但也有直接跨界转型到实体零售的。比如【商业街侦探案】报道的自媒体人燕姿李三,在成都开了一家JD.COM超市,我们找了两个自媒体人。他们的选择是:
酒店。
故事1老吴想在长江边上开个网络名人“俱乐部”。
2018年11月8日,吴茂林在重庆长江边上发了一条朋友圈:
“O2O实践的第一步,收购即将完成,这个江景未来可能属于我!波...太湿了……”
一哥们在下面调侃:
“最后如果你是搞媒体的,开餐厅,开吧,吹O2O。你有这些没用的名词吗?”
他的餐厅叫【梧桐金】,主营重庆江湖菜,卖点就是临江的稀缺资源。18年9月接手测试,11月中旬正式完成收购。今天大众点评评分7.8。
吴茂林是重庆人。他刚刚到了不惑之年,在手机和汽车媒体圈打拼了18年。他胖,除了爱干净,基本符合女生中年油腻大叔的印象。于是在【商业街大侦探】里问他:你为什么要开餐厅?是自媒体圈的“春江水暖鸭先知”吗?
他说:首先因为我爱吃,餐厅开了很久了,只是现在空才这么做。
当然,毕竟他是媒体出身。吴茂林还有他的算盘:“这是一个实体,我要通过我现在做的媒体,把它炒成一个网络名人店。然后,我会通过这些信息内容带来流量,这就是我所说的O2O。”
当然,纯网正在蓬勃发展,但其生命周期也很短,酒店本身还是需要有附加值的。吴茂林也希望能创造一些饮食文化,从菜名中反映一些历史文化,这样才能长久。
吴茂林的第一批流量是“混”手机圈和汽车圈的朋友,包括但不限于相关公司的公关和媒体同行。
吴茂林在跑媒体之前,在北上广深积累了不少人脉。这些朋友经常问:“老吴,你是重庆人吧?重庆有什么好吃的?”他的回答只有四个字,“大众点评。”
推荐了半天,吴茂林想:为什么要推人脉,套现?我为什么不自己造一个这样的地方?我爱吃,朋友来重庆都会有吃的地方。将来他们一问,就会被告知去老吴开的吴彤织锦可以吃到最正宗最有特色的重庆菜!
但问题来了:吴茂林在媒体圈积累的人脉资源去重庆吃饭?这个消费频率是不是太低了?
吴茂林说,于是我在2018年底开了这家酒店。以前厂商和公关公司的发布会都会选择北上广州深圳。时间长了,更别说记者烦了,消费者审美累了。而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一线城市手机行业的激烈竞争,他们越来越青睐杭州、南京、武汉、重庆等二三线城市。对于手机厂商来说,手机在这些城市的市场容量和市场前景也是惊人的——吴茂林刚刚在朋友圈转了一篇《vivo探索山城秘密》。
当然,最后这批流量估计顶多是个噱头——要么是私人会所,要么是私人俱乐部。吴茂林终于希望有一个更有爆发力的引流方式。他从手机自媒体起家,16年切入汽车行业。他19年的计划是在自己的媒体矩阵里做一个菜号——“当然,人还是要重新招的,原来的人不会写菜号。”吴茂林说。
Tik Tok和阿奥特莱斯是吴茂林推广餐厅最重要的两个位置。他有一个视频团队,专门为他的餐厅拍摄视频,“主要是美食+美妆”。他说,他还在自己的新媒体矩阵里做了一些炒作,比如“重庆最值得去的10大餐厅”,更有低俗刺激的话题,比如“重庆餐厅让俄罗斯女服务员惊喜”。
“我真的请了一个俄罗斯女孩服务员,我的餐厅晚上居然可以当酒吧了。”吴茂林带着“你懂的”表情说。
吴茂林以自己是科技传媒和信息产业的专家而自豪。当然,酒店的信息系统一定是标配:梧桐金全信息化,包括但不限于手机订餐,微信官方账号预订、预订单、开票、外卖系统全面开放。吴茂林坚持电子点菜:“一份实体菜单的印刷成本600,3-6个月就要换一份,很贵。”
故事2黄浦江边的湖南米粉店
就在吴茂林在重庆江畔宣布他的“不归之河”野心的时候,黑焰十字悄悄关闭了他在黄浦江畔的米粉店【鱿鱼王】!
“黑焰十字”这个化名的背后,是营销咨询公司【有特传媒】CEO朱宏源,从成立至今为多家互联网和零售企业提供市场服务,早年担任饿了么市场总监。单看背景,似乎有点像“牛刀杀鸡”。
米粉店是Cross的一个实验项目。据他说,“湖南平板米线快餐是一个可以挖掘的市场。我觉得是可以做到的,也是可以看到的。此外,如果你尝试自己的店铺,你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的想法。”
十字米线店的特色是鱿鱼汤扁米线。这个不到50平米的小店,专门从婆婆在湖南的酒店里借了一个厨师,设备采购、技术方案甚至关键食材都是湖南的。将十字品牌定位为“内餐+外卖”,为了做出适合外卖的扁米粉,他在包装和工艺上做了很多改进。有了好的产品和用心,米线店饿了么口碑好评率达到93%。
即便如此,这家店在短短三个月内就关门了。
复盘后,克罗斯告诉【商业街大侦探】“平板米粉其实是一家特色餐厅。如果是特色餐厅,实际上应该是在交通便利的闹市经营独立门店,通过全网拉动流量。但是我把他定位为大众餐饮去尝试,这让我的选址策略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如果餐饮选址出了问题,基本上就全错了。”
在上海浦东一家名为“光合作用新街区”的商场开十字店,属于万科。实地看,虽然靠近上海知名“CEO社区”万科翡翠河畔,但商场周边交通极为不便,两条地铁线改造未开通,主干道仍在建设中。商场本身面积不大,但里面人烟稀少,像一座开着灯的鬼城。据一些商户反映,商场里几乎没有盈利的商户,整个商场一天的营业额往往不到5万。
“你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地方?”
面对我们的提问,克罗斯只能尴尬地笑笑说:“选址的时候,商场还没开门。我们去看的时候主要看到星巴克和永辉的超级物种都在装修。由于我们的客户定位于白领阶层,我以为我的网站可以比星巴克和超级物种更好?再看看万科的品牌,定下这个定位。”
说到万科,克罗斯忍不住吐槽:“万科看起来像个品牌,但商业地产的管理能力一塌糊涂。比如我们入驻不到3个月,几乎每层楼的自动扶梯都坏了。关键是它们坏了2、3周就修好了。然后他声称自己连一点营销费用都看不到,吸引客户的能力几乎为零。我一看到商场的架势,超级物种和星巴克都不敢开了。”
至于外卖能否作为餐厅补充的问题,克罗斯帮我们算了一笔账。
如果平均外卖餐26元,去掉6元里的配送费和6元里的红包,svip。如果顾客一顿饭消费20-26,商家只能拿到10-15元。因为需要在外卖平台投入一定的资金购买流量,再除去包装盒等原材料成本,基本上是完全无利可图的。以国内知名的美食广场为例。他们收取的积分在25%以下,但在外卖平台上的实际支出超过了用户支付金额的30%甚至40%。所以,如果完全指望外卖,商场的一家店必死无疑。
“就算我们没抽到万科的签名,如果项目定位不对,那肯定是不对的,只是运气好而已。虽然勉强管理也能把一个月的亏损降到5000元以下,但是会分散我管理主业的精力,所以横了心就关了,40万就成了实用的餐饮MBA。失败也是为下一次成功做准备。等机会合适了再回来就是了。”面带微笑,十字似乎从去年那种要爆炸的心态中有所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