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加固「护城河」

核心提示以创作者中心为抓手,小红书开始系统化地加速社区的“供给侧改革”,加上面向品牌的企业号,一个动态的创作者-品牌-普通用户三角关系,正在成为小红书扩张的底座。作者 | 张友发 黎佳瑜在2020年开始,小红书向外界展示了平台系统化“改革”的决心。

以创客中心为起点,小红书开始系统性地加速社群的“供给侧改革”,而以品牌为导向的企业号,一个创客、品牌、普通用户的动态三角关系,正在成为小红书扩张的基础。

作者|张

2020年开始,小红书向外界表明了平台系统性“改革”的决心。

继昨日宣布将品牌号升级为企业号后,小红书今日正式推出创客中心。中心为创作者提供数据分析、粉丝运营、内容分发等内容支持,以及品牌合作、好物推荐、直播等多层次变现手段。

小红在尝试创作者、用户、品牌之间更深层次的连接。在内容端,创作者可以通过更新数据、分发运营工具来促进粉丝的增长,而用户则可以获得更持续的优质内容。在变现端,创作者和品牌商正在搭建更加透明的渠道,进一步打通从种草到拔草的完整链路。

两项业务同步升级的背后,说明小红书重新掌控了发展节奏。股票时代,社群更受资本和市场关注。定位为“生活方式社区”的小红书,因为与自然和消费决策挂钩,被认为具有很高的商业潜力。

在外界因素的加速推动下,“整顿和规范整个社区”成为小红书去年的工作重点:在内容层面杜绝灰色产品和整顿虚假笔记,在社区生态层面加强对MCN等品牌和生态伙伴的管理,包括推出帮助品牌在社区运营内容和粉丝的品牌合作产品和品牌号。

经过整顿,社区秩序已初见成效。以创客中心为抓手,小红书开始系统性地加速社群的“供给侧改革”。

01 |主动生态

对于不同成长阶段、不同发展诉求的平台创作者,小红书希望给他们提供一个更系统的工具。

经过秩序重构和内容整改,小红书正在释放增长信号。在刚刚结束的2020新榜发布会上,小红书社区生态合作负责人Minako表示,小红书整体活跃用户比2018年增长了4.4倍,单日社区曝光量已经超过45亿。在用户量稳步扩大的同时,男性用户的双速增长和垂直圈子的快速聚合,使得小红书的用户增长呈现均衡和多元化。

快速增长的社区为创作者的崛起提供了用户基础。小红书作为社区整改的直接受益者,在加大力度清除灰烬和虚假内容后,优质内容生产者和真实内容得以重获原本的存在空。

日益活跃的内容创作生态也是社区扩张的动力和保障。面对用户的细分需求和社区新内容的趋势,更大规模的创作者可以为用户提供更稳定的内容输出。此时,如何满足用户高增长、高细分的需求,让“人-内容-互动”的社区链条更加紧密,成为小红书的新课题。

在新推出的创作者中心,小红书给出了答案——围绕创作者在创作、运营、商业化方面的需求,一个生态产品是一个更系统的解决方案。小红书希望为创作者提供平台级的系统服务,完成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转变。

在创作者中心,数据的多维度开放帮助创作者把握社群动态,捕捉内容动态。评论功能和精细化的粉丝管理工具,可以降低创作者在运营层面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同时沉淀高粘性的粉丝群。对于平台而言,用户与创作者的紧密联系可以加强双方对社群的归属感,巩固社群关系。在内容分发层面,正在测试的“薯条”可以帮助创作者以更低的成本测试内容的数据和效果,并精准投放到细分的用户群体。

一条从数据分析、粉丝运营到内容分发的创作者服务链,正在小红书的努力下浮出水面。

值得注意的是,小红书对于创客中心的定位是“生态”产品。这意味着社区生态和用户体验将永远领先于商业变现。作为“服务者”,小红书对自己的阶段性任务有着清晰的认识——激发优质内容,孵化潜在创作者,最大化社区的活跃度。

02 |创造者意识到

在用工具连接创作者和用户的前提下,小红书正在为创作者提供更多的商业可能。

在2018年的一次采访中,某机构负责人告诉NBT,小红书的广告营销还没到时候:“等有了两三亿用户再说。”

这个节点到了2019年。在几乎达到2亿注册用户的同时,小红书正式推出“品牌合伙人平台”,提供品牌、MCN、品牌合伙人的入口。创作者可以作为品牌合作伙伴对接品牌,通过商业笔记实现。

