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核心提示本文系深潜atom第303篇原创作品小红书似乎陷入了挣扎和无奈——自己苦心经营的内容生态,到头来成了为新品牌做嫁衣裳的沃土良田,但最终的收益,又显得跟自己关系不大——新品牌们在小红书萌发、成名,在大平台热卖、走红。但小红书在这个过程里,既不

本文是深潜原子的第303篇原创作品。

小红书似乎陷入了一种挣扎和无奈——其苦心经营的内容生态最终成为了新品牌做嫁衣的沃土,但最终的盈利似乎与自己关系不大——新品牌在小红书上萌芽成名,在大平台上走红。

但在这个过程中,小红书既不能像媒体那样赚钱,也不能像短视频、电商平台那样有效的带货。我们的品牌小红书完成了冷启动,测试了用户的各种反应,模型修改后,他们在短视频和电商平台下了更大的赌注。这对于既没有形成流量和用户的回报,也没有形成交易的增长的小红书来说,无疑是一件尴尬甚至反感的事情。

这种宿命与不甘,在最早的天涯上演。在这里萌芽的大V,裹着名气,继续在后来者的平台上如鱼得水,盆满钵满。天涯在名气和人气耗尽后,终于独自离开了。后来蘑菇街和美丽说,海量时尚,如何购买,需要用户消费决策的辅助。但是一旦导购平台想做自己的电商,就和电商平台成了竞争关系,很快就走上了衰落的道路。值得买的是顽强,说白了还是努力。要看你体力好不好,什么时候能扛。

这些平台的核心问题其实很明显。只是在某一点上有所突破,但整体体量并不大。所以没有办法在消费者行为和竞争中形成对等优势。短视频平台,能让电商依赖自己的核心问题是足够大。所以,即使自建电商中间平台和供应链,电商平台也只能接受合作竞争的现状。

同样,小红书最大的问题就是相对体量太小。而且很遗憾,电商平台越来越重视“种草”的工作。得益于起步早,小红书有一定的人才组织和调用能力。但是这种能力也会随着短屏平台电商的兴起而下降,下降的更快。

小红书虽然也有电商能力,但还是上面讨论的核心问题,整体体量太小。8月2日起,小红书关闭了有货笔记中的商品链权限,包括小红书商城和淘宝天猫商品链接,有货活链功能不变。小红书选择了更直接的变现方式,直播电商。2020年,小红书直播服务开放公测,2021年4月,小红书平台提出流量扶持主播。让带货的人带货,试图在用户体验和盈利之间找到平衡。但这真的是一个前瞻性的战略选择,还是很快就会有答案?

△小红书商城

然而,在深潜原子眼里,这是一场徒劳的斗争。缺乏用户规模支撑,直播电商的生意不好做。从用户数来看,小红书官网显示其用户数在2018年突破1.5亿,2019年1月突破2亿,同年7月突破3亿,月活突破1亿。然而,2019年7月之后,小红书并没有更新数据。易观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2月,小红书月活1.38亿,日活5547万。如果上述披露的数据准确的话,一年半的时间月活只增加3800万,小红书似乎进入了弱增长期。

小红被证明的能力是新品牌的孵化和营销能力。小红书不如顺势转型专家MCN。它不仅可以在自己的平台上进行冷启动和验证,还可以借力将触角伸向流量巨大的短视频平台。

这样做的前提是小红书意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打破了什么都做的执念,把自己的核心能力定义为人才运营。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专注于自己的核心能力,第二,避免什么都做的成本浪费。

依托短视频平台,老罗不仅上演了《真传》,还把公司开到了杭州,开始了短视频和直播更深层次的发展。像前程无忧传媒这样的MCN总公司正在蓬勃发展。这些案例都表明,MCN依托短视频平台是一笔好生意。

以淘宝直播为例。在直播真正兴起之前,淘宝就打赌李佳琪会成为最受欢迎、最有影响力的美妆专家。但淘宝直播并没有选择封闭运营策略,而是积极拥抱站外短视频平台。

小红一直以Instagram为目标,打造以图片分享为核心的内容平台。还通过图片展示了美图秀秀的美好生活,刺激和培养了消费的欲望和冲动。但Instagram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依赖于脸书的流量加持。

△Instagram

这也许就是命运。不是不努力,而是在绝对的力量悬殊面前,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无法超越那些巨无霸。你只能抓住自己的核心能力,选择与它们共存。但是又省力又省心,何乐而不为呢?

7月16日,据彭博新闻报道,中国初创公司小红书将暂停在美国上市。随后有消息称,小红书有意调整上市计划,在香港上市。无论小红书会以什么态度面对资本市场,都在释放一个信号,失去了资本输血的小红书难以独立行走。在被目标用户抛弃之前,小红书需要及时变道。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