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天目新闻
“业余招聘”、“无成本置换”、“招聘千粉KOC店”...打开第三方公告平台,付费推广招聘。
1月19日,小红书正式对微媒公告、成宝、南京贻贝等四家公告平台及MCN机构提起诉讼。小红书表示,这些机构从事“代写、代发”虚假草笔记的业务,帮助商家和博主进行虚假推广,对平台内容生态和平台信誉造成极大伤害,严重损害用户合法权益。小红书为此要求上述机构立即停止对小红书的虚假宣传和交易,并赔偿小红书经济损失1000万元。赔偿金将用于平台虚假种草的治理。
假植草桥
“小红书里很多笔记真假难辨。我经常在种草后激情下单。收到货的时候发现和我说的完全不一样,感觉被骗了。”消费者李冰告诉天目新闻记者,小红书的虚假广告具有迷惑性,让她频频“踩雷”。
这些虚假广告从何而来?记者发现,在“红通知”、“微媒通知”、“番茄通知”等平台上,承接品牌方需求的品牌或第三方中介,以0到0 1000元不等的实物/服务或现金作为报酬,在小红书、Tik Tok、微博、哔哩哔哩招募大量素人制作内容。
在平台的招聘信息中,发布者会标注博主类型、粉丝数量等要求。推广内容包括护肤品、化妆品、服装、奶粉、文具、线下店等。支付金额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公告平台上招募业余爱好者的机构一般是品牌方,或者以成宝、南靖贻贝为代表的MCN机构。
通过第三方平台,品牌方、MCN机构链接业余博主,虚假种草已经发展成为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
小红书官方数据显示,自2021年12月16日开展“虚假种草”专项治理以来,小红书已封禁81个品牌及线下商家,处理虚假种草笔记17.26万条,违规账号5.36万个。
而小红书的虚假种草管理,将客户端扩展到了第三方中介。对此,小红书“虚假营销”治理专项负责人表示:“只会治理平台内的虚假内容和账号,治标不治本。所以必须切断上游品牌对“代写”的需求,才能从根本上打击这个灰色生产链。”
对非法营销的治理将成为一种长期行为。
在小红书的“社区守则”中,记者看到,小红书不鼓励发布营销或导流信息,包括虚假宣传、虚假交易,也不鼓励分享的产品和内容无关联性、无真实体验、无真实感受还原、过度引用商业指南或过度使用官方宣传语句等。社区公约还特别提到:“如果你在分享和创造的过程中得到商家的赞助或帮助,请声明你的利益。”
近日,在“网络生态治理”行业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薛军提出,网络黑灰产产业链主要有三个环节:一是需求方希望利用黑灰产为其刷单,实现流量欺诈;二是承接需求的第三方运营机构,比如刷机公司;第三,大量分散的参与者,接到类似“刷量”“刷赞”的任务。
记者发现,番茄公告等部分平台已经下线,但仍有部分公告平台活跃。在“螃蟹通知”这个小程序上,依然源源不断的有推广招聘的信息。除了小红书之外,还涉及到Tik Tok、微博、哔哩哔哩、汽车快车、淘宝等平台的推广。
北京中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展律师告诉天目新闻记者,从法律角度来说,发布“虚假种草”的信息属于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的范畴。小红书对“假种草”相关机构和账号的处理和起诉,主要是基于小红书注册协议等内容形成的约定,为小红书及其用户设定了权利和义务。如果使用小红书账号的个人或主体在使用账号的过程中违规,小红书可以相应封禁其账号。其账号内的不当违法行为给小红书造成经济损失或名誉损失的,可追究其赔偿责任。
杨文战还表示,作为平台对相关账号发布的内容应加强核实措施,及时主动或依据用户投诉