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傀儡的叫什么

核心提示图片来源@unsplash文丨光子星球,作者丨何芙蓉,编辑丨吴先之“这一行变化的确实很快,不过新的东西也多,未来还有很长的路可以走。”“我对MCN行业的未来还是比较看好的,现在多个平台对内容的需求都在增加。”“虽然烧钱很厉害,但行业钱景也是

图片@unsplash

照片星球,作者何芙蓉,编辑吴仙芝。

“这一行变化真的很快,但也有很多新的东西,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仍然看好MCN工业的未来。现在对多平台内容的需求越来越大。”

"虽然烧钱很厉害,但业内人士钱景也很看好."

这是三个MCN修行者对光子星球说的原话。这些人普遍看好MCN行业,公司或多或少拥有几个核心人才资源,并且已经实现了变现。他们都对这个行业的未来着迷。

在豪门光环下,有很多一夜火爆的故事。正因为如此,很多人误以为这就是整个行业,但现实要残酷得多。

有的人3个月烧500万,有的人无力履行合同,背负品牌方的债务。光环背后的人大多都是孤独的,烧的钱溅不了多少。

2016-2018年前后,随着花椒、熊猫、斗鱼等传统直播平台的没落,MCN经历了一波倒闭潮。然而,随着短视频平台的爆发,MCN行业再次迎来生机,大批人为了不错过这个风口,纷纷入局。

据智研资讯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mcn约160家,2020年mcn 2.8万家,增长超过100倍;MCN的市场规模也从2015年的8亿元左右增长到2020年的245亿元。然而,在行业内玩家骤增的同时,大量的机构正在倒闭,他们还没上台多久。

一位MCN行业人士告诉《光子星球》:“在这个行业的初期,它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行业,任何人都可以来玩。但随着发展的逐渐细化,市场也在经历一轮洗牌,大部分机构都没能跑出来,只有少数在这个风口飞。这个行业变化太快了,新事物很多。总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把这当成一种发泄或者一种新的潮流。就算上一批倒下了,还是会有新的玩家冲进来。”

短视频、带货直播、整合营销等。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而由新兴业态衍生出来的MCN产业也一直在变革中摸索前进。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行业本身的发展,总是充满着各种变数。

随着行业逐渐成熟,回归理性,这个变量会逐渐减少。

行业资源涌向大机构。

“从行业整体来看,格局基本已定,即主要资源集中在头部机构手中,但仍会有很多小机构随着行业新趋势不断涌现或转型。”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无忧传媒已经连续30次在Tik Tok MCN机构月度榜单中排名第一。其代表性的头部人才主要有郑建鹏严阵夫妇、麻辣德子、多余和妹妹毛毛等。,整体签约人才数量已超过8万人。

在Tik Tok平台,无忧第一的位置已经基本固定,但此后排名一直在变。今年10月,Tik Tok MCN在嘉尚传媒排名第二,新木偶文化第三,蛙酷传媒第四。最近几个月,23号或4号的座位安排在三者中不断变化。

今年年初,时嘉尚传媒还在前5名,而去年排名第二的曲星传媒最近几个月已经很难进入前10名。

但是如果看直播商品的成交额,无忧传媒并不是第一名。拥有大量明星资源的前瞻网超越无忧传媒成为今年Tik Tok双十一好物节机构排位赛第一名,而与Tik Tok头部主播罗永浩交友的公司仅次于无忧传媒排名第三。

与51传媒旗下拥有大量草根的网络名人不同,王耀网络旗下的主播大多是多年的知名明星,包括杰瑞、张柏芝、黄祖霖、黄子韬等。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马太效应下,行业资源会不断涌向大机构,它们会占据MCN几乎所有的盈利业务,如直播娱乐、短视频内容商业化、电商和门店运营、音乐制作和发行、艺人经纪、整合营销等。但由于品牌资源、资金、团队等方面的不足,一些小机构很难覆盖所有变现渠道。

杨宇是一家中小型MCN机构的合伙人,另一位合伙人是在Tik Tok平台拥有600w+粉丝的达人。去年,疫情原因在直播中很受欢迎。他的朋友得到了人才,积累了一定的粉丝和平台资源,于是带着杨宇加入了MCN组织。

