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南方网
《网络名人》中粉色沙滩的实拍图是一个“乡村鱼塘”,宫崎骏其人的动漫世界其实是一片荒芜的草皮,“小圣托里尼”只是一栋蓝白相间的房子,“天空之镜空”是几面镜子搭建的舞台……当我来到一个种草已久的景点,打卡贴上诱人的标签,才发现网上的图片是一个“滤镜把戏”。国庆假期结束后,“小红书的网滤镜到底有多强”“我再也不相信小红书了”冲上微博热搜。针对这一热点话题,10月17日,小红书就“过滤景点”等问题发表了题为《坚持真诚分享,坚信普通人帮助普通人》的文章,并向广大网友致歉。
作为一款拥有上亿用户的app,小红书因其种草、拔草、分享好东西的内容,被誉为“生活潮流的发源地、消费潮流的定义者”。在这里,用户可以尽情分享他们的个人生活。在给别人提供经验和建议的同时,也能收获粉丝红利。但是在网络上,一张照片,一个攻略,随时都可以被别人作为决策依据。如果对景点、店铺、衣服等内容过度修饰美化,一旦用肉眼去掉网络名人滤镜,广大用户只会吐槽“种草”套路太深。用户每次踩雷入坑的实际体验,是对很多“小地瓜”的巨大透支,不仅严重影响用户体验,也侵蚀了小红书健康持续发展的根基。
过滤套路是一样的,背后的业务逻辑也没什么不同。互联网时代,“用手试很好用”的感觉和“超级电影制作”的诚意推荐,让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购物和旅游前做网上攻略。哪个景点被推荐,哪个好东西被追捧,消费者自然会蜂拥而至。正因如此,商家都以“种草”为目标。他们一方面自导自演“卖家秀”,一方面找博主谈推广。随着资本的加入,分享变成了各种软广。从局部拍摄到近景拍摄,从加滤镜到长曝光,依靠PS美化可以用打卡来形容的景点,一个个刷屏的“滤镜景点”横空出世空。与此同时,很多普通博主也嗅到了“流量就是金钱,粉丝就是红利”的商机,修美图,做教程,喊几句“超级电影”,然后来个“转发抽奖”,赚人气,吸引商家。
网络营销和“种草”推广没有错。关键是多点真诚,少点套路。当“种草”野蛮生长,以假乱真,平台失去口碑后也会失去用户。小红书的道歉和探索,为推出景区评分榜和踩坑榜迈出了真诚的第一步。只有继续严格把关,加强监管,落实社区公约,充分展示“避坑”笔记,为用户提供有用而非美化的分享,才能更好的呵护用户的心,赢得长久的口碑。这种努力和用心,不仅仅是小红书需要做的,每一个分享平台都应该有这样的用户意识,共同守护大众发现美的眼睛。
当然,良好的种草氛围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有美照,有炒作,但缺乏真诚的分享。就算短时间内推广爆了,也很快会暴露。作为用户,面对“种草热”,也要多一些“冷”的思考,多搜索避坑的经验教训,多关注其真实性,才能真正通过“种草”节省经济和时间成本,获得美好的体验。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一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一点资讯站”。全省600多家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