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商业模式

核心提示来源/TopKlout克劳锐今年5月,由克劳锐出品的《2022中国内容机构行业发展研究白皮书》重磅发布,白皮书在引发业内热议的同时也为中国MCN机构的发展给出了可能的方向。在上周五,我们挑选了在制作年度报告过程中,与多位知名MCN机构创始人

来源/TopKlout Crowley

今年5月,Crowley的《2022中国内容机构行业发展研究白皮书》发布,引发了业界的热议,为MCN机构在中国的发展给出了一个可能的方向。

上周五,我们精选了一些在做年报过程中,与多位MCN机构知名创始人的访谈记录,探讨2022年MCN机构孵化与运营的迭代。

本文将向大家展示MCN机构创始人对当前商业环境变化和品牌诉求变化的感知,并列举了一些MCN机构新的商业方向,希望能给广大内容创作者和MCN机构带来收益。

01

当前发布环境和品牌吸引力的变化

Mc组织①:

我们主要服务的广告主包括平台客户结合品牌直客,主要集中在消费领域,比如美食、美妆等。从2021年各平台总接单量来看,微博、Tik Tok、小红书呈上升趋势,微信广告量持续下降。

品牌继续投资效果广告,但品牌广告明显回暖。客户以业务团队介绍的直接客服为主,媒体代理为辅。

目前公司业务包括话题营销、整合营销大促、内容种植、内容代运营、表情包IP联合业务等。相比以前,广告主要求内容有更清晰的产品和品牌效益,渠道投放的ROI越来越高。垂直品类腰部人才,市场人气和性价比会高于头部人才。

Mc机制②:

第一个洞察是客户越来越重视“产品与效果的结合”,这对我们的商业变现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业务需要根据客户需求匹配最佳投放策略,配合博主保证广告效果。

第二个洞见是,在公司知名度不断扩大的同时,行业对品牌投放的吸收也在成正比增加。但是当数量达到一定值后,增长对应的商业变现就会遇到瓶颈期,行业内公司之间的竞争,公司内部人才的竞争也越来越大。行业对博主的综合数据、内容呈现、投放效果等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使得我们机构对签约博主的要求更加严格,孵化和淘汰机制按照时长进行优化。

Mc机制③:

广告商的要求越来越高。一开始他们可能什么都不知道,后来慢慢就什么都知道了。现在他们对内容和直播都很了解,所以对内容的要求会很高。

合伙人会细分。比如市场和电商渠道可能会有差异化,数据需求的粒度会更细。同时,代理人会做压榨动作,因为他只能从MCN那里获得利润。

这种变化目前是可控的,但如果未来继续发展下去,将对MCN不利。所以我看到很多mcn都要开始做商品,做品牌,也有一些mcn在寻找自己可能的拐点。

Mc机制④:

在我看来,客户投放得到两点,一是成熟品牌/国际品牌,二是新消费品牌/新兴品牌/国产品牌。这两类还是有不同的变化。

2020年,国际品牌越来越有把握找到成熟的机构和账户来投放,稳定性和确定性更高。国产品牌和新锐品牌反其道而行之,因为预算相对不足。2020年还有一些流量洼地和红利,甚至有些数字确实可以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2020年我们看到了百花齐放的感觉。

到2021年,很多国产品牌和新锐品牌会非常保守,会选择一些新账号或者低价值低价账号进行试探性投放,大规模的矩阵批量投放会比较少。我们也问过一些机构,他们会觉得越来越多的品牌主愿意投资中腰人才,对头部人才没那么感兴趣。

是因为现在我们知道了Tik Tok的流量分配机制,并不是粉丝越多越容易爆炸。而且在垂直领域,头部确实稀缺,供应量有限。但是我们也知道品牌方的需求是很大的,所以目前仅靠一些吊坠头来满足需求是不现实的,还是有机会的。

Mc机制⑤:

我们的看法是,客户不会只关注一个平台,他们的交付越来越多地面向全平台和全媒体。大部分人其实都会选择Tik Tok,所以我们可能会建议一些美妆、餐饮、时尚的客户放一些小红书,组合推荐给客户。

目前品牌为了知名度,肯定会把70%的精力放在Tik Tok,因为Tik Tok的曝光率很大。但如果考虑粉丝粘性这个点,他们还是会偏向小红书的。Tik Tok促进销售,而小红书促进粉丝粘性。

Mc机制⑥:

我觉得不是每个机构都有做人头账的能力,人头账不比腰账。比如我们的腰部账号一个月有十几个视频,流量可能没那么好,但是因为商业化的惯性,也能保持十几个视频。这两个月没出爆款还好,商业化可以继续轮换。只要在两个月的轮换过程中出现一次爆款,依靠我们的商业化能力,达人的账号可以滚动两个月。

Mc组织⑦:

在2022年的这个市场环境下,好账户的第一个前提条件是腰部以上,那么接下来的小机构或者个人账户就很难发展了。

有了IP效应,你的客户愿意在数据下降的时候买单,但是你要想上去,就必须依靠大机构做整合营销,包括整体的一揽子账,然后摊到各个层面的客户。就是整体操作模式。

如果你是一个单纯的视频专家,你的发展也很有限。你需要多渠道、多形式的展现你的账户,你才能上去,甚至成长为超人头专家。

02

如何突破困境,改变商业化模式?

