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布丁。我是第一个分享知乎赚钱的好东西的。我在三篇文章中得到了三颗龙珠。20年双十一,淘米凌骚运营,10分钟写5篇带货495w一个喜欢挖掘原创创新玩法的家伙。
去年8月,我开始再次试用Tik Tok蓝色海带商品。20天就做到了日佣金7000多元。今年1月,最好的数据是日佣金超过8万元。做这一切的过程其实很简单,没有什么深刻的。有些大佬已经在这里分享了他们的方法,这里就不赘述了。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在Tik Tok找到这样的蓝海的方向,如何抓住这些蓝海的核心点。
如果你做过Tik Tok的交割,你应该知道,要想赚钱,你得拿到三高:
1.高流速
2.高来宾名单
3.高利润
其实应该有很高的转化,但是人不能太贪心。如果他们能把前三高搞定,那就太好了。还有精力把三高搞定,再去搞高转化也不迟。
对应以上三个高度,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先说高流量。什么内容流量高?除了受众广泛的常见热点内容,其余绝对是稀缺内容。现在Tik Tok缺少什么内容?
再来说说VIP名单。谁买什么不太在乎价格,还是不知道商品本身的价格?
最终高利润和上面的高客户名单有直接关系。什么人对价格不敏感?你加价N倍,他不觉得贵,你自然就卖高利润了。
带着几个问题,进入今天的话题。
-01-
存量和增量
先看一张图。至于图中的数据是真是假,我觉得无所谓。总的趋势是,Tik Tok正在抢夺传统电商的流量和用户。这个大趋势很明显。
在写下面的内容之前,我先定义一下新旧电商,以淘宝和JD.COM为代表的电商。因为展示形式以图文为主,所以定义为图文电商;在Aauto Quicker和Tik Tok把短视频电商定义为短视频电商。
那么,Tik Tok从图文电商抢夺用户和流量的过程中,就存在一个抢夺存量用户或者增量用户的问题。用户存量基本是一片红海。虽然有几个品类切到Tik Tok,第一口肉还是蓝海,但是这些在其他平台上做的大品类都有完善的电商销售体系。改变Tik Tok意味着切割一个流量入口,只是你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但这个差距很快就会被拉平,原有平台上的商战会在Tik Tok继续,原有的红海会回归红海。
除了传统的图文电商抢存量用户,增量用户在哪里?凭着国人的勤奋,电商这么多年一直在厮杀。有没有没被挖掘的用户?是的,而且相当多。这个增量用户是26000000+老年用户。
电商时代,商家也要关注老年人,但渗透率远远不够。这背后有几个原因:
硬件支持:
1.要完成几年前的网购,首先想到的是电脑。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日常生活中使用电脑的人很少,能非常好的玩电脑的人就更少了。年轻人每天在工作中接触到的电脑,对于老年人来说完全是一个鸡肋,不能为了网购而单独买电脑。这样的人很少。
2.再说说手机。早些年,年轻人用智能手机淘宝剁手。大部分老人还在用带按键的绿屏机。有简单的通话功能就够了。很多孩子帮父母买智能手机,自己却不会用。那时候老人们想网购,硬件是个大问题。
支付问题
说到支付问题,比如支付宝的使用,年轻人打开支付绑定淘宝的时候,觉得支付很简单。但是回想一下第一次申请支付宝,绑定银行卡,注册淘宝,绑定支付宝。之后的一些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列表有点晕。这一步,老人操作一次就可以了,顺利使用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虽然微信支付在日常生活中比较普及和使用,但是淘宝并不支持微信。
这两个问题解决不了,老年人网购普及率就上不去。这两个问题不是几个电商平台能解决的。这一切只能交给时间了。
后续时期,拼多多的出现,在微信对拼多多流量和政策的支持下,让很多中老年人第一次尝试网购,比淘宝的支付更方便,病毒传播砍了一刀,都让老年人实现了网购从0到1。
这种启蒙不仅给老人带来了新的体验,也让品多多迅速成长。其中农村用户、老年用户以及这些增量用户贡献巨大。
随后,随着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高性价比的智能手机开始在老年人中普及。相比文字阅读的体验,视频对老人来说更直观、更友好。老年人直接跨越了图形时代,进入了视频时代,随之而来的是在Tik Tok购物。
这一切都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早一步晚一步都没有这样的效果。
-02-
习惯和消费能力
消费习惯
在电商时代,主要靠搜索流量。想买一个产品,首先要知道产品的名称,然后才能搜索。所有的需求都需要建立在知道有这种产品的前提下。从商家的角度来说,这种销售形式完全是被动的,可以认为是被动销售。虽然有类似猜你喜欢这个的功能,但是猜你喜欢几个简单的标签还是作用有限。
反观短视频电商,一个产品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它的名字或者功能。只要拍个视频,在视频这种信息高度密集的载体上展示产品相关信息就够了。眼见为实,自然是用户买单,这也算主动销售。