组织开了之后,他们才知道,直播的红利不是他们想吃的。“现场直播并没有普通现场娱乐的门槛低。最重要的是,你必须有自己的供应链优势。此外,球队配置的专业性要求也更高,比如选品、投球等。刚开始做的时候,我们都觉得太简单了,以为可以先按照自媒体的套路做。”

“去年入行做直播已经来不及了,因为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准入门槛。”一位电商从业者说。

“刚开始的时候,团队里人才少。因为内部培育期太长,成本较高,我们主要是通过签约来积累人才资源。然而,当我真正签下它的时候,我才发现很多人看不起我们这个小组织。”大的组织意味着更多的资源和更专业的团队,而小的组织对优质的承包商的吸引力较小。

在这个过程中,行业也是分层的,能力更强的人才会和大组织相互选择,而小组织的选择会更小。同时,小机构很难留住优质资源。

告诉杨宇光子星球:“如果我们不能留住人才,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大问题。有很多人取消合同并接受私人订单,所以很难管理他们。”这种现象在业内很常见。很多人冲进企业,管理却不专业。这样一来,他们经常会遇到诸如人长大了就跳槽去大机构,或者私下和品牌对接之类的情况。

机构太小,人才资源不够,MCN能拿到的品牌合作资源更少。另一方面,对于有才能的人,组织提供的资源太少,留不住,导致恶性循环。

“行业竞争太大,再加上我们缺乏头部资源。现在公司主要在小红书、大众点评等平台做一些图片和草笔记,因为他们对人才的要求相对较低。”不过,杨宇表示,图形笔记对应的收入会更低。如果后期难以突破变现,他们会考虑与同行中同样困难的机构合并,共享资源,减少开支。不行的话,关门也是有可能的。

当行业告别最初的粗放式经营,走向精细化、专业化,头部MCN机构在管理运营、资源获取、抗风险能力上更强。即使现在还是有很多新玩家进入市场,但是这些后来者想要成长为头部的几率很低。

新玩家不相信生活。

Tik Tok、汽车快一点、小红书等。都是MCN机构主要入驻的平台,这些平台的自媒体属性决定了会有源源不断的创作者涌入,现在已经形成了足够成熟的内容和变现生态,平台也在反向吸引新的内容和创作者。

MCN在运营的时候,数据分析、团队配置、热点捕捉等各方面都趋于专业,但始终没有偏离自媒体的创作逻辑,那就是每个人都有火的可能。

“并不是说你通过专业的分析,然后按照黄金3秒,5-10秒的转折,你的东西就一定能火。对于很多普通的内容创作者来说,一开始可能不是带着赚钱的目的来的,不懂专业的流量运营,不会做用户分析,也没有专业的团队来拍摄。但也许你只是以一种戏谑的态度打开了你的思维,转而制作了创造性的内容。”

“Tik Tok等平台的魅力在于它缺乏绝对性。很多人都是抱着买彩票的心态争先恐后的进入这个行业。万一发生火灾怎么办?”前程无忧传媒的一位内部人士告诉《光子星球》。

另一方面,行业瞬息万变,新的机会不断涌现,也在吸引新的玩家。从内容型的MCN向直播型的MCN转型的过程中,中间有大量企业倒闭,但同时也吸引了很多在电商和直播方面有优势的机构。

此外,具体到平台,不同时期平台推荐的变化也在催生新的需求。一位短视频行业人士告诉《光子星球》,Tik Tok是泛娱乐出身。一开始平台90%的流量倾向于泛娱乐,10%倾向于泛知识。2019年前后,平台开始推送泛知识领域的内容,近40-50%的流量流向了泛知识领域。

今年以来,由于在Tik Tok本地生活领域的布局,吸引了很多做吃喝玩乐同城业务的机构。本地生活领域是今年的一个重点。

此外,今年在共同富裕的大趋势下,带货直播的乡村振兴也是直播电商平台流量倾斜的一个重点。“我认识的很多同行都去给农副产品拿货了,包括新的和其他垂直转型的。”

