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天日记,垂直了领域,提高了质量,规则你说了算

核心提示最初听到或者说接触“自媒体”三个字的时候 ,大约在2014年前后,那个时候我在一家贸易公司做运营经理,从行业人那里了解产品通过网络“自媒体”方面去发展运营,从字面上理解为私人或者个人的一个网络媒介,于是知道了微信公众号。当然,作为执行经理,

第一次听到或接触到“自媒体”这个词,是在2014年左右,那时候,我在一家贸易公司做运营经理。我从业内人士那里了解到产品是通过网络“自媒体”开发运营的,而“自媒体”字面意思是私人或个人的网络媒介,所以我了解到了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当然,作为执行经理,我开始收集信息,用个人身份证作为操作者,以公司名义注册经营。那时候还没这么复杂。产品上架的时候,找一些博文来推。只要推的东西不是反动的,基本上就没有审计这一说。反正结果和预期的差远了。离职后从事其他行业,第一次错过了自媒体。

也是这几年的颓废,没有学到更深层次的东西。直到不久前我在浏览推送的时候,才发现了自媒体创业这个项目。再次得知后,我拍了几下大腿,那颗不安分的心又准备动了。各种学习,各种收集,各种准备,各种纠结……直到一周前,面向生活的Vlog再次开通。回头看看这几天的各种折腾坑,这个东西真的一点都不简单!!!

3月4日,我装上手机支架,坐在办公桌前,挺直身姿,拟定提纲,期待录制的效果,思考自己想说的话,这就像是人生中的一次大考。最后结结巴巴的重新录了十几遍,然后剪辑了几十遍。我忙了一整天,直到接近晚上十点。才让我的自媒体处女作《5G时代的来临是创业者的机会,自媒体行业的第二春》进了几百个“号”。推荐299,玩131。

3月5日,听说不能只做一个自媒体,要同时运营三个、四个、五个、六个,还可以做多篇稿件,性价比高。于是我注册了再注册,然后我又得到了头条号,大鱼号,企鹅号,再一点号。东方号没通过,有趣的头条不知道是全员放假了还是怎么的。乌龟般的速度仍在审查中...我早上醒来,想知道我今天要拍什么?4号不知怎么弄了个视频,不过是准备了好几天的畸形产品。既然拍视频那么累,那就弄个图文吧。重庆人介绍重庆?也许想想也挺好的,于是我翻天覆地的找资料和素材——我要做的就是把显示器拆开。然后我得到了一条“重庆山美更美,欢迎来重庆”83条推荐,28条阅读。

3月6日,既然是Vlog,当然要拍?拍什么?拍什么?钓鱼,虽然我知道天还冷,很难钓,但是为了视频和自媒体,我让孩子充当我的摄像助手,干脆拿了两根鱼竿在河里摆姿势!“钓鱼遇空军但遇野花,采不采”,推荐3230,玩318。

3月7日发现去年新疆的一些雪景视频还在手机里。还好我还有库存!拿出来拼凑炒作也不错。虽然没有拍摄那么累,但是剪辑完花了半天时间。谁说的“一天两小时月入过万”?我保证不会打你!“家家都有滑雪工具,雪天玩别太高”,推荐74,玩过25。

3月8日,心不再累,老婆放假,女儿要去玩。这是现成的材料,我轻轻一拍就搞定。《疫情后期三八女神日,慢慢暖城繁华》推荐646,播放57。

3月9日,我参加了今日头条的创作活动,整理了一张“如果你保护了城市的美丽,让我们来装扮你的脸”的图文,表达我对正在抗击疫情的环卫工人的敬意,并反馈政府和志愿者的公益活动。同样的稿件频繁发表,推荐31篇,阅读1篇。

3月10日,我录了一个photoshop教程。我对最后的结果极为不满,但还是放了。也许我的心思有了一点点变化,但反正没人看。不要停下来看,是不是?你不是说每天都要发表作品吗?我算是有钱人。《用photoshop做自己的logo和水印,纯干货》推荐0,播放2。

今天3月11日,我和大家一样,当然也每天在后台看我的各种参数:百家号指数305,活跃表现561,原创能力583,领域聚焦350,内容质量232,用户喜欢142。也就是说我发的内容不够专注,作品质量差到用户不喜欢。我应该在几个方面进行调整和修正。我不太在乎成为不成为常客,加不加V。我关心的是如何做好自己这方面的作品,提高作品质量。成为常客或者加V包括推荐粉丝数...一切都会迎刃而解,没有任何问题。

回忆这几天的历程,整理凌乱的思绪,总结各种问题,真的很难。领域的选择,发帖的垂直度,作品的质量,受众的喜好,平台的规则,方方面面都是一大堆问题。做好做精真的不容易!

一个人,如何创造?如何创作,有时候有点想法,但是作用差;带着相机出门,现场怎么会有那么多别人喜欢看的场景?你和很多人一样,每天对着镜头聊两三分钟全网重复的话题吗?就算我比不上别人,他们那里至少有一定的价值,有人喜欢看。我该如何提升自己?朋友给了我一个建议:应该慢慢探索还是找个合适的向导?

最后,路过的朋友们,如果你们想一起创作,一起学习,特别是在重庆开州区,请注意。我可以为你扮演一个角色,帮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谢谢大家!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