相比老年人,视频电商时代的主动销售更适合他们。年轻人会比较各种参数,比较价格,去小红书,知乎等等看种草文章。之所以能有这些比较和借鉴,是因为这么多年在图文电商购物时代养成的消费习惯。老年人不可能回去学这一切,历史不会倒退,消费习惯也不会。就好像和欧美相比,我们直接跨过了信用卡支付的繁荣,快进到了移动支付。
老年人也一样,跳过图文电商,直接进入视频电商,所以你可能会发现你的父母、爷爷奶奶、直播间购物比你多。
功耗:
说到消费能力,我经常开玩笑说,年轻人上有老下有小,车贷房贷很多,基本都是负资产。虽然他们赚的很多,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大部分的钱都花在哪里了。另一方面,老年人,尤其是有养老金的老年人,他们的积蓄比年轻人多,房子比年轻人多,资产也不比年轻人少,但他们以前很穷,日常生活拮据。
但是从我这边的后台统计来看,大部分产品都有多个SKU,单品和套餐,都会买套餐。在消费习惯上,都是决定买好的,买贵的,给他买一套。
这样就和老年人不愿意花钱,比如线下买菜买鸡蛋的传统观念冲突了。他们知道价格,所以会和稍微便宜一点的人比,谁便宜一点。如果你明显能省钱的话,可以省一些,但是网上看不到适合自己的就来不及了。第一次让大量老年人接触到网购,也就是短视频购物。简单地看到他们看到的,买他们想要的,也符合眼见为实的心态,放心购买。
你在短视频或者直播间看到的东西,只能由视频或者主播单向推广。在这样的场景下,没有对比,就没有价格对比。产品值多少钱?很多情况下,老年用户并不知道。如果他们觉得有用,觉得新鲜,就直接去下单。而不是像我们在PC时代那样搜索一款产品,对比图片内容,对比价格。
-03-
老年人内容的现状
以上内容我写了这么多,这么详细,就是为了扭转大家心目中老年人的印象。互联网在变,老年人也在变。在这一切的变化中,过去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过去啃不动的骨头今天突然变得肉肉的。回到我开头留下的问题,为什么老年群体完美符合以上三个条件?
1.高流速
Tik Tok的从业者基本都是90后左右的人,大部分输出内容和关注点都集中在同龄人身上。所以他们同行的内容基本都是一片红海,在里面杀他们就更难了。可能有些人尝试过老年人的内容,但很多时候只是肤浅的了解一下。之后他们觉得老年人应该喜欢,就像你妈觉得你应该穿秋裤一样,虽然本意是好的。
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Tik Tok上亿老人真正喜欢的内容很少。只要你做出真正好的内容,流量会相当大。而且这样的内容还是精准的吸引了老人们,年轻人不喜欢。内容一开始就直接筛选,对后期转型有帮助。
2.高客户订单和高利润
客单价高,利润高,除了前面分析老年人消费习惯提到的几点,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抓住老年人的痛点,怕死。只要你卖的产品和健康有关,不管是什么,他们都愿意付钱。你在网上加价10倍或者8倍,你觉得涨价已经相当苛刻了。但是,和线下的比起来,你还是远远落后的。
-04-
老年人市场的未来
经过半年多对Tik Tok老年市场的探索,我感到老年市场潜力巨大。大家经常听到“银发经济”这个概念,但这里面有一些大的概念,比如养老、医疗、大健康等。,跟普通人关系不大。但是我们普通人可以快速切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消费,在老年人网购和内容的方向上挖掘出很多新的需求。
这些老人的需要可以从以下渠道得到满足:
1.传统电子商务渠道
首先你可以去传统电商渠道找一些老年人的品类,但是因为传统电商和短视频电商的人群和消费场景不一样,你不能直接照搬。你要对原有产品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品类进行选择。
1)原来通过电商渠道为老人购买产品的人并不是老人,比如子女购买,但这些产品不一定是老人真正需要的,而是子女认为父母需要。如果真的老年人看到了,可能不会买。这可以从产品介绍页面、评论区等了解到。,小批量的产品可以在Tik Tok进行测试,以确定最终合适的产品。
2)一些图文电商无法很好展示的品类或功能性产品,别人不知道你的作用,自然无法搜索并产生销售。而短视频是直接展示产品,功能介绍在前面,给了这种被埋没的“好东西”一个天然空的空间。
比如下面的床头扶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人们直接去搜索,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搜索。但是抖音视频展示的是这个产品,他们看到需求就直接买了。这种类型的产品还有很多。在绝对需求面前,价格根本不是问题。你卖300或者500,还是会有人买的。
2.从线下渠道学习。
在有大量老年人的社区,通常会有许多为老年人销售产品的组织。他们不以宣传为目的,但他们很赚钱。他们选择的一些产品很有启发性,可以多参考。
老年人的市场才刚刚开始,有很多可能性。如果不被传统观念束缚,可以玩出很多新花样。希望我的文章能给你带来一些思路。
欢迎大家喜欢,转发。小布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为你带来最具创新精神的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