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直播有什么要求

核心提示小红书做直播的背后,隐藏了什么秘密?作者拆解了小红书计划背后的商业逻辑,从4个方面对小红书的运营策略进行了分析探究。小红书上周发布了他们要做电商直播的消息。这是非常大的一个商业动作。对于行业里擅长内容的kol来说,平台每新增一个业务方向或者

小红书直播背后隐藏着哪些秘密?笔者拆解了小红书计划背后的商业逻辑,从四个方面分析探讨了小红书的运营策略。

小红书上周放出了他们要做电商直播的消息。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商业行动。对于行业内擅长内容的kol来说,平台上每一个新的业务方向或产品功能,都意味着新的流量和商机。

小红在今年5月尝试了新的“品牌合作伙伴平台升级说明”计划,屏蔽了没有签约MCN的创作者;7月底被要求从官方渠道下架,影响了两个月内的增长。DAU每月下降约200万。其实这两个事件对小红书的商业化进度有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但是产品量已经到了这个阶段,商业化肯定是小红书未来的重要策略。接下来我会逐步拆解小红书计划做电商直播,发布系列创作者背后的商业逻辑。

为什么是小红书?

我的老读者都知道,博主们一直在密切关注这款产品——小红书。早在2018年初,小红书DAU不到200万的时候,我就开始监测他们的产品增长曲线。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我们看到他们的dau从100万增加到了2000万。其中,从200万到1000多万,只用了半年左右。从互联网产品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增长数据。

除了日常活动,衡量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留存率。小红书50%以上的次日留存和高频打开率都是用户用脚投票的结果;内容用户粘性的积极意义已经成为被业界验证的普遍共识。

所以今天我们会看到,所有的电商产品都在拼命的在自己的产品里做一些包括图片、视频在内的内容。因为从用户心智的角度来看,电商是个“架子”,而小红书是个“书”。人们不会高频率地反复浏览书架,但可以经常翻书。

02小红书为什么会得罪KOL?

任何一个移动产品,当它的产品体量发展到一个阶段,产品一定会反推商业。今年的红宝书正好站在这个十字路口。

2019年5月,小红书发布了“品牌合作伙伴平台升级指令”计划。这一计划规定,所有通过平台连接品牌推广的kol都必须与MCN机构签约,这导致很多有影响力的个人创作者无法通过官方渠道获得推广。另一方面,一些想通过官方渠道获得推广的创作者不得不找一个MCN来报名,他们无法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这些规则和门槛把一部分kol挡在了门外。

不入驻平台的合作计划,意味着将很难获得理想的商业流量。这也是5月新平台讲解时kol声音大的原因;小红书的流量分配机制与内容质量息息相关。只有被平台判定为优质的Kol和内容才能获得更多的曝光。很多错过了平台流量窗口的新kol,没有完成竞技曝光和粉丝积累,但也想有更多的流量和机会。

小红书在讨好KOL。

小红书上周推出的“创客123计划”,可以理解为对5月《品牌合作伙伴平台升级说明》的修订和深度补充。前者之所以受到挑战,除了影响初级kol的积极性,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只设置了很高的门槛,却没有告诉核心用户上升的规则和路径。

这一次,他们显然完成了这个逻辑。对比两个细则,粉丝需求的降低和将独立创作者纳入品牌合作范围,大大降低了门槛,更多kol将获得利益。

种种策略表明小红书在讨好kol:

他们想通过一系列的产品设计和运营,留住平台上最优秀的创作者。新推出的创作者中心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许多类似工具的功能。帮助kol了解平台内容和粉丝的动向,从而提高内容生产效率。

其次,就是推出笔记付费推广工具“薯条”。这就像是抛出了橄榄枝,给了kol这种在路上的新手增加技能点的机会:这个推广工具有点类似于头条号,可以用于定制人群的精准投放,帮助分析投放结果,提供足够详细的投放数据分析。

有实力的团队和个人,即使错过平台流量窗口,依然有机会从0到1进入小红书。但最终一定是一个内容和运营实力都很强的团队。

03小红书可以做直播吗?

虽然留存数据和用户粘性远胜于传统电商,但社区产品对电商的高门槛漏斗会大大降低付费用户的转化率。这也是这几年小红书的电商部分做得不够好的原因之一。

他们开设了自己的自营平台“福利社”,引入了大量知名品牌的官方旗舰店;在供应链和品牌号召力上,小红书还是有话语权的。这种自信应该来自小红书里精准带货的kol们。有时候你找一些大牌的小众模特,往往在全网都找不到,最后还是在小红书里找到了。

但另一个致命的问题也笼罩着小红书。电商的获客成本越来越高。网易考拉的团队,看似赚钱,实际上在运营层面是一单卖一单,最后停售。

小红书的内容社区,其自营平台和过于深厚的流量转化路径,决定了基于内容的平台是电商,用户获取和转化成本极高。小红书的个体户不可能很赚钱。相反,他们最重要的资产是那些辨识度很高、能在平台上产生好内容的kol。

但从上周他们高调宣布要直播,几乎可以推断,在战略层面,小红书的kol将有机会获得平台分发的新流量。Kol是这一波商业策略的重要节点,因为平台显然想通过直播这种高渗透的线上互动产品,打通平台与用户之间信任的背书。

摘自小红书上周官方发布,小红书社区月视频笔记增长265%,视频笔记曝光率和涨粉率分别是图文笔记的2.4倍和2.3倍。

我们产品的设计师和运营者想通过kol直播带货。直播这种产品形态对用户来说是很长的。Kol是平台的诉求节点。随着kol的内容时长增加,用户的时长和粘性也会增加。

从平台资源来看,小红书的社区气质,用户心智,kol的头部种草能力,他们相当有资源做直播。但值得一提的是,短视频和直播真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形态。

小红书里的小仙女可以接地气吗?