“在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的趋势下,娱乐、商品配送、电子商务、内容营销等。一定是未来3-5年的趋势。可以为实体解决很多问题,社会需求是存在的。”现在,这个行业不缺新玩家。

流量全是平台。

“改变”确实会带来机遇。本质上,无论是MCN组织还是人才,其命运都掌握在平台手中。

在与多位MCN从业者交流时,光子对MCN的运营策略提问,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跟着平台走”。“我们可以遵循平台的规范和标准,我们可以遵循平台所宣传的大趋势。”

一位拥有数千万粉丝账号孵化经验的行业人士向光子星球感叹:“归根结底,流量都是平台。没有哪个网络大名人能红起来,每个账号都有生命周期。”

首先,在内容创作方面,没有一个MCN或团队敢说自己有能力持续生产爆款。“也许你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试错,做出一些爆款,但不能保证持续输出爆款。行业本身很难形成自己的壁垒。”这个行业很难规范优质内容和爆款的评价。

另外,短视频行业是一个快速迭代的行业。快速发展和碎片化的行业属性造就了这些网络名人。就算现阶段账号已经达到了几千万粉丝,你又怎么保证会持续上升呢?“粉丝增长瓶颈的内容,如果定位不能突破,那么你的下一步就是衰退,只是早晚的速度问题。”

而当你的粉丝达到一定量,平台对头部的流量倾斜也会降低,辛巴就是一个例子。

“平台需要赚钱。如果流量都被头部人掌握了,那么用户给DOU+投票就没有意义了。”上述人士表示。

十年前,“福建帮”、“杜子建”、“酒红冰蓝”作为微博中的三大帮派,在新浪草根微博排行榜中,属于前50名的一半以上,他们一度成为微博中最有权势的人。然而,他们不到五年就解体了。

不管粉丝有多大,行业的控制权永远在平台手里。十年前,今天也是如此。

以投达人冗余和51无忧传媒的头部机构毛毛姐姐为例。2018年底,他刚走红的时候,作品的点赞多为200w+,甚至有的高达300w W,但到了2019年中后期,很多作品的点赞只有100w左右,近期作品的点赞基本都在50w以下,呈明显下降趋势。

和额外的毛毛姐妹的作品截图。左为2018年底,右为近期。

很多头部人才虽然积累了足够的粉丝,但是后期作品的人气却不如以前。主要是平台控制了流量。即使是做到了第一的无忧传媒,在平台面前也没有太多的话语权。

平台需要赚钱,中腰人群需要不断购买,这也从一定意义上印证了MCN为什么在烧钱。

“MCN的运营方式大致有三种,即资本驱动、运营驱动和内容驱动。这三者中,资本是最重要的因素,前程无忧传媒就是资本驱动的典型案例。”上述人士表示。

此外,有代表性的组织由运营驱动,如洋葱集团,有其艺人,如嫡骁爷、带古拉K、七叔脑等。内容的代表机构是文化,代表人物有、田小野、灵魂更衣室等。在过去的两年里,洋葱的价格一直在下降。

资本、运营和内容是任何一个MCN组织都不可或缺的,但不同的组织有各自的侧重点。资本驱动无疑成为了最简单有效的方式。资本驱动买买买,靠资本占领市场,签合同,花钱买流量。在资本的驱动下,机构的主要目的是赚钱,对内容的执念并没有那么深。你给平台贡献收入,平台就给你流量。

对于大量的小机构来说,资本也是最稀缺的。

这个行业没有自己的护城河,或者说壁垒低,流量属于平台而不是账户本身,这也导致大资本很难进入。

结局

MCN行业不能称之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它是依赖于各种内容平台而存在的,行业玩家很难有自己的主动权,头部机构和头部也是如此。

然而,随着各平台内容化趋势的加强,行业对整合内容营销的需求也在增加,这也将吸引许多MCN玩家,但新玩家越来越难走出去。

正如一位MCN行业人士所言:“当你深入行业,你会感觉到这个行业正在成形,发展趋于平静。但是对于那些没有足够信息,或者不太了解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他们仍然不会对这个行业心平气和,仍然认为可以赚到热钱,或者认为这是未来的趋势。”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