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自媒体
来源:微观故事
有一种美好的生活,只存在于小红书里。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小红书里的人似乎总是在过着一种别样的精彩生活:在五星级酒店喝下午茶,每天在网络名人里打卡照相,每周用完一罐花费数千元的面霜,每个月换一个奢侈的手包...
对于网络名人来说,小红书似乎是一个很赚钱的生意,品牌方愿意在不试用产品、不积累太多粉丝的情况下,高价请他们写笔记。
对于品牌方来说,贴上小红书的标签似乎给产品带来了销售护身符。
真的是这样吗?
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流量就是一门好生意。在流量的加持下,原本弱小的品牌可以迅速崛起;原本默默无闻的人,可以得到名利...
流动赋予了生命另一种可能,这种可能性在《小红书》中被无限聚焦和放大。
这个微观的故事,讲的是一群在小红书做网络名人和品牌投放的人。其中包括:
在小红书投入百万营销的国内创业公司,最终因刷成本高、销量无增长,公司由盈转亏,今年裁员70%;
有人通过在网上偷图、用闲鱼买大牌护肤品空瓶的方式伪造虚假的小红书笔记,再通过“小红书素材包”保证每日更新,成为月入近万元的小红书网络名人;
有人形成了专门针对小红书的黑产,联手养号、卖号、卖流量等链条,专门研究如何通过“炫富”的内容赚取流量,赚得盆满钵满;
还有人以“大厂梦”的高薪被录用到小红书工作。他们经历了高频的加班、开会,以及一系列“刷三观”的内容操作,对工作失去了幻想。
不可否认,小红书确实取得了无数辉煌的成绩,也通过自身的优质内容让一部分普通用户从业余爱好者变成了具有小红书特色的“明星”。
但在流量嘉年华的最后,一地鸡毛的背后,参与者会发现这本小红书背后的一面,同时反思它是如何从一本小而美的“小红书”变成“黑产指南”的。
以下是一个关于他们的真实故事:
文|吴子睿
编辑|未完成
La空瓶100元,SKII空瓶30元,
在小红书里,“做小姐”已经入不敷出六年了。
25岁的朱拥有两个小红书账号和10万粉丝。
做过小红书网络名人的都知道,你能看到的高收藏高好评的笔记,大部分都不是真的。
目前我可以算是全职的小红书网络名人,有两个小红书账号,一个有7万粉丝,一个接近4万。每个月能通过各种品牌合作从小红书上赚过万。
我的笔记大部分不是自己原创的,有一部分是从网上偷来的,有一部分是我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
为了凑笔记数,我曾经在闲鱼上买过空罐各种高端护肤品。
比如Lamer 60ml 空瓶在100元左右,SKII空瓶在30元左右。然后,买些样品填进去,拍照,过滤,就成了“女士护肤日记”。
图|淘宝上也可以买到lamer空瓶。
有时候找不到空瓶子,就开始编故事。
我有一张好评纸条,主要内容是“如果朋友想要一个名牌包,但是他男朋友不买,我们该分手吗?”这张纸条一天之内吸引了5000多个赞。
为什么要表扬?很简单,这些数据可以转化为更高的“发布价格”,可以帮助我们和广告主支付更多的合作费用。
长期从事网络名人工作,也学会了识别各种红宝书里的“假网络名人”。小红书中流行的文案很有辨识度。大部分都是短句,符号和炫富,就像微信生意里朋友圈里的一个文案。
如果觉得写文案太麻烦,还可以在网上买“小红书素材包”来养账号,或者花几百块钱买一个有一定粉丝的小红书账号直接接收广告。
图|经常收到卖小红书资料的信息。
我是2015年注册的小红书,所以我是资深用户。
一开始也是自己创作原创内容,分享自己用过的产品,但是大部分客户单价都没有超过100元,好评率很低,对我打击特别大。
为了研究如何在小红书走红,我研究了一下高赞笔记的“套路”:要想获得高赞,必须使用一些“女士产品”。
那些所谓的优质笔记,大多是单价上千元的护肤品,或者一般人不接触的高档酒店的下午茶。
为了低成本获得尽可能多的流量,我慢慢开始了“偷图养小红书”的道路。
我曾经在朋友圈偷过一个微信商家发的玉镯的图片,然后在小红书上写了一个跟传家宝有关的纸条:
里面全是和玉有关的俚语,比如小七的价格?标题附上“百万美元手环夏天很爽”然后发布。
那几天手机响个不停,不断收到小红书关于赞和增加粉丝的提示。有人很认真的问我三万块预算能买什么手环,甚至问我能不能帮忙买。
其实那时候我只是一个学生,一个月靠1500块钱生活。
“炫富”无疑是小红书里最容易吸引流量的内容。有了这些流动,即使你的“白”形象屹立不倒,也可以通过这样一个人来实现。
很多和我一样的同龄人都遵循了这种做法,但都远远超越了我。有些人会欺骗留言购买的用户,并向他们出售假货。
看来粉丝们总是相信这些“白”可以通过所谓的“内部渠道”买到更便宜更好的商品。这种做法也被称为杀猪菜。
但小红书也很快遏制了这种行为。2015年,有个ID叫“心心”的用户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