小红书创作者的个人标签相当重。很多头部创作者非常了解自己的重度用户。他们的内容发布是相对垂直的,也稳定地指向特定的垂直人群。

对于粉丝自己订阅的kol内容,有一些明显的偏好和预知。这就是粘性社区的优势。当然,这是局限性。kol的个人标签会限制商品的品类。对于kol来说,要考虑商业化和个人标签的匹配度。

对于小红书来说,可能要解决的问题是:擅长分享图文和短视频内容的kol会无缝切换如何做主播吗?

直播是一种对主播要求很高的产品形态。每一个能通过直播带货的主播,都是顶级销售。他们要对产品了如指掌,知道自己的核心粉丝需求,在建立信任的同时,为用户提供一系列情感价值。小红书平台上的图文、短视频博主真的能快速挽起袖子无缝转行做主播吗?

如何解决用户的心理问题?

产品本身的直播其实没那么复杂。反而是操作层面,要做的工作更多。比如小红书会如何在直播和原创内容业务之间分配流量?

直播是一个需要大量场景的业务,要求用户有大量的时间放松;小红书的原图和短视频都可以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消耗掉。另外,在突然以完全不同的心态接入直播服务的情况下,如何将不同的内容获取给合适的用户?

这里最不需要担心的是kol。但他们也有焦虑,因为他们更关心新的流量策略能否覆盖到自己。以及能否在这个平台的闭环商业化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获得自己的利润。

04小红书系列运营的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从小红书最新发布来看,小红书的商业野心远不止直播。因为他们密集推出了包括直播在内的三个产品:品牌合作平台、好物推荐平台、互动直播平台。

官方的品牌合作平台和好物推荐平台都是基于图文笔记的商业更新,直播平台是小红书在视频领域的新尝试。没错。但在内心深处,小红书隐藏着更大的野心:

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这就像一个平台,会制定规则并参与其中,和品牌商家、kol、用户一起博弈。此次新品发布系列也意味着品牌商家、kol以及即将成为kol的品牌和团队,都将和小红书站在一起经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小红建立了自己的人、货、市场。让几类不同需求的客户选择自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除了做好内容,Kol还可以基于自己对内容的判断和信心,选择付费来突出自己的内容,测试自己的转化;品牌主可以在小红书平台购买Kol及相关服务,从而为品牌带来更好的曝光;

这些都给了Kol和品牌留在平台的理由。

前段时间我在《赚翻小红书》一文中对小红书这几年的成长曲线和商业模式做了详细的分析。当时的公开信息和商业化水平,仅仅局限于平台人工帮助品牌商和kol带货。

现在看来,他们的底层操作系统升级了,更加立体,更加智能。每个环节的用户都可以通过产品组件主动获取和满足自己的需求。

最新数据性能

小红书公布最新战略后,我第一时间查看了小红书的最新数据。它们在7.31下架后,数据有所下降,但粘性还可以,活跃率略有上升,用户忠诚度不错。

拿小红书产品下架前后的数据走势来说,虽然下架影响了其流量和市场增长,但并没有出现陡降。在失去增长的三个月期间,留存率增加。

小红书2019年日常活动数据

10月15日小红书上架后,数据一波三折的上涨,感觉一小步。这说明前段时间下架的东西对产品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但他们现在呈现的数据趋势也说明,为了优质流量,不存在大规模摊薄用户的泛渠道投放。看来小红书的成长团队还是比较克制的。

我很关注小红书产品在变革后的数据表现,不仅因为这是产品设计和运营上的大动作,更因为这是战略层面的巨大调整。至少从这一系列的发布来看,很明显小红书和淘宝直播、Tik Tok、Aauto Quicker一样,已经涌入了直播大军。

淘宝的直播每年双十一都能创造新的峰值数据。头部的流量平台+头部的明星主播+头部的知名品牌,一骑绝尘;在Aauto更快的直播直接拿了五环外的货。铁铁接地气的主播和粉丝,用爆款投放和高复购率证明了老铁和铁铁的关系真的很“铁”。

Tik Tok的直播、流量、用户时长数据稳步令人羡慕,但产品的设计者和运营者很快发现,一线城市爱刷Tik Tok不爱Tik Tok下单的高富帅白富美,转而开始在下沉市场试水直播,数据比一线城市好很多。

有很多大品牌,有Kol头像的小红书,他们能走另一条路吗?

作者:婷婷的《勇敢的世界》,互联网从业者,产品爱好者。

本文由@几何姐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复制。

来自Unsplash的图像,基于CC0协议。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