商业笔记业务的发展满足了平台、创作者和品牌的共同需求。对于品牌方来说,整体市场环境的冷淡,对产品效率的重视,对细分人群的精准投放,正在逐渐取代之前大规模投放的思路。小红书独特的“种草”社区生态,对生态伙伴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创作者可以影响消费者的决策,商品有更好的转化效率。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粉丝后,创作者也希望有一条稳定的商业化道路。对于平台来说,变现能力的建设可以促进创作者的创作热情,防止头部作者的流失。

品牌合作平台是连接品牌和创作者的重要方式。新品牌合作平台有一些新变化:准入标准进一步降低;支持个人创作者入驻,用户无需签约MCN即可享受平台直接服务;未来将支持线上交易,不仅可以记录交易,还可以覆盖从下单、双重确认到付款的全链路。还可以帮助创作者解决收款、开票等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外界有不少声音认为创作者是平台商业化的重要抓手,但小红书表示,截至目前,平台并未向个人创作者或MCN机构支付任何佣金;期货交易功能开通后,平台暂时没有向个人创作者或MCN机构支付佣金的计划,但会按月代个人创作者合法合法纳税。

除了与品牌合作的商业笔记,平台还计划在创作者和商品之间建立更直接的联系。在创作者正在测试的好物推荐平台功能中,创作者可以在自己的笔记中添加商品卡片,参与商品销售的分成。创作者笔记不仅是商品的展示渠道,也是站内“种草消费”的闭环。

另一个还在测试的是互动直播平台。2019年,淘宝、Aauto Quicker和哔哩哔哩制作了许多具有直播模式的大流量主播。小红书的种草心思,让其直播业务在电商方面还有相当的想象空间空。但就平台而言,现阶段直播产品的推出,更重要的是帮助创作者和粉丝建立更紧密的连接关系,加强创作者的私域运营能力。

00 |向上增长

在某种程度上,小红书的创客计划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其社区定位,也体现了新兴阶段社区发展的共同挑战。

当移动互联网的流量红利逐渐消失,社区正在重新被资本和大众认可。有社交关系的社区提供了更多触达用户和实现C端的可能性。这两年娱乐圈发展放缓,但小红书、虎扑、知乎等社区相继获得融资。

相比其他平台,社群的优势在于活跃的UGC内容。但是,如何提高平台用户持续创造优质内容的积极性,是所有社区平台成长到一定阶段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平台对于创作者的运营较为薄弱,客观上造成了作者分布更加均衡,社区UGC生态的建立。然而,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小红书2019年直播用户过亿。面对如此庞大的用户数量,平台需要承担更大的管理责任。

小红书首先建立了更清晰的管理机构。2019年,与MCN的合作关系逐渐建立,创作者开始在更正式的组织架构上进行创作。年底小红书创作者开放日,小红书发布了数百家MCN机构的共创计划,希望与现有IP联动,同时拿出10亿流量孵化超级IP,帮助红人出圈。

创作者的内容创作和变现也开始纳入统一的后台体系。从统一的数据平台、文章分发工具到品牌合作伙伴计划,创作者的内容创作、分发、变现都在小红书搭建的平台和规则内运行。

灰色地带急剧缩小,创作者完整的“创作-变现”闭环可以在一个清晰的空中完成。一方面,透明规范的管理可以防止越界行为的发生,可以更好的规范平台秩序;另一方面也能让小红书为创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这个线上创客中心,我们可以看到小红书对之前的策略进行了小幅调整。允许个人创作者进入合伙人平台,意味着同时实施去中介化的创作者管理,降低创作者的准入门槛。在严厉打击灰色生产后,希望给更广泛的创作者提供变现的机会。

小红书的规则还没有最终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体系在防止创作者越界的同时,实质性地扩大了创作者的话语权。无论是制作、发行、变现,创作者都可以受益于小红书的规则,有机会实现快速成长。

相对于一些媒体属性越来越强的社区平台,对于小红书来说,坚定不移地让社区生态持续向上发展,仍然是目前一切经营策略的首要前提,这意味着小红书很可能会走一条与其他平台不同的发展路线。

此外,很多人还用“1粉换10粉”来形容小红书的粉丝含金量高,关注门槛高,粉丝粘性高。某种程度上,小红书已经有了一个社交社区平台的轮廓。完善工具,帮助创作者和粉丝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将进一步强化社区的社会价值。一旦这些生长在社群中的社交关系能够摆脱对内容的依赖,社交社群的路径就很有可能在小红书这里打通。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