Mc组织①:

2020年,我们成立了整合市场部。看到市面上想进入Tik Tok电商体系的真淘品牌太多,我们就去找了一些厂家进行深度合作,他们的广告大部分都给了我们。

现在我们整个KA业务已经非常完善,基本涵盖了他们一个市场部的职能。我们在做直播投放策略,短视频投放策略,蓝V代运营等。,甚至包括一些品牌的事件营销。这不同于许多mcn,也不同于许多4A机构,我们比他们更了解内容。

2021年开始在美妆以外的食品板块大力发展,签约了两个美食掌门人。营销方面也帮助一些品牌从0到1,然后达到高GMV,这是我们一步一步慢慢摸索出来的。

现在,我们选择“脱帽”,开放很多广告主的资源。接下来我们会把自己的供应链开放给所有想从事电子商务的人才。

Mc机制②:

在提高收入上限方面,首先是扩大我们在商业变现方面的投资。以前我们在内容运营上投入的人力更多。从今年开始,我们将逐步投入更多的人力进行商业变现,这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业务订单,更多的提案和中标。

二是开发更多的套现模式。我们和Tik Tok、哔哩哔哩谈过,他们今年会推出更多CPM、CPA甚至类似游戏CPS的合作模式。如果这一次成功了,它也会增加我们的总收入。

第三是形式创新。比如去年我们的业务收入比是8: 2,然后我们会增加更多的变现形式。2022年,我们要重点尝试做更多大的典型案例,以撬动更大商业化的可能性。

Mc机制③:

我们今年的收入主要来自微博,哔哩哔哩为辅,小红书是“四肢百骸”。

现在我做小红书更多的是为了销售机会,因为基本上所有客户都可以投小红书,但在微博里不一定。所以从这个环境来说,我会先通过小红书收集所有的客户需求,然后给用户投票微博的选择权。所以基于营销需求收集的目的,我觉得小红书的投入可能更大。

Mc机制④:

未来第一大方向是充分利用平台和现有矩阵;第二,如果直播赛道非要转型,尝试本地化;三是做一个新的汽车内容类别。

我们真的要攻击小红书,因为今年孵化出来的妈妈、宝宝、美妆都适合小红书。去年我们没有做,因为分发后流量很差。小红书去年还告诉我们,有一个部门会更快地管理从Tik Tok和Aauto传输过来的内容。作为一个种草的社区,他们并不真的希望有这么多的娱乐内容加入。

所以明年,一是以小红书为主,二是以直播行业为主。但是直播可能不仅仅局限于电商,比如本地生活的直播。Tik Tok现在也在关注这一点,我们可以看看是否有机会成为这个方向的商店发现者。

第三,我们也在尝试做汽车类型的矩阵,因为我们已经做了比较赚钱的两个赛道,妈妈、宝宝、美妆,这两个赛道确实有些情怀。可以设置一些模板,孵化更多的人,但是汽车领域的竞争目前还没有那么充分,又恰好是我们认为明年客户预算会比较大的领域,所以要尝试一下。

03

从长远角度看MCN的自我定位

Mc组织①:

我们希望将我们的服务模块化,逐渐去除MCN的标签。我们和创作者的关系也很简单,做好服务就够了,比如给他提供策略建议,给他内容创作赋能,在业务层面给他提供整个市场的购买能力。这些创作者在我们的体系里有专属的商业体系,独立的工作室,完全独立的结算,这是非常合理的。

明年我们可能会进一步压缩,不需要在工作室里基地人。我们会逐步铺开,做分散的孵化器,这是我们长期的方向。

Mc机制②:

其实在2020年,我们就发现MCN要去MCN了,不同基因的MCN机构正在用自己可以贯穿的新链接突破现有的天花板,把MCN变成自己公司的一个属性,用这个属性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要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头部人才得到资源共享。比如很多头部人才不会允许你用他的资源去孵化其他人才,包括他的供应链,不愿意向其他人才开放。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当整合营销收入占大头的时候,MCN的去MCN化才有可能实现。结束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